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表演游戏计划
--小三班尹晶晶
| 情况分析 | 本班的幼儿稳定,在上学期的表演游戏课上我注重对幼儿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他们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开始懂得了自由选择和分配角色,在角色出现冲突时也开始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并且在期末的表演游戏中,他们初步能分组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进行游戏。但幼儿的性还不够强,他们利用替代物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本学期的活动中,我将注重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游戏的完整性。并且让幼儿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收集表演的道具和一些可利用的替代物。 |
| 学 期 目 标 | 1、幼儿喜欢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产生更浓的兴趣。 2、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有关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的谈话,学习大胆、清楚的用普通话表达思想。 4、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兴趣,通过游戏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5、在老师的提示下,学习按情节和人物对话及动作表演游戏。 6、游戏后会归类整理活动用具,养成爱惜玩具的行为习惯。 7、过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丰富幼儿的思想和培养幼儿行为关心他人。 8、学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
| 阶段预定主题 | 1、三只小羊 2、绿叶船 3、南瓜小房子 4、小猪盖房子 5、三只蝴蝶 |
| 表演游戏——《三只小羊》2012年2月1日——2012年2月29日 | |
| 活动目标: 1、在回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掌握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参与表演故事的兴趣,体验表演故事的快乐 | |
| 活动准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清节、角色对话等。 2、三只羊胸饰、大灰狼胸饰 | |
| 活动过程:三只小羊 活动过程: 第一次: 1、出示新的头饰和材料,与幼儿一起回忆故事主要内容。 2、掌握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幼儿游戏前,教师提出游戏时要求: (1)能够和同伴商量游戏的内容,并能大胆的发表自己意见。 (2)大胆用不同的语句、表情和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表演时声音要响亮,语言要生动、形象。 4、鼓励幼儿学习模仿小羊和狼的语言。 5、评价幼儿的游戏情况: (1)及时表扬能与同伴协商合作表演的幼儿。 (2)针对新故事《三只羊》中的大灰狼的角色表现进行重点讲解,并邀请幼儿上台表现。 推进与反思:幼儿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故事中羊和大灰狼在山洞前的对话,简洁生动。我将对话简单化,幼儿记得很快如“谁呀?”“我是小羊”“我要吃了你”等。这样幼儿会记的又快又牢固。大部分幼儿都记得故事的过程及人物顺序。 第二次: 1、教师引出上周幼儿的表演情况,介绍新投放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2、引导幼儿思考:小羊是怎么样把大灰狼的? 3、教师提出游戏时要求: (1)重点训练大灰狼和小羊的对白,让幼儿进行练习,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大组的表演。 4、幼儿活动,师巡回指导。 (1)重点观察故事《三只小羊》中角色的语气处理。 (2)提醒幼儿表演时声音要响亮,动作可以大胆夸张点。 5、评价幼儿的游戏情况: (1)针对新故事《三只小羊》中的角色表现进行重点讲评,邀请幼儿上台表演。 (2)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推进与反思:在表演的时候幼儿对对话掌握牢固,只是在老羊和小羊们的对话记得有点乱。幼儿有意识在扮演狼的时候声音会变得很粗矿,特别是吴政熙表演的狼特别的棒。在本节课上我有让幼儿在模仿声音同时适当的加上动作,如小羊听到时狼的时候应该赶紧跑,因为小羊害怕被狼吃了。幼儿参与度很高,但是大部分幼儿上来表演的时候都显得胆怯,放不开,也没有在下面的时候记对话记得牢固。所以之后在表演的时候我会锻炼幼儿的胆子。 