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升初大联盟语文古诗词积累和运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22:20
文档

小升初大联盟语文古诗词积累和运用

一、课文回顾诗歌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凝练,音韵的优美;诗歌还蕴涵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今天来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要点。二、同步典例分析例题1: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结合古诗,理解下列词语。发生:花重:俱:2、《春夜喜雨》是一首()诗,它的作者是代的,他写的诗还有《》《》等。3、现在人们常用诗中的名句“”来形容默默奉
推荐度:
导读一、课文回顾诗歌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凝练,音韵的优美;诗歌还蕴涵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今天来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要点。二、同步典例分析例题1: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结合古诗,理解下列词语。发生:花重:俱:2、《春夜喜雨》是一首()诗,它的作者是代的,他写的诗还有《》《》等。3、现在人们常用诗中的名句“”来形容默默奉


一、课文回顾

诗歌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凝练,音韵的优美;诗歌还蕴涵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今天来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要点。

二、同步典例分析

例题1: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结合古诗,理解下列词语。

发生:                    花重:                 俱:                

2、《春夜喜雨》是一首(         )诗,它的作者是        代的        ,他写的诗还有《        》《        》等。

3、现在人们常用诗中的名句“                   ”来形容默默奉献的人。

 

 参:1.发生:萌发生长。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俱:都 2.五言律诗;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畔独步寻花》。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知识链接

1、诗歌的起源: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2、诗歌的分类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1)中国古代诗歌:

1)、按音律分: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涵盖;发展轨迹)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长调:91字以上。

◎中调:59—90字。

◎小令:58字以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特点是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

(2)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四、学法初步提炼

一、专题精讲       

例题1: 请在横线上补充诗句。

(1)             ,桃花流水鳜鱼肥。

(2)                 ,明月何时照我还。

(3)死去元知万事空    ,             。

(4)南朝四百八十寺    ,            。

思路点拨:补充诗句是检测古诗积累的常见题型。它的难度在于必须要有较大的古诗阅读量、 记忆量。此类题通常涉及的大都是一些名家诗文中的名句,做此类题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张冠李戴, 丢字落字,写错别字。只要平时学习中加以认真地积累,就能较好地完成。    

参:(1)西塞山前白鹭飞(2)春风又绿江南岸 (3)但悲不见九州同(4)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按要求默写诗句。(2010年大联盟)

①《春夜喜雨》中表现雨后万紫千红的情景的诗句是         ,            。

②《芙蓉楼送辛渐》表达诗人内心高尚纯洁的诗句是         ,            。

③《江畔独步寻花》表过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的诗句是        ,          。

思路点拨:此题属于古诗积累的试题,但它同时包含了对诗文的理解。在做题时,我们要回忆、背诵所学古诗,并对内容进行理解,然后准确填空。

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二、学法提炼

1、专题概述:关于古诗文积累的检测也是当前各地各类学校考试命题的一个热点。由于古诗文的数量、篇目、种类的丰富性,关于古诗文积累的考题也多种多样。无论题型如何变换,关键在于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去学习、积累古诗文。

2、常见题型

①根据提示补充上下句的诗句;

②按要求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默写诗句;

③根据事物、情感等的类别填写诗句。

3、答题思路

学生除了积累课本上的古诗外,还要积累日积月累和《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70首古诗,并能在平时的积累中把古诗进行分类识记理解。

①从写景、写事、按季节、按动植物,按表达情感等进行分类积累。

②读准字音,识记重点词的字义,读懂诗句的原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能背诵推荐诗文。

③做此类题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张冠李戴, 丢字落字,写错别字。

                                                  

三、专题过关

检测题1: 根据提示补充下面名句。

(1)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必有我师焉。(《论语》)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检测题2:把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           杨万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秋           杜牧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冬           王安石

检测题3: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检测题4:按要求写句子。

(1)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绘早春景色的诗句是              。

(2)描写汉朝大将军李广的神力与箭法精熟的诗句                  。     

(3)李贺在《马》一诗中抒发了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情怀是                      。  

(4)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一句话是                       。

检测题5: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请从下面几种事物中任选三种各写一句诗)

A.庐山 B.柳树 C.小草 D.春雨 E.西湖 F.梅花

(1)                                                                            

(2)                                                                            

(3)                                                                            

                                  

                                                                                                                                            

一、专题精讲

例题1: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1、《文心雕龙》中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2、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写节日的名句:如王安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写春节的;皮日休的“玉颗珊珊下月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写中秋节的。

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子期与伯牙的心灵相通;“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一人”读书的心不在焉。

