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接触网基础作业指导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00:56
文档

接触网基础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标段(****)四电接口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段中所涉及的各种施工条件调查、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临时居住场所修建、材料存放区域、施工机械准备等。3、技术要求
推荐度:
导读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标段(****)四电接口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段中所涉及的各种施工条件调查、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临时居住场所修建、材料存放区域、施工机械准备等。3、技术要求
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标段(****)四电接口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段中所涉及的各种施工条件调查、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临时居住场所修建、材料存放区域、施工机械准备等。

3、技术要求

3.1接触网支柱基础宜在路基基床表层填筑完成后开始施工。如要在基床表层填筑前开始施工,则基床表层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接触网支柱基础周边的级配碎石压实效果。

3.2施工前按设计的混凝土等级设计配合比,并进行室内试验,将试验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监理审批。

3.3在多工点开始同时施工前,根据初选的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选取不小于2个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试验性施工,检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并报监理确认。

4、施工要求

4.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对设计要求进行明确,接触网基础的位置、标高、结构形式、预埋件位置及数量、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等关键参数必须清楚明了,所使用的预埋件要有检验合格证书方可使用,试验室应对现场的钢筋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试验性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接触网支柱基础分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为了保证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便利,初步选定按照地下部分先定位、先浇筑,地上部分后立模、后浇筑的施工工艺进行,以期达到预埋螺栓组定位准确,基础外露部分整齐、美观的效果。

4.2施工工艺

接触支柱基础施工流程见图1。

4.2.1测量放样

技术人员应对施工段落内的所有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的设计里程位置进行统计,建立台账,然后书面交底于测量人员。

测量人员按照交底的里程位置,对接触网基础中心位置进行准确放样(JA、JB、JC型基础中心距离线路中线3.15m,JD型基础中心距离线路中线3.17m),并在基础的大小里程及线路中心方向各放置一个辅助定位点(距离基础中心点70cm),记录辅助定位点的里程、距离、标高,书面交底技术人员。所有定位点必须用铁钉、红漆作出显著标示,同时技术人员应对测量放样的定位点进行现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用于施工。

图1  路基段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流程图

4.2.2钻机成孔

成孔采用旋挖钻机挖孔。承台顶面标高=为设计轨面标高-0.6m,桩顶标高=设计轨面标高-1.8m。轨面标高由技术人员计算,测量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用于施工。JA-3型直孔基础设计深度为4.8m(扩底基础4.0m),JB-4型直孔基础设计深度为5.9m(扩底基础4.6m),JC-5型直孔基础设计深度为4.5m(扩底基础3.8m)。钻到设计深度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然后停止转动,提出钻杆。孔桩开挖到位后,人工开挖修整上部的承台基础,同时清除孔底的松土。弃土在钻孔完成后立刻清除运走。成孔后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灌注混凝土,应对孔口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防止雨水进入孔内,且对孔口做好标识,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造成人员伤害。

钻孔时应注意保持孔口的垂直度,需使用铅垂线吊线检验。同时要控制孔径,避免超挖。

4.2.3 成孔检查

钻孔深度到位后,应对孔深、垂直度、孔位进行检验。钻孔深度和垂直度测定:用测绳(锤)测量孔深,孔深应满足设计要求;用吊绳测定成孔垂直度,不符合要求时应由人工进行修孔,直到符合设计要求。孔位检验由测量人员进行检查。

4.2.4 钢筋笼安放

①钢筋笼加工。钢筋笼采用集中加工,由技术人员按设计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施工人员按交底作业。

 ②钢筋笼就位。钢筋笼检查合格后,运送到工点,绑好混凝土垫块,下放钢筋笼,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垂直吊入,缓慢入孔,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进行固定。

4.2.5桩基础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如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2m,采用串筒下料至孔底,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密实。尤其是边角等位置应加强振捣。控制好桩基础顶面混凝土的标高。

4.2.6承台、 CPⅢ辅助立柱钢筋笼连接

①根据设计要求,CPⅢ辅助立柱与接触网支柱基础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因此在施工完基础的地下部分后应开始着手CPⅢ辅助立柱的施工。

②首先测量放样定位CPⅢ辅助立柱的基础位置,人工持风镐进行开挖,同时按相关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笼绑扎。

③按照图纸要求将CPⅢ辅助立柱钢筋笼与接触网支柱基础的钢筋笼进行连接。

4.2.7 地上部分立模

为保证外露部分的混凝土外观质量,应专门制作模板进行地上部分的浇筑。模板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检验合格的模板进行清洁并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断面形状尺寸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固定模板。

4.2.8 预埋地脚螺栓

①定位板制作。定位板用槽钢制作,设两排螺栓定位孔,可通过上层的螺杆调节定位板的高度。定位板可水平、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地脚螺栓的精确定位。

②螺栓组预埋。定位装置放置在模板上,将每根地脚螺栓通过上下两个螺母固定在定位板上。使每组六根地脚螺栓与定位板成为一个整体。

③粗调。利用辅助定位点将定位板与螺栓组整体对中,然后通过上层的螺杆调节定位板的高程(定位板高程即基础顶面高程)并保证螺栓的外露长度,高程到位后调节定位板的水平,确认已经保持水平后粗调工作完成。

④精调。粗调完成后由测量人员对预埋螺栓的位置、高程、间距等进行复核,如有偏差则通过调整定位装置对定位板进行细微的调节。复核无误后将螺栓组与钢筋笼进行连接焊接,然后固定定位装置与钢筋笼。

