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历史记录
版本 | 日期 | 作者 | 说明 |
V1.0 | 2018-05-04 | 戴旋 | 测试方案初稿,后面可修正 |
V1.1 | 2018-05-04 | 戴旋 | 评审后进行修改 |
1.1目的
关于江西工业云二期V2.2验收计划文档有助于实现下述内容:
-确定项目现有信息及项目构架;
-确定本次测试的范围:覆盖哪些核心模块、模块的权重优先级、测试环境等;
-罗列本次的测试策略及策略说明;
-确定此次测试的资源、根据评估的工作量进行进度计划;
-确定此次测试的结束标准;
-评估测试可能遇到的风险及解决方案;
-罗列本次测试可交付的资料;
1.2背景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发布的大背景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15日正式对外推出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公司应运而生,作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首倡者与先行者,公司坚持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发展方向,致力于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有机结合,发挥航天科工在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尖端技术优势,依托航天科工雄厚的科技创新和制造资源,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生产资源配置,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在第四次工业蓬勃开展的时代,与美德等发达国家一道,共同参与全球重构工业产业价值链格局的激烈竞争。
为了积极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开展深入的国际合作,航天云网公司全面升级平台战略,于2017年6月份面向全球正式发布航天科工工业互联网云平台——INDICS,这也是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基于INDICS平台面向航天科工打造了专有云,面向国内市场打造了航天云网,面向国际市场打造了国际云,为、行业组织、企业等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二十类服务。航天云网公司不断的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经验,逐渐积累并形成丰富的平台应用实践,对内打造航天科工内部的专有云平台,为集团内部的数百家企业提供资源协同共享服务,对外并先后与贵州、江西、内蒙古、安徽、京津冀等省市开展省级工业云建设,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提供平台个性化服务,开展在线资源的协同共享、创新创业、工业大数据远程监控运维及线下的智能化改造等服务。
现因INDICS平台运营业务与发展需要,也为了加快INDICS平台集聚区域省级工业云运营数据,江西工业云平台亟须与INDICS平台进行打通。
1.3范围
资源及时间有限,验收测试只针对第三方提供各模块的功能进行验证完整性和正确性验证(对数据输入长度、有效性;UI不进行验收),涉及的各功能模块和测试类型如下:
功能模块 | 子项功能 | 测试类型 | ||
功能测试 | 负载测试 | 压力测试 | ||
UF-014-1 | 平台主菜单 | Y | ||
UF-015-1 | 首页增加【买入】和【卖出】快捷入口 | Y | ||
UF-016-1 | 首页增加常见问题、用户手册、在线咨询快捷入口 | Y | ||
UF-016-2 | 客服中心首页前台页面设计 | Y | ||
UF-016-3 | 常见问题(新增) | Y | ||
UF-016-4 | 用户手册(新增) | Y | ||
UF-016-5 | 在线咨询(新增) | Y | ||
UF-017-1 | 搜索功能(优化) | Y | ||
UF-018-1 | 首页设计 | Y | ||
UF-019-1 | 详细页面设计(调整) | Y | ||
UF-019-2 | 详细页后台(调整) | Y | ||
UF-019-3 | 列表页前台页面设计(优化) | Y | ||
UF-020-1 | 在线咨询管理系统(新增) | Y | ||
UF-021-1 | 订单管理系统(新增) | Y | ||
UF-022-1 | 供需大厅页面(优化) | Y | ||
UF-022-2 | 供需大厅前台交互功能(新增) | Y | ||
UF-023-1 | 企业应用中心后台设计(新增) | Y | ||