思路点拨:补充诗句、文言文是检测古诗积累最常见题型。能力层级为A级,它的难度在于必须要有较大的古诗、阅读量、记忆量。此类题通常涉及的大都是一些名家诗文中的名句。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写诗句重点考察对古诗的积累、提取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除了积累课本上的古诗外,还要积累日积月累和《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70首古诗,并能在平时的积累中把古诗进行分类识记理解。 

参:1、观千剑而后识器,绝知此事要躬行;2、千门万户曈曈日,殿前拾得露华新;3、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例题2:根据要求写诗句。

(1)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有:                                                                           

(2)描写送别情景的有:                                                                                 

(3)描写将士边疆生活的有:                                                                          

(4)描写月亮的有: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情况。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写诗句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题型,重点考查对古诗的积累、提取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积累古诗,除课本上的古诗外,《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70首古诗一定要能默写出来,尤其是名句。同时在平时的积累过程中要把古诗分类识记理解,这样完成此类考题就得心应手了。    

参:(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即飞雪。(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例题3:根据情境填空。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      的诗句“    ,              。”来教导我们。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      朝诗人王维的《    》中的诗句“    ,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   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4)用一句古诗文中的句子劝说你的朋友要谦虚,别骄傲“                ,                     。”

思路点拨:古诗文名句语言精练,抒情表意非常生动、巧妙,如果我们在说话、写作时恰当引用,不仅会使语言变得生动,而且在表达意思、抒发感情上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完成本题,主要是结合提供的语境去分析、选择、运用我们掌握的古诗文名句。    

参:(1)李绅 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2)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 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4)满招损谦受益

二、学法提炼

1、专题概述: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古诗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文学修养。在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古诗词学习习惯,倡导“理解胜于机械”的理念。只有理解读懂诗句的原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2、常见题型

①根据情景填写诗句;

②按要求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默写诗句;

③判断诗句运用是否准确。

3、答题思路:在平时的学习中如何积累和理解古诗词?

一、从常规上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习惯 

 1.重视诵读教学,以读促学。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学习古诗词,必须尊重和继承的基本规律就是诵读。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可见古诗词诵读对加强感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遵循记忆规律,科学记诵古诗词。 

   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期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说,要想记准、记牢、记久古诗词,必须不断“温故”,“学而时习之”。不要把教学目标的实现全部寄托在古诗词记诵的当时、当堂或当天就让学生达到一种什么什么样的程度,这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规律的。古诗词的记诵、理解应贯穿在一段时间,甚至可以是整个学期,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反复诵读,在不知不觉中熟记古诗词,并加深对古诗词的感知和理解。

二、借助有效资源,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发动学生到图书室里看看报刊杂志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辛弃疾……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可以查到的,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理解诗句 

     课本中所选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练,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 

     1.释。如:(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歌伎。(2)宦游人:出门求官之人。 

     2.补。如:(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与君离别意(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现在)同是宦游人。 

    3.调。如:(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遥望您去蜀州时将经过的五个渡口,那里关山重重,烟雾迷蒙,我实在为你担心。

    4.想。如,海日生残夜:黑夜尚未散尽,一轮红日就从大海中冉冉升起。[先译后联想]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了黑暗,放出万道霞光。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多么令人鼓舞的一幅画呀! 

    5.品。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品]这句诗有三层境界,“孤帆”一层,“远影”一层,“碧空尽”又一层。①老朋友孟浩然坐船走了,渐渐地,连他的船也望不见了,只能望见孤帆一片,李白还在岸上望着。②直到孤帆也看不见了,只看见隐隐约约的帆影,李白还在岸上望着。③最后连帆影也在碧空里消失了,李白还在岸上望着,只看见长江默默无语地在天边流着。这是多么深厚、多么感人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总之,在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古诗词学习习惯,倡导“理解胜于机械”的理念。

三、专题过关

1.按要求填空。

(1) 大学问家朱熹的两句诗可以用来形象地表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2)《长歌行》中的这四句诗可以用来归纳朱自清《匆匆》一文的主题:                          

                                  。

(3)在我国古代,描写景物的诗句很多,而且诗人往往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例如,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就表现了他   的心情;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李白就写下了 “ 

       ,          。”这样的千古名句。

(4)我国的古诗作品非常多,其中也不乏充满哲理的诗句。如陆游的“           ,       。”就说明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亲自实践这一道理。

2.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 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 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

3、将下列诗句运用到语境中去。(只填序号)

A.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几处暖莺争早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E.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F.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G.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①来到浙江安吉天荒坪,漫步于山间小路,抬头一看,在高高的山间散布着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是“(   )”的意境。

②张老师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于年轻小伙子,怪不得大家说他“(    )”。

③春天的一个夜晚,当我正在看书的时候,忽然听见窗外雨声沙沙。啊,下雨了,真是“(    )”呀!

