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软基换填试验段总结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01:38
文档

软基换填试验段总结报告

软基换填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西宝高速改建工程B-C10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2+090,终点桩号K284+360,长20.27公里。该工程是在原有老路基两侧各加宽8.25米,形成新的整体式路基。本标段路线布设于渭河一级阶地,地基土上部为冲积粘性土,下部为砂卵石层,部分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局部上部存在薄层软弱层,软弱层多为淤泥质粘土。为减少新加宽路基沉降量,缩小新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量,进而减少新老路面出现的纵向裂缝的机率,对原地面采取换填软土的方案进行处理,现就K265+318.304~K
推荐度:
导读软基换填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西宝高速改建工程B-C10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2+090,终点桩号K284+360,长20.27公里。该工程是在原有老路基两侧各加宽8.25米,形成新的整体式路基。本标段路线布设于渭河一级阶地,地基土上部为冲积粘性土,下部为砂卵石层,部分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局部上部存在薄层软弱层,软弱层多为淤泥质粘土。为减少新加宽路基沉降量,缩小新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量,进而减少新老路面出现的纵向裂缝的机率,对原地面采取换填软土的方案进行处理,现就K265+318.304~K
软基换填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西宝高速改建工程B-C10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2+090,终点桩号K284+360,长20.27公里。该工程是在原有老路基两侧各加宽8.25米,形成新的整体式路基。本标段路线布设于渭河一级阶地,地基土上部为冲积粘性土,下部为砂卵石层,部分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局部上部存在薄层软弱层,软弱层多为淤泥质粘土。为减少新加宽路基沉降量,缩小新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量,进而减少新老路面出现的纵向裂缝的机率,对原地面采取换填软土的方案进行处理,现就K265+318.304~K265+511.448左侧作为地基换填试验段。,采取砂砾换填处理,处理长度152m,处理深度80cm,处理宽度9.25m,换填数量1125m3。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

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机械合理配置,确定出标准施工方法,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具体项目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确定填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2)确定整平和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3)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4)确定挖土、运输、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方法

5)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

5、确定每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三、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路基试验段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李世伟担任组长,总工郑东峰、工程王生兵为副组长,组员包括安质张二涛、路基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张富斌,测量工程师白清蒙、试验工程师苗立德、路基施工一队队长卢培军等。施工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

现场施工负责人:卢培军 

技术负责人: 杨佳

技术员: 帅军

测量人员:王磊 

试验人员:潘鑫

挖掘机操作手:席瑞强、侯佑峰

摊铺、整平操作手:    杨丹

压路机操作手:刘方平、汪永刚

运输车司机:20人

辅助施工人员:5人

四、机械组合

挖掘机2台:小松240

推土机2台:宣工140

平地机1台:PY180型

压路机2台: 临工-50    

洒水车2辆:5T 10T

自卸汽车12辆:双桥汽车

五、路基填料选择

由于项目所在地位于渭河北岸,地势平坦,离渭河漫滩较近,渭河天然砂砾较为丰富,全段路基填土统一采用渭河漫滩天然砂砾填筑。塑性指数IP=9.0,最大干密度ρd=1.88g/cm3,最佳含水量WO=8%。

六、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1)恢复路线中桩

首先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全面恢复K265+318.304~K265+511.448段中线,每隔25m定出一个中桩,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高程和距离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

2)边桩放样

定出中桩后,用水准仪沿着与路线方向垂直的部位,准确测量出各点的横断面标高,并放样出各点的坡脚线位置。为保证边缘的压实度,每层填土铺设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基设计宽度60cm。

3)布置高程检测点

按照《路基试验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高程检测点及高程和距离固定桩,本标段分别在K265+325、K265+340、K265+375、K265+400、K265+425、K265+450、K265+475、K265+500、8个断面布置了16个高程检测点及高程和距离固定桩,并测出高程检测点高程,各点高程如下:

