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内容
本指导书适用于两河口水电站初期导流洞I标工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衬砌施工。
二、施工方法
地下工程衬砌施工一般在不影响洞挖施工的情况下进行,遇到地质情况极差的地方应及时进行衬砌施工。衬砌施工采用先边墙、顶拱后底板的方案进行。洞身衬砌施工按8~10米设一施工缝。衬砌钢筋制作在钢筋加工厂进行,运到现场进行安装。本标地下工程衬砌施工采用常规组合钢模板、定型模板,支撑采用定型弧形钢桁架或钢模台车,支撑排架采用组合钢木桁架,模板校正、加工在加工厂进行,运到现场进行安装。地下工程衬砌施工的施工程序见流程图1
建基面验收
流 程 图 1
测量放样→施工缝、沉降缝处理→施工缝、沉降缝验收→清基→
模板验 收
←模板测量验收←模板制安←钢筋验收←钢筋制安←
钻孔验收
→浇砼→养护→拆模→养护→回填灌浆孔钻孔施工→
衬砌混凝土验收评定←灌浆验收←灌浆←
三、质量控制方法及质量标准
1、 施工缝处理作业指导书
施工缝采用人工凿毛,人工凿毛可在砼终凝后任何时间进行,标准为粗骨料外露1/3,冲洗干净。
2、清基施工
洞身衬砌清基施工一般在底板砼施工的情况下进行,边墙及顶拱采用高压风吹净即可。
1、建基面在开挖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清基作业。
2、建基面清基作业质量标准如下表:
表1
1 | 基础岩面 | |
(1) | 建基面 | 无松动岩石 |
(2) | 地表水和地下水 | 妥善引排或封堵 |
(3) | 岩面清洗 | 清洗洁净、无积水、无积渣、杂物 |
2 | 软基面 | |
(1) | 建基面 | 预留保护层已挖除,地质符合设计要求 |
(2) | 垫层铺填 | 符合设计要求 |
(3) | 基础面清理 | 无乱石、杂物,坑洞分层回填夯实 |
3、钢筋施工
钢筋安装施工前应将上一循环预插钢筋上所附砂浆清理干净,并对准备安装的钢筋除锈。
1、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仿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其偏差不得超过表的规定。
表2
项次 | 检测项目 | 允许偏差 | |
1 | 钢筋长度方向的偏差 | ±1/2净保护层厚 | |
2 | 同一排受力钢筋 间距的局部偏差 | 柱及梁 | ±0.5d |
板、墙 | ±0.1间距 | ||
3 | 同一排中分布钢筋间距的偏差 | ±0.1间距 | |
4 | 双排钢筋,其排与排间距的局部偏差 | ±0.1排距 | |
5 | 保护层厚度的局部偏差 | ±1/4净保护层厚 |
3、钢筋安装中交叉点的绑扎,对于Ⅰ、Ⅱ级钢筋,直径在16mm以上且不损伤钢筋截面时,可采用手工电弧进行点焊来代替,但必须采用细焊条、小电流进行焊接,并必须严加外观检查,钢筋不应有明显的咬边和裂纹出现。
4、为了保证砼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砼垫块。垫块应埋设铁丝并与钢筋扎紧。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在多排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撑以保证位置准确。
5、板内双向受力钢筋网,应将钢筋全部交叉点扎牢。柱与梁的钢筋,其主筋与箍筋的交叉点,在拐角处应全部扎牢,其中间部分可每隔一个交叉点扎一个。
6、安装后的钢筋,应有足够的刚度与稳定性。预制的弧形钢筋,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变形。
7、在钢筋架设完毕,未浇筑砼之前,须按照设计图纸和本规范的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出检查记录。检查合格的钢筋,如长期暴露,应在砼浇筑之前,按上述规定重新检查,合格后方能浇筑砼。
8、钢筋安装完毕后应对钢筋工程按“三检制”进行检查,由一检、二检进行初检,初检合格后,通知三检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三检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妥加保护,避免发生错动和变形。
9、在砼浇筑施工中,应安排值班人员经常检查钢筋架立位置,如发现变动应及时矫正。严禁为方便浇筑擅自移动或割除钢筋。
4、模板施工
a、模板的安装
(1)模板安装前,必须由测量队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弧形地方应多设控制点,以利于检查校正。
(2)作业队根据测量队所提供的测量放样单,进行施工模板放样。
(3)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与施工。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时的各种施工荷载。
(4)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
(5)支架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地基或老砼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尤其应防止斜撑滑动。
(6)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都必须设置内部撑杆或外部拉杆,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7)支架的立柱必须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且用撑拉杆固定,以确保稳定。
