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03:42
文档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北京的4、5月份是春光烂漫的时节,但同时也是杨柳飞絮期。这些杨柳飞絮个头儿不大,数量却不少,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北京园林局宣布,今年将综合治理30万株杨柳雌株。实际上,从2000年起,北京就开始专项治理杨柳飞絮。20年过去了,北京为何仍年年飞絮呢?据了解,北京市目前约有800万株杨树、柳树,仅北京城市规划建成区就有杨柳树雌株200万株。这些杨柳树大部分种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生长速度快、耐干
推荐度:
导读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北京的4、5月份是春光烂漫的时节,但同时也是杨柳飞絮期。这些杨柳飞絮个头儿不大,数量却不少,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北京园林局宣布,今年将综合治理30万株杨柳雌株。实际上,从2000年起,北京就开始专项治理杨柳飞絮。20年过去了,北京为何仍年年飞絮呢?据了解,北京市目前约有800万株杨树、柳树,仅北京城市规划建成区就有杨柳树雌株200万株。这些杨柳树大部分种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生长速度快、耐干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的4、5月份是春光烂漫的时节,但同时也是杨柳飞絮期。这些杨柳飞絮个头儿不大,数量却不少,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北京园林局宣布,今年将综合治理30万株杨柳雌株。实际上,从2000年起,北京就开始专项治理杨柳飞絮。20年过去了,北京为何仍年年飞絮呢?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约有800万株杨树、柳树,仅北京城市规划建成区就有杨柳树雌株200万株。这些杨柳树大部分种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生长速度快、耐干旱,而在北京的平原绿化中大量用作行道树和农田防护林木。杨柳树的森林蓄积量占到了全市总蓄积量的42.2%。所谓森林蓄积量,是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也是通常所说的木材量,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五六十年过去了,其中的雌性杨柳树到了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产生的飞絮一年比一年多。而二次飞絮现象也是导致飞絮治理难见成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硬化地面越来越多,飞絮落地后无法附着在土壤上,风一吹,又会飞起来。

据北京园林局介绍,近些年治标方面,是给重点地区的杨柳雌株注射植物调节剂,通过减少花芽的形成,控制第二年的飞絮,抑制率达到90%。结合林地绿地管护,优先修剪杨柳雌株过大过密的树冠。同时,在飞絮集中的时间段,采用高压冲洗、及时清理收集飞絮等管护措施,避免飞絮再次随风飘移。治本方面,结合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及更新改造工程,对现有老、残、病等杨柳树雌株逐步更新改造,减少飞絮总量。

当然,注射植物调节剂也有弊端,那就是注射一次控制一年,要想长期控制,就得年年注射。这也带来了成本问题,注射药液和人工费用,一株树一年要花三四十元。

(取材于杜鑫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北京市现有的大量杨柳树栽植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北京最怕刮风,正如1979年信华社电讯稿《风沙紧逼北京成》中描述的那样,“一旦尘暴袭来,首都上空更是一片昏黄,白昼如同黄昏。在城外,人们可以看到,永定河北岸,大红门以南。已经出现了一片沙丘。”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其他月份降水较少。“十年树木”,时间紧迫,在轰轰烈烈的“人民绿化战争”中,杨树、柳树凭借着适合北京的土壤气猴、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低等优势,成为拯救北京自然环境的功臣。这批树不仅解决了风沙问题,也奠定了如今北京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

有研究表明,一株胸径20厘来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与其他落叶乔木相比,杨树长得特别快,两三年就能起到防护作用,五六年就能成林,12年生胸径可达28厘米,最高能长到30多米。在北方没有比它更高的树,遮阴效果最好。如果没有杨树,北京的“绿色天际线”将会下降10米。“北方杨家将,南方沙家浜(杉树)”,从北纬22°到北纬70°,从平原到海拔4800米,杨树都有分布。“参天耸立,不屈不挠”,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写出了北方人民对它最真实的歌颂。

杨柳依依报春来。柳树婀娜多姿,春季发芽早、冬天落叶晚,是北京城镇绿化中绿期最长的阔叶树种。一年中有10个月,柳树进行着嫩绿、翠绿、淡黄等颜色变换,让人心情舒畅。如果没有柳树,北京的绿色将会减少1个月,也会缺了那份“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优美景象。

(取材于胡利娟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杨柳树中的雌株数量相当可观

B.雌株杨柳生命力进入了最旺盛阶段

C.地面硬化产生了飞絮二次传播现象

D.园林部门治理飞絮的方法比较单一

2.下列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材料二文意的一项是( )