④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    )”,在“柳浪闻莺”,我们会看到“(    )”的情景。游程中即便遇雨也不必扫兴,苏轼早就说过“(    )”。难怪来过杭州,游过西湖的人有会发出白居易那样的感叹——“(    )” 

4、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

(1)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要人才。清朝龚自珍的诗句                ,              就表达了选择人才的重要性。

(2)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                感觉到伯牙的消极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                   ,                 我们却能感觉王勃的乐观态度。

(3)判断对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仙杜甫写的一首七律,这首诗被称作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        ;《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        (   2分)

(5)“横眉冷对千夫指,                  是鲁迅先生精神的写照,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身,被誉为“             ”。他的原名         ,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              》(4分)

(6)一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旁观者清。”诗人苏轼的名句“              ,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3分)

学法升华

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诗歌的分类:

(1)中国古代诗歌:

1)、按音律分: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涵盖;发展轨迹)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长调:91字以上。

◎中调:59—90字。

◎小令:58字以内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特点是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二、本节课总结出的答题方法有哪些?

1、我学习到了一些积累古诗的方法:

①从写景、写事、按季节、按动植物,按表达情感等进行分类积累。

②读准字音,识记重点词的字义,读懂诗句的原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能背诵推荐诗文。

③做此类题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张冠李戴, 丢字落字,写错别字。

④重视诵读教学,以读促学。 

⑤遵循记忆规律,科学记诵古诗词

2、 在平时的学习中如何理解古诗词?

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 

课后作业

一、下面这首怪体诗如何读?

 龙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二、按要求填空。(古诗理解与运用)

1.当谈及亲友,论以人品清廉正直时,我们很自然地想到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名句“               ,                  。”

2.王维的《鸟鸣涧》中,最能写出山涧静谧的诗句是“                ,               。”

3.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写蝴蝶戏舞,鸟儿鸣啼的诗句是“                      ,           。”

4.于谦的《石灰吟》中,作者借咏石灰,表现自己不怕牺牲,坚贞不屈,要永留高洁品质在人间的诗句是“                       ,                      。”

5.郑燮在《竹石》中,作者借咏竹子,表现不屈不挠,刚毅,不随波逐流的诗句是“                 ,                     。”

6.国家要富强,重要的是依靠人才,因此,龚自珍建议要“                  ,             。”

7.苏轼的《浣溪沙》中表达作者乐观,奋发向上的诗句是“                  ,                  ,            。”

8.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作者把美人流动的眼波,把山比作蹙起的眉毛的诗句是

“                          ,                         。”

9.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          。” 常用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0.《长歌行》中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白白叹息的诗句是“                    ,                    。”

11.的《卜算子.咏梅》词中表现自然界季节变化规律的诗句是“                      ,                    。”

12.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宋代诗人王安石就用“                   

,               。”这个诗句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待到山花烂漫时,                         。

2、                         ,便下襄阳下洛阳。

3、问渠那得清如许,                         。

4、五岭逶迤腾细浪,                         。                         

5、                         ,万里长征人未还。

6、世事洞明皆学问,                        。                          

7、                         ,大渡桥横铁索寒。

8、                         ,犹有花枝俏。

9、却看妻子愁何在,                         。

10、昔我往矣,                         。 

参:

                              古诗积累专题过关

1、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2)三人行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春蚕到死丝方尽 (5)落红不是无情物。   2、略 3、D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略  

古诗运用专题过关

参:1.(1)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轻舟已过万重山。愉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D  3.BCEFDGA4.(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ⅹ ⅹ (4)词牌名 曲牌名 (5)俯首甘为孺子牛    “民族魂”    周树人    《狂人日记》

(6)当局者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后作业

参:一.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

二.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8。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1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1.她在丛中笑2. 即从巴峡穿巫峡3.为有源头活水来4.乌蒙磅礴走泥丸5.秦时明月汉时关6.人情练达即文章7.金沙水拍云崖暖8.已是悬崖百丈冰9.漫卷诗书喜欲狂10.杨柳依依

文档

小升初大联盟语文古诗词积累和运用

一、课文回顾诗歌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凝练,音韵的优美;诗歌还蕴涵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今天来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要点。二、同步典例分析例题1: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结合古诗,理解下列词语。发生:花重:俱:2、《春夜喜雨》是一首()诗,它的作者是代的,他写的诗还有《》《》等。3、现在人们常用诗中的名句“”来形容默默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