第三次: 1、教师引出上周幼儿的表演情况,介绍新投放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2、引导幼儿讨论:大灰狼在山洞里是怎么说话的? 3、教师提出游戏时要求: (1)重点是让幼儿充分融入角色,表现出不同角色的特点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大组的表演。 4、幼儿活动,师巡回指导。 (1)重点观察故事《三只小羊》中角色的语气处理。 (2)提醒幼儿表演时声音要响亮,动作可以大胆夸张点。 5、评价幼儿的游戏情况: (1)针对新故事《三只小羊》中的角色表现进行重点讲评,邀请幼儿上台表演。 (2)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推进与反思:游戏开始的时候我先请表演好的幼儿先上来表演,回顾表演的内容。游戏过程中幼儿都很积极主动的表演自己的角色,小羊和大灰狼的语气语调和动作经过老师的引导幼儿进步较为明显。幼儿在自由表演的时候我关注那些胆子小的幼儿。在游戏时我将加强关于这方面的引导。 第四次: 1、猜一猜。提出上游戏的不足。 (1)教师示范做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引导幼儿说说出我在扮演谁。 (2)请个别幼儿上来做动作,让其他小朋友猜。 2、讨论:小朋友在表演时哪些动作不到位呢? 3、教师以小羊的角色直接参与到游戏中。 4、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到各组分别扮演小羊参与游戏并引导。 5、活动结束,教师评价。 推进与反思:本次游戏中幼儿进步很大,尤其是重点言语动作方面进步最为明显。游戏过程中幼儿胆子大了一点点。个别幼儿会挑角色,但幼儿一开始演一个角色,就一直演着,在中途不懂互换角色。所以在以后游戏中,我们在进行新游戏表演时,将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主要指导幼儿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反串和胆子的训练。 | |
| 活动反思 | 游戏“三只小羊”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一个故事表演。大部分幼儿都会记住了故事内容和对话。虽然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但是每次都有不同的问题产生。但在羊和狼对话那一段,幼儿都可以表现很好。在每次教师的指导中,幼儿一次次在进步。本次游戏的重点是幼儿模仿小羊和大灰狼的对话,从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方面虽有点进步,但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在分组游戏时要重点引导幼儿大胆的表演,不要害羞。 |
| 每月里面的游戏计划怎么可以提前制定呢?在每次游戏结束后对本次的游戏进行反思与推进后,才能对下次的游戏活动进行预设,这样才能使游戏活动能更好的开展。 —— 王冬梅 2012.3.7 | |
| 预定主题——《绿叶船》2012年3月1日——2012年2月31日 | |
|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表演游戏,初步做到声音较响亮,表达较清楚。 2、能自主选择角色,与同伴协商扮演角色并学习轮换角色。 3、能与同伴共同布置游戏场地,较合理的使用道具。 4、能掌握一些语言和非语言的表现手段。 5、初步学习与同伴合作,大胆参与表演,体验参与表演的乐趣。 6、能根据故事主线,适当增加,适当同类角色对话,丰富游戏情节。 | |
| 活动准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清节、角色对话等。 2、请个别幼儿学会情景表演。 3、准备与故事相关的道具如:头饰、挂图、故事磁带、录音机等。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并已学会复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对话,可在区域语言区让幼儿尝试手偶表演,练习故事对话,熟悉出场顺序。
| |
| 设定主题:《绿叶船》 活动过程: 第一次: 1、出示游戏材料,讨论可以表演的故事以及回顾故事内容。 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绿叶船会变大。 3、师生共同表演,鼓励幼儿按顺序出场,完整地表演。 反思与推进:在活动前我对幼儿讲过很多次绿叶船的故事,幼儿对故事非常感兴趣,故事情节很简单、语言简练、角色不多。幼儿听过几次故事后就记住故事的内容。这次是第一次表演,我还担心幼儿不会表演。有一半的幼儿都会表演了,一半的幼儿在表演的时候显得被动。需要老师或者同学的提醒才知道该讲什么话。 第二次: 1、出示几套《绿叶船》的道具材料,和幼儿一起讨论自己喜欢的角色和系那个扮演的角色。 2、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故事。 3、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的表演好在哪里。 4、分组表演,角色扮演。 5、评价:说说自己喜欢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 反思与推进:有了第一次的表演经验后,幼儿在本次表演的时候记住了角色对话,角色顺序,但是幼儿的缺点还是和往常一样少了肢体的加入,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显得不够生动。