A.为了抵御风沙侵害,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栽种了大量的杨柳树

B.耐干旱、生长快、养护成本低等优势使杨柳树成为了北京的当家树

C.一棵树龄达三十年的杨树,每年可以吸收大于172公斤的二氧化碳

D.画线句用数字说明,杨树是北方包括北京形成飞絮灾害的原因之一

3.有人建议把杨柳雌株一次性全部砍掉,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北京春季杨柳飞絮的问题。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分条回答不宜将这些杨柳雌株“一砍了之”的原因。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取材于李密《陈情表》)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慈父见背 见:被 ②终鲜兄弟 鲜:没有

③晚有儿息 息:子嗣 ④夙婴疾病 婴:缠绕

⑤除臣洗马 除:罢黜 ⑥责臣逋慢 逋:逃避

⑦不矜名节 矜:看重 ⑧庶刘侥幸 庶:大概

A.①⑥

B.②⑧

C.③⑦

D.④⑤

2.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臣以险衅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猥以微贱 ④臣具以表闻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⑥但以刘日薄西山 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③⑤⑧

B.②④⑤⑧

C.①②⑥⑦

D.②③⑥⑦

3.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祜①言:臣昨出,伏闻恩诏,拔臣使同台司。臣自出身已来,适十数年,受任外内,每极显重之地。常以智力不可强进,恩宠不可久谬,夙夜战栗,以荣为忧。臣闻古人之言,德未为众所服,而受高爵,则使才臣不进;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今臣身托外戚,事遭运会②,诫在过宠,不患见遗,而猥超然降发中之诏,加非次③之荣,臣有何功可以堪之?何心可以安之?以身误陛下,辱高位,倾覆亦寻而至。愿复守先人弊庐,岂可得哉!违命诚忤天威,曲从即复若此。盖闻古人申于见知④,大臣之节,不可则止。臣虽小人,敢缘所蒙,念存斯义。

今天下自服化⑤已来,方渐八年。虽侧席求贤,不遗幽贱,然臣等不能推有德,进有功,使圣听知胜臣者多,而末达者不少。假令有遗德于板筑之下,有隐才于屠钓之间,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

且臣忝窃虽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辅之高位也。臣所见虽狭,据今光禄大夫李喜,秉节高亮,正身在朝。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光禄大夫李胤,莅政弘简,在公正色。皆服事华发⑥,以礼终始。虽历内外之宠,不异寒贱之家,而犹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少益日月!是以誓心守节,无苟进之志。

今道路未通,方隅⑦多事,乞留前恩,使臣得速还屯。不尔留连,必于外虞有阙⑧。臣不胜忧惧,谨触冒拜表。惟陛下察匹夫之志,不可以夺。

(取材于羊祜《让开府表》)

注释:①指晋朝荆州都督、车骑将军羊祜。②运会:时势,机遇。③非次:不按寻常次序,越级。④申于见知: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施展抱负。⑤服化:四方顺服教化,指接受晋朝统治。⑥服事华发:服事,从事公职;华发,花白的头发。①方隅:边境四隅。⑥外虞有阙:对敌国的军事准备出现缺漏。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可确的一项是( )

A.臣有何功可以 堪 之 堪:忍受

B. 进 有功 进:推荐

C. 等 宰辅之高位也 等:相当

D.不可以 夺 夺:改变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患见遗 

不担心被冷落、遗忘
B.不可则止 

 不被国君允许就要停下来

C.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 

 而使朝廷不以(过度)升迁我为过错

D.无苟进之志 

 没有苟且升官的想法

3.阅读上面两篇文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表格,并归纳和提炼“表”作为“陈述衷情”的一种文体,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篇目 

 角度

《陈情表》《让开府表》
目的拒绝皇帝任命,照顾祖母余生。_________
用语微贱;犬马小人;忝窃
伏闻;圣听
③ _________④ _________诚挚表达自己才不配位的惭愧之情。
说服力先叙身世,再陈进退两难的困境,以圣朝孝治天下为由,提出先尽孝再报国的方法来达成目的。⑤先叙 _________ ,再述野有遗贤,于国有失,然后 _________ ,最后以荆州防务为由请求速归,达成目的。

4.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①

杜甫

含南含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

1. 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题后自注中,“相过”的意思是“看望我”,“喜”字点出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杜诗通过写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和心境,用语平实自然。