4.2.9接地端子焊接

每个接触网基础预埋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位于接触网基础小里程侧电缆槽顶面以上100mm处,接地端子与桩基础内至少两根地脚螺栓和2根主筋进行可靠焊接。接地端子表面与混凝土面平齐,接地端子表面进行封堵,防止水泥砂浆等进入端子内。接地端子采用双面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采用单面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小于200mm。

4.2.10接地角钢的安放

钻孔桩(或挖孔桩)开挖至设计深度并放入基础外层钢筋笼后,打入接地极至基础地面以下不小于600mm,接地极由接地角钢L50×6/Q235A与φ16圆钢以及接地端子三件焊接而成。在非风区接地角钢应进行2级热浸镀锌,对于侵蚀性土质如盐渍土地段,应采用铜包钢接地棒(φ17.2mm)代替接地角钢,对于开挖较为容易的区段可采用纯铜棒(φ16mm)代替。

4.2.11 浇筑承台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时,如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2m,采用串筒下料至孔底,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密实。尤其是边角等位置应加强振捣。

4.2.12养护及外露螺栓保护

混凝土暴露面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混凝土凝固后应对基础上外露的螺栓采取内涂黄油,外用黄胶带缠裹措施进行保护。

5、劳动组织

5.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5.2 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5.3每个作业面人员配备情况见表1。

表1  每个作业面人员配备表

序号职     务

数量(人)备注
1负责人(架子队队长)1
2技术主管1
3专兼职安全员1
4工班长1
5技术、质检、试验、测量人员4~6

6机械工、普工20~30

6、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见表2。

表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名   称

单位数量
1旋挖钻1
2混凝土罐车2
3插入式振捣棒4
4钢筋切割机2
5电焊机2
6钢筋调直机2
7吊车1
8空压机2
7、质量控制与检验

7.1 质量控制

7.1.1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三个方面:

①预埋螺栓组的定位。

②接地端子的焊接质量。

③基础外露部分的混凝土外观质量。

7.1.2 对预埋螺栓的定位装置应周密考虑,要具备高程调节、位置调节以及精调功能,同时还应便于固定。

7.1.3 接触网基础外露部分的模板应注意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后再行使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振捣,以保证外露部分的外观质量。

7.2 质量检验

7.2.1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按照《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以及图纸要求的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7.2.2接触网支柱基础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见表3。

表3  接触网支柱基础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检查项目允许误差(mm)

备注
1主筋间距±10

2钢筋笼长度±50

3钢筋材料检查按设计要求
4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

5钢筋笼直径±5

7.2.3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的误差规定见表4。

表4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的误差表

序号检查项目误差要求(mm)

备注
1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垂直距离0~50

2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50

3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0~10

4螺栓相邻间距±1

5螺栓对角线间距±1.5

6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1

7靠近线路侧螺栓相连的法线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1.0°

8基础面高出地面±10

9基础断面尺寸;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0~10

10钢筋笼安装深度±30

7.2.4基础混凝土强度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相关标准。

8、施工注意事项

8.1接触网支柱基础宜在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施工。

8.2接触网支柱基坑施工时不应破坏路基及防护工程结构,不得侵占电缆槽、排水沟位置。

8.3桩基础的钢筋笼深入承台不得小于1m,在地脚螺栓定位无误后一次浇筑承台混凝土。

8.4钢筋笼再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8.5地脚螺栓和纵向钢筋底部的弯钩应指向基础内部。地脚螺栓施工进行中及施工完毕时均需不断的检查及校正;施工完毕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螺栓外露部分进行防护;承台混凝土养护时,注意保护外露的地脚螺栓用油布包裹。

8.6综合接地端子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连接,确保接地端子和钢筋焊接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8.7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干作业法施工,避免污染道床。

8.8 JA、JB型基础承台施工时参照兰乌二线通(轨)-02图预埋CPⅢ立柱。

8.9设置CPⅢ桩时,为使其避开接触网下锚坠砣,请按以下方式确定CPⅢ桩设置位置:

当基础的用途为“接触网下锚柱左”、“接触网下锚拉线左”、“承力索下锚柱左”时,CPⅢ桩应设置在该基础的大里程侧;

当基础的用途为“接触网下锚柱右”、“接触网下锚拉线右”、“承力索下锚柱右”时,CPⅢ桩应设置在该基础的小里程侧;

其他类型基础上CPⅢ桩设置位置无要求。

8.10《兰新第二双线(非风区)路基上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通用图》(兰乌二线施网(通)-1000)、《兰新第二双线(大风区)路基上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通用图》(兰乌二线施网(通)-1001)中下锚拉线底座统一按照《路基下锚拉线底座构造图》(兰乌二线施网(通)1002-8)实施。

8.11路基接触网基础高度按基础面比内轨面低600mm实施。

9、安全及环保要求

9.1安全要求

9.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9.1.2为确保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制度教育,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及安全交底

9.1.3对现场危险源进行醒目标识,并定期组织检查。

9.2环保要求

9.2.1对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渣要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9.2.2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范围内外的土地及植被注意保护。

文档

接触网基础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标段(****)四电接口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段中所涉及的各种施工条件调查、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临时居住场所修建、材料存放区域、施工机械准备等。3、技术要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