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研究
□彭静
摘要:当前,文化旅游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
的作用。“三农”问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结合农村的
实际情况,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总结了文化旅游产业助
推乡村振兴的措施。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4-0063-02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4;G127文献标志码:A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农村人口流失量大,所以发展农村经济刻不容缓。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缩小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差距,让旅游产业进入农村,能够有效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要保证各地农村旅游开发的差异性,千篇一律的景观不利于农村旅游业发展。1农村文化旅游的现状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但是农村文化旅游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将农村发展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项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鼓励企业、组织或者个人参与到农村建设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壮大农村建设队伍,改善了农村经济落后、青壮年人口流失、土特产滞销等问题。要着重改善农村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引导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利用农村的自然风景、特产等,带动农村的经济增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开发农田,提高农田种植技术,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将特产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千村千面。充分挖掘农村的潜力,提高农村的影响力,科学、合理地规划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展规模,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发展[1]。2文化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方式2.111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农村建设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文化旅游产业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农村旅游景点,村民要集体参与、积极配合,提高农村的知名度,寻找农村的特色,突出发展主线;制定合适的发展路线,打造特色农村,提升农村的知名度,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居民在长期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后,需要进行适当放松,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农家乐,感受城市中所没有的安静[2]。
由此可见,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了促进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农村的现状,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例如有些村落的山水风景比较好,有
些农村大规模种植的特产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可以吸
引游客前来参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211用文化带动经济增长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发展特色和发展历史,应结合农村的历史特点,赋予农村文化特色,用文化特色吸引人们。每个城市、每个农村都有自己的故事,结合农村的特点和文化特色,打造品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吸引消费者前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解决青壮年人口流失以及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可以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建厂,增加
就业岗位,实现农村青壮年人口回流,促进城市、农村的平衡发展。
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和保护制度,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农村建设中,为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很多农村与影视公司合作,提高了农村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且了解农村的现状,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例如《向往的生活》这一综艺节
目,从第1季开播以来就深受大众的喜爱,该节目每
季都选择在不同的农村,每一期都邀请不同的明星到
农村体验生活,大众也跟着明星的脚步开始关注农村的发展,甚至深入当地了解当地农村的情况,或者到当地旅游,体验农村的生活。
2.311精细化发展农村特色
农村发展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文化旅游产业建作者简介:彭静(1975—),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
//农经研究/63·
·
山西农经//2019年14期
不仅有序促进“共享农房”项目的发展,同时还起到了监督管理的作用。企业进一步提升了互联网的信息采集与传播功能,能够更详尽地采集城市消费者和闲置农房资源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整合信息并上传到平台上,认真处理线下反馈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为了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合肥三十岗地区优先选择了一批房源进行美化装修,使其具有一定经营业态和风格特色,以应对不同需求的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3发展“共享农房”模式的意义3.111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四赢”“共享农房”作为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产物,有利于、农民、企业和城市消费者“四赢”。通过利用农村闲置的住房资源,整合消费者与农户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
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对而言,“共享农房”模式以租赁方式转让农房的使用权,最大程度实现了闲置农房资源与城市需求的匹配,将不确定的流动性转化为稳定的联系,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对于农民而言,通过租赁将自身闲置的农房资源换成可靠的经济收益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企业则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供求双方,从中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对于城市消费者来说,他们可以享受独特的田园风光,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造农房,陶冶身心[3]。
3.211发展共享经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互联网时代创造了共享经济,共享经济衍生出了“共享农房”模式,发展“共享农房”又有助于拓宽共享经济的覆盖范围,所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共享农房”充分发挥了农村闲置住房的价值,通过转移
农房使用权,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除此之外,“共
享农房”还带动了农村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延长了
农业产业链。例如带动了休闲娱乐产业、旅游业等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当前,“共享农房”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前景良好,但是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设施等。应该鼓励城市资本与农村资源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城市消费者,更好地促进“共享农房”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灿.农村空置房利用与改造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7):53-54.
[2]付姓.土流网:让“地主”“房主”“玩主”共享乡村新农房[J ].农村经营管理,2018(5):45.
[3]刘薛.“分享经济”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2):9-10.设经验,但是不能完全复制。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每个地区的文化特色、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千村一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应该保留其独有的特色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4]。因此,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精细化,根据当地的实际,实施精细化管理,认真规划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农村旅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农村土特产的销量,解决农产品产量过剩和销售难的问题。精细化是指打造精品、拥有自身特色、找准自身定位,规划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及时调整发展策略,
改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建设高标准、高要求美丽乡村,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农村环境,才能吸引游客再次光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一种很好的推广方式,有利于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游客的观光效果和体验效果,满足游客的需求,使其在旅游过程中有所收获。旅游体验十分重要,农村旅游建设需要深入了解游客,然后尽可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通过各种娱乐设施以及活动等,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农村旅游产业的建设代表着农村经济一体化,需要农民遵循互惠互利的利益分享原则,不能出现恶意竞争、相互制约的现象。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各方人员需要积极配合,与农民达成共识,提升社会责任感,赢得集体的支持与理解,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欢迎各界人
士参与到农村经济建设中。
3结束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模式。不同的农村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以文化带动经济增长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建峰,张野.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模式研究[J ].甘肃农业,2019(2):34-36.
[2]李明.职业教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技术支撑研究[J ].现代商业,2018(15):122-123.
[3]李丹,申端锋.乡村旅游产业振兴的多元模式:回顾与前瞻[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36(1):54-59.
[4]卢可,马丽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85-87.
(上接第6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