选题内容 北京高考改革
1.背景:近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拟定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征求意见。北京市高考将作出重大改革。语文、英语、文综、理综的分值都将改变;命题将更加倾向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高考志愿仍为考前报志愿,但将实行本科批次平行志愿填报方式;此外,将在北京市规划的生态涵养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设本科专项招生计划。语文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文理综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这一系列举措一经悉知便在广大北京考生及家长中引起了热议。再者5月初的填报志愿越来越近,这条新闻对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选题分析
3.价值性:高考在中国一直脱离不开人们的视线,这是中国人从以前到现在,最多人走过的路。不只高考生在走,围绕着学生的老师家长也在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件。我们将我们的目光定格在高考改制上,就是基于高考作为新闻事件时对于受众的指导和教育意义。我们认为,高考制度的变革是值得探索和深思的新闻。
高考作为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前途,而高考以什么标准选拔出来怎样的人才同样的也对我国的各方建设有着极大地影响。因此,高考一直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发展,需要的人才需要慢慢发生变化,而相应的高考制度也不断随之变化,本次报道聚焦北京地区的高考改制。为即将参加2014年高考的北京考生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及建议。
②可行性
北京高考的具体改革方案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供,家长及考生的言论可以通过采访、网络调查以及个别深访得到相关信息。从专家、家长、考生这几个不同角度展示北京高考改制发生的具体变化以及所带来的影响。2014年5月,北京地区的高考考生即将进行志愿报名,这就是我们把高考制度改革的相关报道出来的最佳契机。最近几年北京高考制度的改革陆续出台,为我们的新闻策划的框架提供“血肉”。
受众分析
这类新闻报道既然关乎民生,从学生,到老师,到家庭,再到社会专业人士,最后到,都会关注。广泛的受众接触面自动形成高考新闻的社会影响,从而支撑了此新闻策划的价值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传播效果分析 从选题及相关的实施过程上看,配合以适度的宣传手段,该策划,我们大胆做出效果预测,是有强大的社会传播效应的。
5.媒体选择
1媒介《北京青年报》A20教育资讯(周六版)
② 原因:
※选题定位地区为北京,主角及受众主要对象为青年。
※北京青年报的传播要求符合选题内容。北京青年报围绕正确的导向及国计民生的大局,主要为青年服务,现在发展成为一份以青年视角反映时代,面向社会最活跃人群的品牌报纸。它的受众平均年龄为35岁,是充满活力又具备独自思考能力的高消费者及高教育水平人群,符合我们新闻选题的传播对象要求。受众的年龄层次涵盖了考生及家长的年龄段。另外,北京青年报改版后,教育占一席之地,正适应我们高考制度选题的教育与指导性质。目前北京青年报已发展成为一张以青年视角反映时代,面向社会最活跃人群的综合性日报。
2.内容设置:
以表格形式展现今年及未来几年的调整及解读
专家解读: 北京高考志愿调整五大影响及报考建议
考生及家长回应:几家欢喜几家愁(展现几位考生应对调整的反应)
实用信息:北京平行志愿,到底拉开多大梯度合适?
二,编辑分工(日程安排)
阶段名称 | 项目名称 | 时间 | 人员安排 | |
前期 策划与审批 | 选题阶段 | 2014年3月初至3月中旬 | 杨斌弛 郭萌 李旭阳 武玥 于洋 丁舒 | |
撰写策划书阶段 | 2014年3月中旬至4月初 | 郭萌 李旭阳 武玥 | ||
策划书审批阶段 | 2014年4月初 | |||
审批书通过 | 2014年4月14日 | |||
后期 新闻制作与报纸出版 | 新闻制作 | 搜集新闻信息及采访人员信息 | 2014年4月14日到15日 | 杨斌弛 丁舒 于洋 |
采访阶段信息 | 2014年4月16日至18日 | 丁舒 于洋 | ||
信息整理与汇总 | 2014年4月18日至19日 | 郭萌 李旭阳 武玥 | ||
撰稿阶段 | 2014年4月19日至20日 | 杨斌弛 李旭阳 武玥 | ||
报纸编辑与出版 | 交稿时间 | 2014年4月20日 | ||
编辑阶段 | 2014年4月20日至22日 | 郭萌 | ||
校对阶段 | 2014年4月22日 | 郭萌 | ||
印刷阶段 | 2014年4月23日至26日 | |||
出版时间 | 2014年4月26日 |
采访提纲拟定:
针对学生:1高考改革对于你的复习方向,报考志愿,期望值,压力等都有什么样的影响
2这次改革最显著的地方就是英语分数降低,这对你有影响吗
3你的父母有没有跟你谈过高考改革的事情?他们对此又是什么看法呢?
针对老师:1您觉得这次改革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2能否请您谈谈这样的长远发展态势是什么
3您觉得,这样改革会对人才选拔机制和选拔出的人才特点有什么影响呢?
※报纸的报道期数:总期数1期 刊登日期为2014年4月26日 (该版为特殊板块,仅在每周周出版,鉴于高考报考志愿日期为五月初,计划在之前出版)
三.选题
1..分析意图、意义、目的(社会)
为2014届考生及考生家长分析了高考改革意图,并提出了专业意见,也为未来几年内即将高考的学生提供了参考信息。让考生看清高考现状,并作出关系未来的正确抉择。多方面了解高考改革后考生面临的各种变化,而后根据考生反应,采访教育专家等研究学者,详细阐述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后的应对措施,给考生及学校提供合理化得建议和意见。
选题意义
※ 北京的区域特殊性及高考的特殊性赋予选题重大意义。
※把握北京考生填报志愿和即将到来的高考事件的契机,从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我们的选题旨在让受众看到最新新闻并且得到相关方面的专家指导。
策划意义
※选定的北京青年报教育板块就是立足民生,引导,发挥指导教育功能。我们做出并做好符合该报定位的高考方向的策划,进行新闻事实及评论写作,符合北京青年报的传播要求。
※我们设置的“百家之言”或者“嘚吧嘚”板块,旨在透过事实看尽高考,看透。
※目前市场报纸繁多,包括高考信息在内的众多信息数量冗杂,信息过剩,造成错误的导向。我们策划高考主题的新闻,就是要还原事实,言简意赅,理智评论,绝不赘言。坚决避免形成新闻信息给公众的刻板印象。
※还原事实,让民众说话,引导,实现新闻价值。
四.实施
五、1.完成情况2.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