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m ,使路面宽度比摊铺机两修边板间距少10c m 。
关模的纵向长度要根据捣实板与修边板末端的纵向距离来定。关模的纵向长度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外观质量。二是在作业前,将端头两侧切掉一块,尺寸同上。
(3)为保证机器顺利摊铺和机器安全,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将机架升高,提起侧模板、虚方板、振动棒和浮动板,手动退回到已做的混凝土路面中。后退距离不能小于2倍机身宽度。然后,沿施工方向自动前进,使捣实板刚走出端头端面时停止。两侧的操作人员用线锤顺着修边板与浮动板相交之处向下垂吊,看侧模板与浮动板是否能顺利放下。如果不能放下,则调节方向传感器,将机器重新退回调试,直到机器能全部放下为止。最后,再次将机器倒回,以方便机器或人工布料。
(4)当料卸下来以后,用装载机或挖掘机布料到接头处,然后由人工来补边角,并将距接头处2m 宽范围内的混凝土摊平,如图4所示,并保证高于路面3~5c m 。
图4 接头处布料示意图注意:在布料时,要保证距离端头3m 内的路面上干净无混凝土、石子等,否则将直接影响接头的平整度。
(5)当人工摊平完毕,并清扫机器即将就位的路
面后,机器方可自动前进,捣实板走出混凝土路面端面后停止。待两侧机手复测,确定机器能完全放下,并发出降机架指令后,主机手才试着下降机架。直到两侧可以挂上水平传感器,而成型模板又离路面有一定高度时,停止手动操作。
两侧机手挂上水平传感器。在挂水平传感器前,4个传感器均向逆时针方向摇两圈,使机架升高,略高于上一次摊铺高度约3mm 。主机手开启水平自动开关,并在振动棒接触到混凝土时开启振动棒开关和捣实板开关。待水平传感器处于中位后,若振动泵处于空振,则立即降下振动棒,使振动棒部分没入混凝土中,原地振动一会儿后,再选择摊铺速度前进。估计走过传力杆后,才将振动棒放下。当机器浮动板都走出混凝土路面后,放下浮动板,机器进入正常摊铺阶段。同时,两侧机手再挂上传感器,待指针处于中位后,放下两侧模板。当机器走出混凝土路面后,先慢慢顺时针调节后面两支腿的水平传感器,后调节前面两支腿的水平传感器,使机身逐渐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调节方向传感器,使之回到标准位置。
注意:在上一次摊铺结束后,均要仔细记下方向传感器和水平传感器的位置,以便下一次摊铺时作为参考基准。
(6)当机器摊铺过后,路面若有缺陷,人工再进行边角收平处理和接缝收平处理。最后用3m 宽的手工磨平器收平即可。收稿日期:1999203208
沥青混凝土路面纵缝摊铺施工工艺
陆 峰,吴志强
(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二处,湖北十堰 442000)
中图分类号:U 41610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033X (1999)0420047202
目前我国路面施工单位配置的摊铺设备,大多数
是最大摊铺宽度为12m 的摊铺机,而单向三车道、四车道路面宽度一般为14m 以上,如果用两台摊铺机进行热接缝施工或一台摊铺机进行冷接缝施工,总免不了出现纵向接缝的施工工艺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施工经验谈谈纵缝的摊铺工艺。1 纵缝热接施工工艺
纵缝为热缝时都是采用两台摊铺机呈阶梯形联合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的纵向熨平板相距4~6m 为宜。过近,运料汽车易发生刮碰前台摊铺机;过远,则前
台已摊的沥青混合料降温太快,不易整体碾压成型。纵
缝施工又根据控制摊铺机行走方式分两种情况。111 摊铺机并列施工
此种纵缝的施工方式适用于基层标高合格率较低,平整度均方差为115~210mm 。摊铺机布置如图1所示。
此时两台摊铺机的行走均采用两个纵坡传感器控制。其路中心基准线和路边缘基准线均采用直径4~5mm 的钢丝绳,每150~200m 段钢丝绳拉紧程度以其支撑杆间(10m )不产生挠度为准。中间铝合金托架为两
—
74—第16卷(总第81期)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199914
图1 摊铺机并列施工
台摊铺机共用的基准线。这三条基准线均平行于路面设计中心线。这种控制摊铺机行走的方式能保证摊铺沥青面设计高程及平整度;不足之处是附属人员较多。
(1)铝合金托架一般为10m 一段,需大量测量人员配合摊铺机作业;