个别幼儿还是记不住台词,但是他们对表演的欲望是很强烈的,所以在平常的活动中可以适当的让幼儿多说话多听故事,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语言的记忆能力。 第三次: 1、出示道具,请幼儿选择要的道具。 2、提醒幼儿遵守分组游戏的规则。 3、幼儿分组表演。 4、游戏评价,请幼儿说说小组表演怎么样,谁表演得好,好在哪里,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5、教师小结:特别鼓励一下用猜拳、轮流等方式解决争抢角色问题的幼儿。 反思与推进:在表演的时候幼儿对对话掌握牢固,但是表演的不够生动。幼儿参与度很高,但是大部分幼儿上来表演的时候都显得胆怯,放不开,也没有在下面的时候记对话记得牢固。所以之后在表演的时候我会锻炼幼儿的胆子。 第四次: 1、幼儿回顾上次的表演,并说说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 2、表演,要求幼儿把角色的表情表演出来。 3、引导幼儿自选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对话、动作及表情。 4、游戏结束,进行简单的评价。 反思与推进: 本次游戏中感觉幼儿的表演和往常一样,缺乏角色模仿,尤其是重点动作方面的表演。但是游戏过程中幼儿还是很热情的想上来表演。幼儿会挑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表演,而不是说这个角色的小动物聪明才演,在中途不懂互换角色。之前我们在进行新游戏表演时,将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但是幼儿的进步不大,之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 |
| 活动反思 | 本故事幼儿是第一次听,往常没有接触过本故事,相对其他故事这个故事幼儿兴趣不高。故事的趣味性不大,但是本故事的寓意很好。故事很简单,大部分幼儿都会记住了故事内容和对话。虽然幼儿了解基本故事内容,但是每次都有不同的问题产生。在每次教师的指导中,幼儿一次次在进步。下次在选择题材上应多考虑故事的趣味性,多选择幼儿熟悉的故事进行表演,幼儿熟悉故事表演的时候会更加顺利。 |
| 预定主题——《南瓜小房子》2012年4月1日——2012年4月30日 | |
| 活动目标: 1、尝试模仿表现图画上人物的动作和神情。 2、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图画书中人物的心情。 3、根据角色特点装扮自己并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 4、大胆学习用不同的语气和表情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节。 5、合理选择使用道具并爱护道具的材料。 | |
| 活动准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清节、角色对话等。 2、请个别幼儿学会情景表演。 3、准备与故事相关的道具如:头饰、挂图、故事磁带、录音机等。
| |
| 设定主题:南瓜小房子 活动过程: 第一次: 1、出示制作好的南瓜屋道具,引发幼儿的兴趣。教师: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南瓜屋?里面住着谁? 2、请幼儿倾听教师的故事表演《南瓜小房子》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初步感受图画中语言的韵律美。重点掌握词语:暖和、舒服、篱笆、湿淋淋、笑眯眯。 3、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岁书中的关键词“很大很大”“很小很小”“再见”“谢谢”“了不起”等有更深的感受。 4、幼儿尝试和教师一起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或片段。 反思与推进: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幼儿就显得对本故事很感兴趣。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很多,但是幼儿也基本记住了故事中的角色和角色出场的顺序。青蛙的对话很多,很长,只有个别幼儿记住了大概。但是青蛙的对话又贯穿着整个表演,所以在课余的时候教师应多讲讲本故事,让幼儿多熟悉青蛙和小老鼠的对话,让幼儿充分的做好表演前的准备。大部分幼儿都能记住故事中的关键字,并且说的很棒。 第二次: 1、教师幼儿一起尝试模仿图书是哪个人物角色的动作和神情。 2、请个别年龄大的幼儿扮演小老鼠和小青蛙,鼓励班级幼儿扮演小鸡和小兔,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图书中人物的心情。 3、教师和幼儿合作一起表演故事。教师可扮演青蛙,重复关于暴风雨的对话:“菜园变成了池塘,田野变成了海洋,乌云布满了天空,狂风掀起了大浪、、、、、” 4、教师:怎么样才能是表演更连贯?表演更生动。 反思与推进: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很浓,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并且很喜欢表演,虽然在表演的时候幼儿会忘记台词,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表演的很棒。