C.黄诗颔联营造出阔大、幽远、澄净的意境,上承首联了却公事后的畅快愉悦之情。

D.黄诗颈联说因知音难觅而倾心于美酒,“横”字生动写出了诗人的醉态和悲凉感。

2.两首诗歌都写到鸥鸟,但借此传达的情志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古诗文常常通过写“鸟”来绘景造境,传情达意:如《项脊轩志》中“庭阶寂寂,______人至不去”,描绘了宁静和谐之景;《蜀道难》中“_____,____”,借杜鹃鸣叫来渲染凄清的氛围;《石钟山记》中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_____”,给人阴森可怖之感;《归去来兮辞》用“_________”,含蓄表达归隐田园的心意。

(2)同为写树,《望海潮》中“____”一句,摹写高耸茂密之态;《蜀相》中“________”一句,呈现庄严肃穆之感。

(3)我们可以选用《离骚》中“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提醒自己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说不尽的老房子

①我是早晨从杭州出发的,来到西递村,已是暮色降临。早春二月的寒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天,这会儿,竟然猛烈了起来。我们一下车,裤管上即藏满了雨水。村口那座高大的牌坊,层叠向上的飞檐脊吻,在雨雾与暮色之中若隐若现。飘忽中产生的动感,让人担心它会倾圮。也许我来得不是时候,暮雨潇潇,我是唯一的游客。但这正是我所希望的,萧条与寂寞,与老房子的韵味,正好吻合。

②偌大一个山村,只有一个入口。步入其中,是一个窄长的巷道。宽不过两米,两边均是高高的粉墙。它们好像都在朝中间挤压,若不撑住,便会迅速合拢。青石板上,一层薄薄的雨水在流淌,除了我,竟无第二个人来涉水村游。不过,这样的村游,出发的目的虽是那作怪的怀旧情绪和优哉游哉的文人习气,但你却无法在这巷道里优哉游哉的。除了高高粉墙的挤压感,还有那份恍若隔世的冷清,让你感到稍一驻足,就会有什么怪物向你袭来。

③一条巷道又一条巷道,一道券门又一道券门,墙头层叠,深巷相连,游走其中,如入迷宫。在一座形同古庙的建筑面前,我停下了脚步。巷道通到这里,略向两边撒开了一些,留下一块小小的广场。站在这广场上,我内心中那一份突生的紧张情绪又慢慢松弛下来。我想,初入西递村的不适应,肯定是时代的差异感造成的。踏入西递村的一刹那,犹如一个过惯了现代都市生活的人突然回到了数百年前的古代。这种时空的倒错使心理一时难以适应。但毕竟,老房子是我怀旧情绪的对应物,所以,当最初的不适应消散以后,代之而来的便是那种亲切而温馨的感觉了。

④关于西递村的建筑风格,已有不少专家写出了精湛的研究文章,用不着我这外行再来饶舌一番。这村子建村有九百三十多年,历明、清两代,至今保存得如此完好,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村中至今尚存明、清民居一百二十四栋,现住村民大都姓胡。我想,原来这村子恐怕清一色是胡姓人家。聚族而居,本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大特征。一村之建设、之兴盛、之衰败,莫不同这一族姓人家之迁徙、之兴盛、之衰败息息相关。村口那一座傲岸的古牌坊,横匾书有“胶州刺史”“嘉庆乙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等字样,这胡文光,当是西递村能够兴盛的理由了。一个村子,一族人氏中出了一位朝廷命官,这村子与族氏,便可在地方上显赫起来。

⑤一姓一村,一村又如同一寨。这在现代,感到不可理解,但在古代,却是随处可见的常例。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在村民家投宿一晚(许多村民已把居家改做客店了),找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与他共斟一壶老酒,请他讲讲这西递村的历史,这胡姓人家的历史。这其中必定有许多吸引人的故事。我对这种世代延续的村落,总是怀有一份眷念。一个村子,一个家族,一部历史,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作为一个城里人,我深切地感到,现代人类在走向开放的同时,又走向了封闭。舞厅、咖啡厅、俱乐部各种各样的社交场所,为人们的交际提供了种种方便。但是,一个居民区,一栋宿舍楼,你即使入住其中很多年了,也未必能认识你的邻居。陶潜的“门虽设而常关”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古人的理想,在现代都市中得以实现。只不过我们相闻的不是鸡犬之声,而是邻居孩子弹奏的钢琴声或是家庭卡拉OK的噪音了。