(2)放铝合金托架的支点位置至少有10c m 宽的空间使沥青混凝土摊铺不到位,即纵缝需人工处理;人工修补用3m 直尺不断跟踪检查以保证其纵缝的纵横平整度,且人工处理纵缝时在已摊铺成型的沥青面上来回走动,破坏了原有的摊铺平面,也会对平整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种纵向接缝方式的优点是能较好地控制沥青面高程,特别是对于上基层高程和平整度较差的路段,仍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摊铺方式。112 摊铺机阶梯形施工
当基层的平整度均方差小于115mm ,其它设计指标也符合质量标准时,可采用下述纵缝方式施工,其摊铺机布置如图2所示
。
图2 摊铺机阶梯形施工
控制摊铺机行走的方式:以靠近路中心线一根拉紧的钢丝绳作为甲摊铺机行走的纵向基准线,与横坡传感器共同控制甲摊铺机作业。乙摊铺机在甲摊铺机后4~6m ,其左侧传感器接滑板并以甲摊铺机已摊铺的沥青面作为其纵向传感器的基准面,与横坡传感器共同控制摊铺机作业。其中,甲、乙摊铺机重叠部位应控制在10c m 以内,且重叠部位在摊铺时不应出现堆料现象,避免重叠的地方经过两次熨平板的压实,使纵缝处的压实度大于周围的压实度,再经压路机压实后在纵缝处出现向上凸的现象。
虽然热接纵缝经压路机碾压后,能使纵缝处密实,但仍会有一条明显的纵向线条,为了消除此纵向线条,在双钢轮压路机初压完成后,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由于胶轮压路机的特殊压实处理(搓揉)能使纵向线条变得不明显,外观与其两侧基本一致,同时在初压完成后及时用3m 直尺检查纵缝处的横坡。若纵缝向上凸,则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其上再碾压几遍;若向下凹,则从两侧向纵缝处碾压,尽量弥补纵缝的缺陷。在碾压补救的同时及时检查摊铺机的传感系统,并微调传感器,使摊铺面的横坡满足设计要求。2 纵向冷接缝的施工工艺
相对热接缝来说,冷接缝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一些,所用的机械设备、人力也少。按常规的摊铺方法,摊铺机摊铺一幅后,经碾压检验合格,再用3m 直尺检查其纵缝边缘,将不合格的沥青混凝土用切割机切除,且切面应平行于路面设计中心线。第二幅摊铺时应以第一幅摊铺面作为纵向基准线,另一个传感器为横坡传感器,共同控制摊铺机的行走。摊铺时应重叠5~10c m ,在碾压前人工将重叠的沥青混凝土铲除,并修补纵缝。碾压时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同时纵向碾压新铺层10~15c m ,并逐步移向新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碾压,最后再按相反的程序由新铺面层向已铺面层碾压,并移向已铺面层10~15c m ,充分将接缝处压实紧密,同时用3m 直尺检查其平整度。不合格的地方用人工筛细料补平,并且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 m 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宜留在车道区划线位置上。
以上介绍的主要是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纵缝处理。在铺中面层及表面层采用热接纵缝施工时,通常靠近路中心线的摊铺机,采用两个平衡基准梁控制摊铺机的行走,另一台摊铺机左侧传感器以前一台所摊铺的沥青面作为纵向基准线,靠路缘一侧的传感器采用平衡基准梁控制摊铺机行走,此时应用3m 直尺检查其纵向接缝,保证纵向平顺、横坡一致。碾压方式与前述相同。3 总结
用两台摊铺机纵向采用热接缝的方式,或一台摊铺机纵向采用冷接缝的方式,摊铺超宽沥青混凝土路面(大于12m )是结合目前设备情况采用的一种对策。它有两个不可避免的缺点:一是纵缝无论如何处理仍能出现痕迹;二是横向坡度不好控制,在纵缝处易出现
凸或凹的现象。
(但在施工中必须避免纵缝处出现凹的现象,以防止出现纵缝处纵向积水)从长远观点来讲,用大型摊铺机(摊铺宽度14m 以上)摊铺超宽路面是一种最佳的发展趋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纵缝缺陷的出现,使路面纵向顺直、横坡一致。
收稿日期:1999203204
—
84—V o l
.16(Sum .81) Roa d M a chine ry &C ons truc tion M e cha niza tion N o .4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