UF-023-2 | 企业应用中心后台功能开发(新增) | Y |
UF-024-1 | 解决方案栏目页面设计(新增) | Y | ||
UF-024-2 | 解决方案栏目后台功能开发(新增) | Y | ||
UF-025-1 | 两化融合栏目页面设计(新增) | Y | ||
UF-025-2 | 两化融合功能开发(新增) | Y | ||
UF-026-1 | 个人中心页面设计(升级) | Y | ||
UF-026-2 | 个人中心页面功能开发(升级) | Y |
2
2.1验收测试参考文档
下表罗列了本测试计划参照文档的详细信息:
文档名 | 是否可用 | 是否经过审核 | 作者或来源 | 备注 |
JXHTYW QR 811-江西工业云二期v2.2-用户需求说明书20180413 | 是 | 是 | 熊琴 | |
为了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项目介入、完成的标准,以保证测试顺利的开始和结束。
2.2.1验收测试介入条件
在开始完整的测试之前,需要参照下面的内容完成一次确认,任何一条内容没有满足,需要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确认测试版本无误后才能进行测试:
-客户端和服务端文件可以正常启动、运行;
-客户端允许用户进行合法数据操作;
-客户端允许用户进行非法数据操作;
2.2.2验收测试完成标志
测试执行到后期,如果完全达到了下面的标准则可结束本次测试:
-测试用例、测试执行的功能覆盖占系统功能的100%;
-完整执行两轮以上的测试(包含回归测试、缺陷验证);
-系统不存在优先级为2以上(含优先级为2和1)的缺陷;(关于缺陷优先级的定义,详见缺陷优先级描述)
-回归测试最后一周未发现优先级为2以上(含优先级为2和1)的缺陷;
-系统剩余的优先级为3以下(含优先级为3,4,5)的缺陷不超过20;
-回归测试最后一周发现优先级为3以下(含优先级为3,4,5)的缺陷的频率不超过3个/天;
-系统剩余未修改的缺陷处理方案通过用户审核;
-
2.3验收测试提交文档
项目完成验收后需要提交如下文档并共享到项目文件夹中:
-验收计划
-测试用例
-测试缺陷
-验收报告
3、验收测试进度及安排
根据项目的时间、验收测试内容、覆盖平台要求,具体工作日程安排如下:
任务名称 | 时间 | 开始 | 结束 |
江西工业云二期V2.2 | 17d | 2018/5/02 | 2018/06/29 |
需求阅读及整理 | 1d | 2018/5/02 | 2018/5/02 |
编写测试计划及评审 | 1d | 2018/5/03 | 2018/5/03 |
编写测试用例及评审 | 1d | 2018/5/04 | 2018/5/04 |
第一轮迭代测试 | 3d | 2018/5/15 | 2018/5/18 |
功能测试 | 2d | 2018/5/15 | 2018/5/17 |
bug回归 | 1d | 2018/5/18 | 2018/5/18 |
第二轮迭代测试 | 3d | 2018/5/30 | 2018/6/1 |
功能测试 | 2d | 2018/5/30 | 2018/5/31 |
bug回归 | 1d | 2018/06/1 | 2018/6/1 |
第三轮迭代测试 | 3d | 2018/6/13 | 2018/6/15 |
功能测试 | 2d | 2018/6/13 | 2018/6/14 |
bug回归 | 1d | 2018/6/15 | 2018/6/15 |
第四轮迭代测试 | 3d | 2018/6/20 | 2018/6/22 |
功能测试 | 2d | 2018/6/20 | 2018/6/21 |
bug回归 | 1d | 2018/6/22 | 2018/6/22 |
第五轮迭代测试(结项) | 1d | 2018/6/29 | 2018/6/29 |
总体回归测试 | 1d | 2018/6/29 | 2018/6/29 |
1.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开始前,测试成员未参与完整的系统、功能设计,且验收对象暂时没有做数据完整性、准确性的、UI设计的),本次测试的核心是:
功能测试:验证需求说明提及的功能是否在系统中被设计,被设计的功能是否可以操作成功(即:主要进行肯定性测试,除了数据流向、业务逻辑外不进行否定性测试)。
性能测试:验证服务端程序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及在持续的压力下不影响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
2.关于测试用例评审和最终的验收测试报告需要相关负责人认真参与,验收测试结果关乎公司后续的二次开发,所以建议各负责人就测试结果共同讨论验收是否通过。
3.尽量提前完成各项内容,如果提前完成首轮测试,可以再进行一轮随机测试。
4、测试资源
3
4
4.1人力资源
按照项目要求,需要的角色及数量预期如下:
角色 | 推荐数额 | 职责/备注 |