但是对于青蛙这一角色幼儿记不住他的话,所以本次活动教师与幼儿合作一曲表演故事。虽然幼儿记不住青蛙的台词,但是幼儿都跟着教师一遍一遍的念着对话,尝试记住。这一点让我很开心,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将小老鼠演的很棒。 第三次: 1、教师:你最喜欢表演那个故事?最喜欢扮演谁? 2、和同伴一起布置游戏场地和道具。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自己装扮。 3、引导幼儿先集体表演一遍,巩固对话,并把角色的动作表现出来。 4、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提醒幼儿的动作。 5、游戏结束,请表演的较好的一组上来表演给大家看,并进行评价。 反思与推进:在我对幼儿提问你喜欢扮演谁的时候,很多女生都喜欢演小白兔,或者小老鼠,很多幼儿都不喜欢演小猪。我觉得这一点要引导幼儿,不能歧视小动物,要每一个角色都表演过才是最棒的,不要每一次都是演一个角色,那样不会进步的。在我观察幼儿表演的时候,发现个别幼儿已经能大概记住青蛙的台词了,特别棒,但是对动物的顺序会乱。故事很长,大部分幼儿能力还表演的不够好。所以要多给幼儿锻炼的机会,多多的指导他们表演,让幼儿不断进步。 第四次: 1、引导幼儿回顾上次的表演,并说说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 2、集体表演,要求幼儿把角色的表情表演出来。 3、引导幼儿自选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对话、动作及表情。 4、分组进行表演时,教师指导幼儿小老鼠、小青蛙及其它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及表情。 5、游戏结束,进行简单的评价。 反思与推进:在课前回顾故事中的对话时幼儿都特别熟练的说出长长的对话,到表演的时候幼儿就会紧张的忘记。让幼儿自己表演又显得很乱,自主性差,都在玩头饰,没有专心于表演。所以本次在幼儿分组表演的时候,较乱,幼儿喜欢东张西望的
| |
| 活动反思 | 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很浓,故事情节生动,幼儿都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并且很愿意尝试去表演,幼儿在不断的进步。而且我发现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不仅记住了对话,还能引导其他幼儿表演,但是本班幼儿一直以来的缺点就是自己表演的时候都表演的很好,一旦到了台上表演就差了很多,说明幼儿锻炼的机会太少,所以幼儿的胆子也不大,应该在往后在表演的时候多给幼儿上台的机会。 |
| 预定主题——《小猪盖房子》2012年5月1日——2012年5月31日 | |
|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声调、表情、动作表现小猪认知的转变过程。 2、大胆运用想象、制作部分游戏道具。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学会轮流扮演角色,使用玩具。 | |
| 活动准备: 1、猪妈妈、三只小猪、狼的头饰及沙盘教具。 2、房子背景图片、树、花、草等辅助材料。 3、增设百宝箱。
| |
| 设定主题:小猪盖房子 活动过程: 第一次: 1、欣赏教师运用手偶进行故事表演。 2、教师邀请能力较强的幼儿上台表演小猪,其他幼儿进行评价。重点从语言、动作方面引导幼儿评价。 3、分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这次表演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了表演更好,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准备。 反思与推进: 第二次: 6、引导幼儿回顾上次的表演,并说说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 7、集体表演,要求幼儿把角色的表情表演出来。 8、引导幼儿自选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对话、动作及表情。 9、分组进行表演时,教师指导幼儿小猪、大灰狼及其它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及表情。 10、游戏结束,进行简单的评价。 反思与推进: 第三次: 1、播放录像、师生共同讨论。 2、回顾游戏,提出新任务。 3、幼儿自主表演,全班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反思与推进: 第四次: 1、回顾上次的表演,并说说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 2、,要求幼儿把角色的表情表演出来。 3、幼儿自选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对话、动作及表情。 4、结束,进行简单的评价。 反思与推进: | |
| 活动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