⑥走在西递村的巷道上,虽然暮色渐深,寒雨潇满,可是,村民们的家,却没有哪一户“雨打梨花深闭门”的。记得小时候,除非熄灯睡觉,家中的大门总是开着的。西递村今日仍保留了这种传统,这是一种好客的表现。邻居串门,抬脚就来。对外,西递村只有一个入口,这是一种防御性的措施,全村是一个整体,高墙深院,以防异类入侵;对内,它又变成了一个开放系统,家家敞开大门,对来访的邻里作无声的欢迎。这种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古村落文化,正好与现代都市的对外开放、对内封闭形成鲜明的对照。

⑦凭着童年生活的经验,我知道,我随便走进哪一家敞开的大门,都会受到欢迎的。果然,当我走进一家的堂屋,一位约莫五十来岁的妇女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你好,你要点什么?”她问我。我这才依稀看清,这暗黑的堂屋中,靠墙有一排木架,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雕,也有一些瓷器。我本是一名古玩收藏者,免不了走近细看。我伸手拿下一块小的木雕看。“都是老东西。”女主人说,语气很肯定,似乎还含了一丝得意。“都是你们西递村的东西吗?”“多半是的。”

⑧我看着这些古老的木雕,有窗扉、檐马,还有门扇上的装饰画。立刻,一股凄凉的情绪在我心中流过。我感到,他们的老祖宗建造的西递村,将要在这一代人的手中毁灭了。祖宗们含辛rú苦,积攒银钱建造的那些画栋雕梁,门户窗牖,都被他们的后代一块块拆下来当做换钱的商品。这些历经cāng桑,经过数百年风雨的洗刷和烟火的熏炙却依然没有毁朽的木雕,横七竖八地躺在木架上,等待它们的买主。

⑨城里人来此寻根求源,赞叹这些老房子带给人们恬淡中和之美,但村里人却纷纷走向城市,他们不愿意活在陈旧的历史里,他们渴望现代都市的文明。

⑩离开西递村时,晚雨未停,抱村而流的溪水几欲平岸。我在那座牌坊下站了一会儿,看着它与风雨抗争的姿态,不由得又生出思考:这西递村在今天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取材于熊召政的同名文章)

1.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倾圮

(2)解释“饶舌”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含辛rú苦;cāng桑

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尾两段写雨,中间也写到雨,为全文营造出凄冷、压抑的气氛。

B.第⑤段中引用陶渊明和老子的话,批判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与嘈杂。

C.作者走进村入屋中,从女主人得意的语气中体会到老物件的珍贵价值。

D.文章在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中追问西递村存在的当下意义。

3.阅读全文,简要说明作者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

4.文章在开头、中间和结尾都写到了牌坊,请分别回答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7. 有人说,文学的意义在于让人“醒”,也有人说,文学的意义在于给人“梦”。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以小说《呐喊》或《边城》为例,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自圆其说。

8. 每天上下学时段,学校周围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非常多。有的家长把车停在校门口的主干道上,有的车辆在临时停车区域得留时间过长,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对此,校学生会拟邀请你写一篇广播稿,准备在即将召开的家长会上,向全体家长发出文明停车的倡议。要求:情理兼备,语言得体。

9. 日月淹久,春秋代序。如今又至七月,它牵起了你怎样的情思?请以“七月的遐思”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有意蕴,情感真挚。

10. 按要求作文。

“两弹元勋”于敏、“卫星之父”孙家栋、“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都曾隐姓埋名几十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有人这样评价他们:“半生功名赫赫,归来仍是无名。”

乡野田间,有人辛勤耕耘;城市工地,有人挥汗如雨;自习室内,有人埋首奋战……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无名的花,开满角落,散发着幽香;无名的人,头顶苍穹,努力地生活。”

你对“无名”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11. 按要求作文。

王义之在兰亭赏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感受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乐趣:王维在终南山中不问世事,自在而行,体悟了“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趣;苏轼在石钟山观水石吞吐,听万籁俱作,探寻到求真辨伪的理趣……古人登山临水,多有所得。

你在生活中一定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请以“山水间的别样趣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文档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北京的4、5月份是春光烂漫的时节,但同时也是杨柳飞絮期。这些杨柳飞絮个头儿不大,数量却不少,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北京园林局宣布,今年将综合治理30万株杨柳雌株。实际上,从2000年起,北京就开始专项治理杨柳飞絮。20年过去了,北京为何仍年年飞絮呢?据了解,北京市目前约有800万株杨树、柳树,仅北京城市规划建成区就有杨柳树雌株200万株。这些杨柳树大部分种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生长速度快、耐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