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XXXX学校
设计色彩 课程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学校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 学时。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
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3XXXXXX学校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 课程性质与作用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 序号 | 前期课程名称 | 作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 |
| C1 职业基本能力-4 | 建筑设计素描 | 透视能力、造型能力、分析能力、 |
| 建筑速写 | 透视能力,结构造型,快速抓型 | |
| 序号 | 后续课程名称 | 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 |
| C1 职业基本能力-5 | 建筑手绘表现图 | 色彩表达能力、、色彩感觉能力、、色彩认识能力、 |
|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 色彩表达能力、色彩协调能力 | |
| 计算机PS后期处理 | 色彩基本应用能力、色彩空间透视 | |
| 3DS.MAX效果图 | 色彩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型材质体贴图、空间色彩透视 |
示范+现场指导的教学模式,再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学期授课计划。
(1)以实践、实作、讲解、示范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采用以量变为质变、简单过渡到复杂的续序渐变为引领。
(2)通过单元、模块教学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
(3)将该课程设计成以能力为核心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
5.1课程设置依据
通过对行业前期调研,专家后期讨论,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建筑趋势需要为导向,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5.2课程目标定位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在比较短时间内解决色彩的认识和基本应用,熟悉空间色彩表现的形态、色彩透视、色彩变化的调色规律,熟悉物象色彩规律的方法,熟悉室内外环境和不断变化的色彩的调合关系,掌握色彩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色彩在设计中的的应用形式。熟悉中外设计优秀作品的风格、流派等。
5.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以《设计色彩》书为蓝本,临摹世界大师优秀作品,临摹教师优秀作品,选择其它相关书籍内容作参照,选择风景,建筑、园林为对象作为设计色彩课程内容。
5.4课程项目设计(或学习情景设计等)
本课程教学讲授和实践相结合,采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写生相结合。
6.课程目标
6. 1知识目标
做到熟练运用色彩的变化规律真实地反映设计中的特定环境空间。能准确应用色彩表
设计意图。
6. 2能力目标
学生具备准确的色彩表达能力,色彩变化的分析能力与调和能力,培养眼(观察)、心(理解)手(表现)的综合能力和想象能力,能够完成较完整的设计色彩的效果图作品。
6.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色彩认识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品格与创作能力。
7.教学活动设计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工作任务 | 学习目标 | 教学活动设计 | 学时分配 |
| 1 | 建筑建筑设计色彩基础训练 | 1、讲建筑设计色彩关系及不同色彩的表现技法 2、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 1、熟悉建筑设计色彩绘画的相关工具 2、掌握建筑设计色彩基本表现技法 技能目标 1、掌握不同色彩,冷暖的表现方法 2、掌握同类色彩表现方法 素质目标 掌握建筑设计色彩的基本表现技法及审美规律 | 1、课程引入,提出本章节内容重难点 2、重难点讲解 3、教师进行示范操作 4、学生实践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总结交流 | 20学时 |
| 2 | 建筑建筑设计色彩原理 | 1、远境色彩透视的变化的规律 2、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 1、掌握远境色彩透视的变化规律 2、掌握远境色彩与建筑近境色彩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 1、能熟练的利用远境色彩透视、近境色彩变化关系绘制相关建筑场景 素质目标 掌握建筑物的色彩变化规律,并能熟练的绘制写生 | 1、课程引入,提出本章节内容重难点 2、重难点讲解 3、教师进行示范操作 4、学生实践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总结交流 | 20 |
| 3 | 建筑色彩变化规律 | 1、建筑色彩色调规律的把握 2、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 知识目标 1、建筑色彩色调规律和绘画要素 2、观察认识色彩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表现技法能力训练及对美感的进一步认识 技能目标 1、能熟练进行写生练习 2、能完成复杂建筑场景的写生 素质目标 寻求一个有感觉的形象,来展开观察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表现能力训练及对美感的进一步认识。 | 1、课程引入,提出本章节内容重难点 2、重难点讲解 3、教师进行示范操作 4、学生实践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总结交流 | 20 |
| 4 | 建筑素描绘图步骤 | 1、建筑色彩色调中不同对象笔触的表达 2、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色彩色调的绘图步骤 2、掌握建筑色彩色调中不同对象的色彩表现 技能目标 1、色彩调和的应用。 2、掌握色彩的笔触表现 素质目标 掌握不同建筑色彩的变化及环境整个作图过程,并能完成绘画。 | 1、课程引入,提出本章节内容重难点 2、重难点讲解 3、教师进行示范操作 4、学生实践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总结交流 | 20 |
| 学时分配 | |||||
| 20学时 | |||||
| 20 |
8. 1教材
建筑水彩表现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周宏智-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清华大学广义建筑学系列教材。
8. 2教学方法
以实践、实作、讲解、示范为主要教学模式。
8. 3课程考核
(1)本课程采用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2)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组成,
(3)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能目标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40%,
(4)期末考查占60%。平时作业和期末命题,以随堂考试方式。
8. 4教学资源
设计色彩相关画图集;设计色彩的专业参考书;各大设计色彩微信群、学习网站。
9.课程评价
9.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结合督导组、学生信息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9.2 本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当综合课堂教学日志、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和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交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9.3本课程标准由教研室组织校内外专家定期进行评价,通过对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10.附加说明
10.1 本标准制订人:
10.2 本标准专业审核人:
10.3 本标准系部审核人:
10.4 本标准批准人:
10.5 本标准于2019年2月29日批准并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