                                               表1

点号12345678
高程
点号910111213141516
高程
2、原地面开挖

在开挖前对于老边沟较深时先清理水沟板等非适用材料,然后分层回填水沟至原地面以下80cm,再同换填区域一同分层向上回填处理。在软基换填时,要把台背回填的位置空出,以免重复开挖。                                        

从原地面挖除相应换填厚度(即原地面向下80cm)至基底。纵向长度以50m为一段,采用压路机微震或静振对基底进行整平碾压。

原地面开挖跟踪测量结果如下:

                                                           表2

点号12345678
开挖前标高(m)

开挖后标高(m)

挖除厚度cm)

点号910111213141516
开挖前标高(m)

开挖后标高(m)

挖除厚度cm)

3、挖土与运土配合

挖土机械采用两台小松240挖掘机,挖掘机斗容量为1.2m3。自卸汽车每辆车运土虚方按10m3计算,挖掘机要装9斗,平均装一车需要5分钟,两台挖掘机1小时可装24车。平均运距5Km,拉一趟土约30分钟,两台挖掘机可供应12台自卸汽车运土,大面积施工时应按18台车配置。

4、松铺布土

    本段所用压实机具为临工-50压路机,考虑到其优良的性能,填土松铺厚度暂定为34cm。每辆自卸汽车拉土虚方按10m3计算,每车土可摊铺面积为:S=10ρ松/0.34ρ紧=27㎡

ρ松=1.363g/cm3                      ρ紧=1.505 g/cm3  

从一端开始,用白灰线打出方格,由专人指挥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卸土至方格内。

5、土方摊铺

布土完毕后,用宣工140推土机进行土方摊铺,测量人员跟随推土机及时检测,根据各桩号地面标高,控制好表层顶面标高,注意松铺厚度,使填土达到控制的厚度。

摊铺后进行含水量的检测,检测结果复核设计要求

6、整平

当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2%时,立即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平由两侧向中间沿路线方向纵向进退式进行。粗平后再进行含水量检测,经检测含水量满足规范要求(±2%左右),用洒水车再洒水一遍,平地机进行精平。

整平完成后,由距离固定桩定出高程检测点,用水准仪测量其标高,以检测填土的松铺厚度,检测结果如下:

                                             表3

点号12345678
填土前标高(m)

填土后标高(m)

松铺厚度(cm)

点号910111213141516
填土前标高(m)

填土后标高(m)

松铺厚度(cm)

7、压实

1)碾压顺序

压实机具先轻后重,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第二、第三遍振动碾压,振动力由弱到强,以适宜土体强度增长,第四遍光轮静压。

2)碾压速度

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推走,头一遍的碾压速度采用1.5Km/h,第二遍的碾压速度采用1.7Km/h,第三遍的碾压速度采用2Km/h, 第四遍碾压速度采用2.5Km/h。

3)碾压方式

压实机具工作线路要合理,因本段曲线半径较大,碾压时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以保证路拱,压路机每次横向碾压重叠不少于压实宽度的1/3,确保压实均匀,做到不漏压、无死角。

4)压实度检测

当压路机在第一遍碾压结束后,用环刀法进行压实度检测,以后每遍碾压结束后,分别进行检测,检测点位定位:检测结果如下:

                第一遍的压实度                表4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第二遍的压实度                 表5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第三遍的压实度                 表6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第四遍的压实度                  表7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第五遍的压实度                   表8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序号12345678
含水量%

压实度%

               

5)压实厚度的检测

碾压第三遍即已满足压实度,为探讨随压实遍数增加压实度的增长情况,又进行了第四遍碾压,检测完毕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即停止碾压,然后根据距离固定桩定出各高程检测点,并测其高程,以确定压实厚度,检测结果如下:

表9

点号12345678
填土前标高(m)

压实后标高(m)

压实厚度(cm)

点号910111213141516
填土前标高(m)

压实后标高(m)

压实厚度(cm)