QA | 1 | 测试用例编写和执行测试,追踪测试进度、测试任务安排、测试问题统计及相关负责人沟通 |
4.2测试环境
按照客户实际使用环境的要求,设计的软、硬件测试环境如下:
4.2.1软件环境
类别 | 产品名 | 版本 | 备注 |
服务端操作系统 | windows server 2008 | ||
服务端运行环境 | Firefox、chrome | Firefox22.0以上 |
类别 | 厂商 | 参数 | 备注 |
CPU | 无 | ||
内存 | 无 |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本次测试应用的工具如下:
用途 | 工具名 | 版本 |
测试管理 | 禅道 | |
压力测试 | LoadRunner | 11.0 |
6、测试风险评估
1.关于缺陷的修改,验收测试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严重级别较高的缺陷,这些缺陷的解决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验收测试的进度。
建议:验收测试期间,将每日发现的缺陷提交给第三方,并督促第三方按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修改,按照每两天发布一个版本的进度将修复后的版本提交给测试进行缺陷验证及后续的测试任务。
2.遇到其他紧急需要到客户现场记录&测试产品缺陷的任务。
建议:根据缺陷的紧急程度,安排任务的优先级,尽量以此次测试任务作为本周的工作核心。
3.第三方未能按时提交验收版本。
建议:联系人需要及时跟进第三方的开发进展,如果第三方未能按时将预期所有的功能完成,可以先提交已完成部分的功能进行验收。
7、测试策略
5
6
7
7.1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侧重于所有可追溯到用户实际业务功能、规则、逻辑的需求说明中《系统功能》部分的验证。功能测试的目的在于核实数据的接收、修改、查询是否正确,以及系统的业务规则、逻辑是否满足预期的需求。此类测试基于黑盒测试技术,通过用户图形界面(GUI)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并对交互的结果或输出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应用程序及其内部逻辑满足需求说明。下面罗列了功能测试的各项测试概要:
测试目标 | 确保系统功能正常,包括:菜单、数据输入/搜索/修改 |
测试范围 | 多层构架、系统配置、卡口监控、通行查询 |
迭代周期 | 第一迭代,第二迭代 |
测试技术 | 通过综合有效等价类输入、边界值划分设计测试数据,并运用用户场景模拟、错误假设、因果图和状态转换分析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执行测试用例时对照实际执行结果和预期执行结果判断测试用例是否执行成功。 涉及的内容:数据有效性/完整性、系统逻辑(异常)处理等。 |
完成标准 | 确认各功能与测试用例预期结果保持一致。 |
测试重点和优先级 | |
特殊事件 |
压力测试用于验证客户端、服务端程序是否按照预期要求,在承受的最大负载数内,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系统的各项应用的响应时间、服务器的性能参数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压力测试的目标是确保客户端、服务端程序在系统运行在持续压力下,客户端、服务端的各功能的性能参数(如:操作响应时间,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硬盘存取时间)均在合理范围内,系统不会出现响应超时等异常。
测试目标 | 确保系统在持续压力下各项性能指标正常。 |
测试范围 | 服务后台、通行查询 |
迭代周期 | 第二迭代 |
测试技术 | 设置合理的压力场景,模拟用户正常使用客户端的操作,查阅客户端,服务端功能是否正常(如:图片上传是否超时,通行记录查询是否超时)。 |
完成标准 | 参照可行性分析中非功能描述的参数指标。 |
测试重点和优先级 | |
特殊事件 |
问题严重级别 | 描述 | 响应时间 |
轻微 | 功能无影响、用户体验不佳 | |
一般 | 局部功能受影响 | |
严重 | 网站崩溃、系统黄页、页面不可用 |
综述本文档提及的各项内容,此次测试需要开展的任务如下:
-制定测试计划
确定验收测试需求、评估风险、制定验收测试策略
确定验收测试资源、创建进度表、生成验收测试计划
-整理客户端功能描述、各验收功能模块的逻辑层级
-设计测试
确定测试用例
确定测试过程,并建立测试过程的结构
-审核和评估测试用例
-执行验收测试
-反馈测试执行情况,记录测试用例的覆盖情况
-记录缺陷
-确定是否达到验收测试结束(完成)标准
-验收测试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