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常贵
麦地小学
2013.9.4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班级概况:
本班共有学 30人,男生 18 人,女生12 人。部分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家长较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多数学生上过幼儿园大班,有一定的在校经验和相应的知识。。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学生能借助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能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几乎没有,计算的速度还很慢,等等。总之,刚入学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已经写满文章的纸。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本学期要着重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学生听力,抓好学生的写字、朗诵、背诵等基本功,使之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平时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课时安排
|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
| 1 | 9.2—9.6 | 准备课(3课时) | |
| 2 | 9.9—9.13 | 位置(4课时) | |
| 3 | 9.16—9.22 | 1-5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 |
| 4 | 9.13 —9.28 | 1-5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 |
| 5 | 9.30—10.4 | 国庆节 | |
| 6 | 10.7—10.11 | 认识图形(4课时) | |
| 7 | 10.14—10.18 |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 |
| 8 | 10.21—10.25 |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 |
| 9 | 10.28—11.1 |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 |
| 10 | 11.4—11.8 |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 |
| 11 | 11.11—11.15 | 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 |
| 12 | 11.18—11.22 | 11-20各数的认识(1课时) 数学乐园(1课时) | |
| 13 | 11.25—11.29 | 期中复习 | |
| 14 | 12.2—12.6 | 认识钟表(3课时) | |
| 15 | 12.9—12.13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5课时) | |
| 16 | 12.16—12.20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5课时) | |
| 17 | 12.23—12.27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5课时) | |
| 18 | 12.30—1.3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5课时) | |
| 19 | 1.6—1.10 | 复习 |
| 20 | 1.13—1.17 | 复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