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01:57
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训练1.阅读《梅花魂》片段,回答问题。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
推荐度:
导读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训练1.阅读《梅花魂》片段,回答问题。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训练

1.阅读《梅花魂》片段,回答问题。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分外”写一句话。    

(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形成了明显的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

2.读句子,完成练习。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2)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3.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整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4)仿照选段的开头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_______似的。

4.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我永远忘不掉”它的原因是________。

①“小月亮”代表着故乡

②“小月亮”与别的地方不同,令人难忘

③“小月亮”只属于“我”

(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理解错误的是(       )。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加明亮,令“我”十分怀念

5.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这首诗描写了乡村中的农人________、________,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________的情景,展现了农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    

(2)对诗中塑造的儿童形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真      B.勤劳     C.顽皮    D.可爱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多选) 

A.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B.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D.表达了对顽皮的农村儿童的惋惜和劝诫。

(4)下面的诗句让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一写。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对比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一)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二)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_______的形象。    

(2)对《村晚》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B.一、二句描写“池塘”“落日”等静景,三、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远及近,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C.“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儿童因为生活艰辛不得不从事劳动,不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和惋惜。

(3)与“笛弄晚风三四声”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表现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5)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村晚》的前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6)“牧童归去横牛背”一句中“横”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牧童横躺在牛背上,展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一种认为是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无腔地吹着短笛。你同意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7)描写儿童的古诗名句有很多,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                   的缘故,而是                                     。

(1)“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________。这里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把选文的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8.课内阅读。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        )的瑞士莱茫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实际上写的是________。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写一段话。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    

(2)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    

(3)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4)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能找出吗?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ún  chú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yù  yuè)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ā  yà),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gú  gǔ)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________历尽多少磨难,________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_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选择划线字的错误读音。

保存________(cún  chún)           愈________(yù  yuè)是

风欺雪压________(yā  yà)          骨________(gú  gǔ)气

(2)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________历尽多少磨难,________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

(4)用“________”画出表现梅花魂的句子。”

    

参 

1. (1)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娆。

(2)对比;外祖父特别珍爱那幅墨梅图   

2. (1)比喻;蜜蜂;小毛球;蜜蜂可爱的外形;对蜜蜂的喜爱

(2)牵牛花开了,就像一个紫色的小喇叭。   

3. (1)B

(2)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园子里的动物、植物的生活的悠闲自在,使文章富有情趣。

(3)园子的喜爱

(4)月亮隐在云里;月亮害羞了;河里的冰融化;小河睡醒了(答案不唯一)   

4. (1)故乡的月亮;①(2)C   

5. (1)耘田;绩麻;种瓜(2)C(3)A,B,C

(4)夏日,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桑树下,小孩子正拿着小铲子在挖土。虽然孩子还不会耕种,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6. (1)牧童(2)C(3)C

(4)自由自在;无牵无挂

(5)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挂在山间,影子倒映在水中,水面闪动着粼粼的波光。

(6)提示:可结合诗中情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来写,合理即可。

(7)①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②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答案不唯一)   

7. (1)玫瑰花的香味;夸张

(2)选文主要写了“我”在院子里给祖父戴花的事。从中可以读出作者自由自在、轻松快乐的心情。

(3)今年春天雨水大;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8. (1)风光旖旎;平沙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

(2)对比;故乡的月亮;作者的思乡之情

(3)略   

9.(1)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它们都是有灵性的,都是自己作主。过着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生活。

(3)表达了作者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

(4)拟人: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排比: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10.(1)cún;yù;yā;gǔ

(2)不管;不管;无论;总要

(3)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4)“他们不管……不肯低头折节”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1.楠楠的爸爸曾供(gōng gòng)职于国内某知名企业,那家公司为他提供(gōng gòng)了丰厚的待遇。

2.刺眼的强光晃(huàng huăng)得我睁不开眼睛,脚下不由得摇晃(huàng huăng)起来。

3.一群飞燕(yān yàn)在燕(yān yàn)山脚下的树木里盘旋。

二、读拼音,写词语。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是蜜蜂、hú dié(     )、蜻蜓、mà zha(     ),样样都在。

2.祖父在园子里bá căo(      ),我跟在后面xiā nào(     ),结果误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岛留着。

三、根据要求写词语。

1.写出与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是。

(1)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

(2)这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啊!(    )

2.写出与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1)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

(2)后来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离(   )背(   )     (   )(   )旖旎

(   )欺(   )压     (   )高(   )小

(   )国(   )乡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仿写句子)

                                                                    

2.故乡的水不能像洞庭湖那样有气派。   故乡的水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个句子)

                                                                     

六、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昼出耘田夜绩麻,                   。

2.                   ,彩丝穿取当银钲。

3.牧童归去          ,           信口吹。

4.                     ,报得三春晖。

七、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儿时(节选)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不但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就是养蚕,也要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     )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     )她欢喜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欢喜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都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默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过了几天要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    )大家似乎以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    )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不要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并垒起,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真是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 

   我七岁时祖母去世,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去世,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些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中。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x”。

(1)“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句话把“满屋的跳板。”比作“棋盘街”,生动形象地写出家中养的蚕之多。(       )

(2)“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这句话的意思是:那时候我们家的空气很清新,我很高兴。(      )

(3)“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怎不令我神往?”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令我非常神往。”(      )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习作

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有没有某件事情、某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选取一件在成长过程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那个给你触动、让你感动的瞬间写具体,记录下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

请以“一件难忘的事”为话题,写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答案

一、1.gòng  gōng  2.huăng  huàng   3.yàn  yān  

二、1.蝴蝶  蚂蚱  2.拔草  瞎闹

三、示例:1.(1)闪耀(2)留恋  2.(1)一丝不苟(2)疑惑不解

四、示例:乡  井  风  光  风  雪  山  月  异  他

五、1.示例:祖母围着一条大围裙,我围着一条小围裙;祖母洗菜,我就洗菜;祖母切瓜,我就切瓜。

2.故乡的水虽不能像洞庭湖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六、1.村庄儿女各当家  2.稚子金盆弄晓冰   3.横牛背 短笛无腔   4.谁言寸草心

七、1.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2.(1)√(2)x(3)√  

3.既表达了作者对儿时快乐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又表达了因伤害了无数春蚕而产生的愧疚之情。

八.略  

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训练1.阅读《梅花魂》片段,回答问题。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