(8)模板安装和浇筑砼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9)模板的钢拉杆不应弯曲。伸出砼外露面的拉杆宜采用端部可拆卸的结构形式。拉杆与锚环的连接必须牢固。预埋在下层砼中的锚定件(螺栓、钢筋环等)在承受荷载时,必须有足够的锚固强度。
(10)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根据结构物的安全、运行条件、经济和美观等要求确定。
(11)模板与砼的接触面,以及各块模板接缝处,必须平整、密合,以保证砼表面的平整度和砼的密实性。在模板允许偏差范围内的细缝与小型预留孔洞必须用水泥纸或细木条封堵密实,以防漏浆。
(12)模板的面板应清理干净并涂脱模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砼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脱模剂。
(1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模板工程按“三检制”进行检查,由一检、二检进行初检,初检合格后,通知测量队对模板进行测量。根据测量队提供的模板测量单对模板进行校正,校正完毕后,一检、二检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三检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三检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
(14)在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表3
偏差项目 | 砼结构部位 | |||
外露表面 | 隐蔽内面 | |||
模板平整度 | 相邻两面板错台 | 2 | 5 | |
局部不平(用2米直尺检查) | 5 | 10 | ||
板面缝隙 | 2 | 2 | ||
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 | 外模板 | 0 -10 | 15 | |
内模板 | +10 0 | |||
结构物水平断面内部尺寸 | ±20 | |||
承重模板标高 | +5 0 | |||
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 | 中心线位置 | 5 | ||
截面内部尺寸 | +10 0 |
(1)砼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式及位置,使其与设计线的偏差不超过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绝对值的1.5倍,并每班做好记录。对承重模板,必须加强检查、维护;对重要部位的承重模板,还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监测。模板如有变形、位移,应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停止砼浇筑。
(3)砼浇筑过程中,应随时监视砼下料情况,不得过于靠近模板下料直接冲击模板;砼罐等机具不得撞击模板。
3、模板的拆除
(1)拆除模板的期限,应遵守以下规定:
a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25kgf/cm2以上,以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才能拆除。
b钢筋砼结构的承重模板,应在砼达到下表强度后(按砼设计标号的百分率计),才能拆除。
表4
顶拱模板 | |
跨度≤2m | 50% |
跨度2~8m | 70% |
跨度>8m | 100% |
(2)拆模时,应根据锚固情况,分批拆除锚固连件,以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5、混凝土施工
A、砼运输的基本要求
(1)拌合楼运往浇筑地点的砼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转运次数。
(2)选用的砼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应与拌合、浇筑强度、仓面具体情况相适应。
(3)运输过程中转料及卸料的砼最大自由下落高度应控制在2m以内。
(4)砼运输设备应密封、光洁,投运前应全面清洗和检修,砼装载、拖运方法及设备须经监理认可或批准。
(5)在任何情况下,严禁在运输途中向砼中加水,因故停歇过久,砼已严重泌水、干燥、骨料分离及坍落度发生过大变化。应当作废料处理。
B、砼水平运输
砼水平运输主要为砼料罐车。
C、砼垂直运输
(1)砼泵车、泵机泵送砼:用砼泵车、泵机泵送砼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砼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加外加剂,并应符合泵送的要求,进泵的坍落度一般宜在8~16cm之间。
b、最大骨料径应不大于导管管径的1/3,并不应有超径骨料进入砼泵。
c、安装导管前,应彻底清除管内污物及水泥砂浆,并用压力水冲洗。安装后要注意检查,防止漏浆。在泵送砼之前,应先在导管内通过水泥砂浆湿润泵管。
d、应保持泵送砼工作的连续性,如因故中断时,则应经常使砼泵转动,以免导管堵塞。在正常温度下,如间歇时间过久(超过45min),应将存留在导管内的砼排出,并加以清洗。
e、当泵送砼工作告一段落后,应及时用压力水将导管冲洗干净。
(2)溜槽运输砼
a、溜槽运输砼方式应尽量避免采用,在无其它垂直入仓手段或某些部位难以施工确实需要溜槽入仓时,需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b、采用溜槽施工时,溜槽的倾角不应大于45º,溜槽的下料口距仓面不应大于2m,溜槽中积料不允许用水冲料。