6)位移观测

测量人员设立4个固定位移观测点,每日观测固定点位移,并做好记录,整理好数据。各个点坐标分别为1#(x=3797530.798,y=507211.453),2#(x=3797531.445,y=507169.938),3#(x=3797532.278,y=507122.210),4#(x=3797532.968,y=50780.976)。观测记录如下(单位为mm):

     点号

日期1234
6.13竖向2101
侧向1-1-23
6.14竖向-222-2
侧向-10-31
6.15竖向-2110
侧向0201
6.16竖向-10-1-1
侧向2-1-1-2
6.17竖向1332
侧向31-40
七、试验段成果总结

1、路基填料的确认

取土场土的塑性指数、CBR值、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同时通过路基试验段的填筑,说明该土也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故该土场的土可用于全线大面积路基填筑。

2、松铺系数及松铺厚度的确认

根据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计算出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松铺厚度÷压实厚度

点号12345678
松铺厚度(cm)

压实厚度(cm)

松铺系数
                                                  表12

根据以上数据,松铺系数平均为,松铺厚度宜控制在34cm左右,压实厚度宜控制在30cm左右。

3、填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的确定

土方摊铺后立即检测土的含水量WO,土的最佳含水量为W,根据摊铺的土的面积,容重计算出土的质量Q,加水量m可由下式确定:

m=(W-WO)Q/(1+WO)

根据计算出的加水量,用洒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设备拌和均匀。平地机粗平后再检测含水量,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用平地机精平后即可开始碾压,这种含水量增加和控制方法通过试验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

4、整平和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的确定

整平机具采用PY180型平地机,整平方法由两侧向中间沿路线方向纵向进退式进行。第一遍为粗平,经检测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第二遍精平,精平后检测平整度及路拱横坡,结果如下

表13

桩号
平整度
横坡度
5、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碾压前须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压实机械的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和遍数如下:

表14

压实顺序碾压方式碾压机具碾压速度碾压线路
第一遍静压临工-50

1.5Km/h碾压时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相邻两轮次至少重叠1/3

第二遍振动碾压临工-50

1.7Km/h
第三遍振动碾压临工-50

2Km/h
第四遍静压临工-50

2.5Km/h

开始碾压速度宜慢,随着土层的密实,速度逐步加快,但压实强度不能超过土的极限强度,否则土体遭到破坏。压实到第三遍时压实度已满足要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碾压遍数宜控制在四遍。砂性土表面容易松散,为了防止表面松散现象,最后用压路机静压光面一遍。

八、存在的问题

1、砂性土水保性差,土体板结差,在静置一定时间或随车辆布土过程中的碾压,表面易形成3~5cm的浮土,因此在布土以前洒适量水,用光轮压路机压实,防止表面浮土产生弹性体,两层之间产生松散现象,影响路基质量。

2、砂性土的天然含水量(10%左右)一般低于最佳含水量,且保水性差,水分散失快,如果待填土层摊铺后再洒水,所用时间太长(通常需洒水6~8遍),且水分不易均匀,表层水分过多,下层水分不足,故采用先一天在取土场内浇洒的办法。计算洒水量时应增加2个百分点,以便经过一夜时间运到路堤上摊铺、整平后,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九、结论

根据试验段成果,在施工第一层时,松铺厚度控制在34cm左右,压实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压实遍数、顺序、速度与试验段成果总结相同。施工第二层时,松铺厚度控制在28cm以内,压实厚度控制在25cm以内。施工第三层时,松铺厚度控制在26cm以内,压实厚度控制在25cm。

十、附图

附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文档

软基换填试验段总结报告

软基换填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西宝高速改建工程B-C10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2+090,终点桩号K284+360,长20.27公里。该工程是在原有老路基两侧各加宽8.25米,形成新的整体式路基。本标段路线布设于渭河一级阶地,地基土上部为冲积粘性土,下部为砂卵石层,部分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局部上部存在薄层软弱层,软弱层多为淤泥质粘土。为减少新加宽路基沉降量,缩小新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量,进而减少新老路面出现的纵向裂缝的机率,对原地面采取换填软土的方案进行处理,现就K265+318.304~K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