6、平仓振捣作业指导书
a.施工方法
混凝土入仓前,在仓面上铺设一层2~3cm厚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后进行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入仓后,为防止骨料的分离、堆积和初凝、应及时进行平仓振捣。平仓主要采用人工平仓法,用铁锹将堆积的骨料分散。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按同一方向插入下层混凝土,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及混凝土的密实。
b、技术要求
(1)进行平仓时,要将骨料分散均匀。特别是靠近模板、钢筋密集、水平止水、止浆片和预埋件部位,要送料填满,进行人工捣固以避免混凝土架空。
(2)浇入仓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有粗骨料堆积时,应均匀地分布于较多处,不得用砂浆覆盖。
(3)在有观测仪器埋设的部位,平仓时要防止仪器的位移和损坏。
(4)混凝土振捣应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为准。振捣器宜垂直插入混凝土中,两次插入混凝土中的间距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7、砼养护
a、养护与保护方法如下表:
表5
分 类 | 适 用(工作)条 件 | |
洒 水 | 人 工 | 浇洒半径5~6m,平面斜面均可 |
自 流 | 适用于斜坡面或侧面 | |
蓄 水 | 只适用于平面 | |
覆 盖 | 湿 砂 | 只适用于平面 |
草 帘 | 用水浇湿,平面、垂直面均可 |
d、技术要求
①、混凝土表面养护应在浇筑完毕后12~18小时后进行,在炎热和干燥气候下可适当提前。混凝土侧面养护在脱模后即可进行,洒水养护时要散洒均匀,以覆盖混凝土表面。当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洒水养护。
②、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重要部位和利用后期强度的混凝土, 养护时间不得小于28天, 养护期内,应使混凝土表面经常保持湿润,不得间断。
表6 混凝土养护时间
水 泥 品 种 | 养护时间(d) |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 14 |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 | 21 |
a、灌浆作业前20天,应编制灌浆工程施工作业计划,报监理中心审批。
b、回填灌浆应在衬砌砼达到70%强度后分序进行,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灌浆压力,灌浆压力控制在0.3Mpa~0.5Mpa。
c、回填灌浆钻孔布置和施工程序应按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
d、一般按设计要求在衬砌砼顶部120度范围内进行回填灌浆。
e、灌浆材料:一序孔、二序孔采用0.5:1.0~0.6:1.0水泥浆。空隙大的部位一序孔应灌注水泥砂浆。
e、回填灌浆钻孔施工过程中,一检、二检应在现场旁站,并对孔深、孔向、孔距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三检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三检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灌浆,灌浆过程中,一检、二检现场旁站,三检、监理工程师巡检。
表7
序号 | 检查项目 | 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 |
1 | 孔序 | 符合设计要求 |
2 | 孔位 | ±10cm |
3 | 孔斜 | 符合设计要求 |
4 | 孔径 | ≧38cm |
5 | 孔深 | 进入基岩10cm |
6 | 浆液变换和结束标准 | 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
7 | 灌浆压力 | 符合设计要求 |
8 | 抬动变形 | 不超过设计规定值 |
9 | 封孔 | 符合设计要求 |
10 | 灌浆记录 | 齐全、清晰、准确 |
施工测量放样
模板施工
预埋件埋设
止水设施安装
钢筋施工
缝面处理冲洗
验收、签证
砼运输、入仓
砼浇筑
养护
凿毛、缝面处理
复检单元评定
砼施工控制点参照表
表7
序号 | 控制环节 | 控制要点 | 责任人 | 主要控制内容 | 工作依据 | 工作见证 |
1 | 基础处理 | 开挖工序 | 专职质 检人员 | 检验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 | 图纸 规范 | 验收报告 |
2 | 砼施工 现场测量 | 现场测 量放样 | 测量队 | 高程、边线 | 同上 | 测量记录 |
3 | 钢筋安装 | 钢筋 | 专职质检人员、作业人员 | 钢筋加工 架立、焊接 | 同上 | 施工记录 质检记录 |
4 | 模板施工 | 模板 | 专职质检人员、作业人员 | 图纸、规范 | 同上 | 施工记录 质检记录 测量记录 |
5 | 预埋件施工 | 预埋件 | 同上 | 预埋件加工、埋设 | 同上 | 施工记录 质检记录 |
7 | 砼温控施工 | 温控 | 同上 | 洒水养护,保温护寒,一期通水冷却 | 规范及 设计要求 | 同上 |
8 | 砼施工缝处理 | 缝面 | 同上 | 层面凿毛、冲 洗 | 规范及 设计要求 | 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