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支架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淮海变电项目部
二0一0年五月二十二日
1. 目的
指导淮北110kV淮海变电站电缆支架施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淮北110kV淮海变电站电缆支架施工。
3. 编制依据
3.1. 相关设计施工图;
3.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1999);
3.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2002);
3.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3.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6. 《200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 作业条件和准备
4.1. 作业条件
土建部分经验收合格,具备施工条件。安装工作中所需要的材料均已到达现场,所使用材料的质量、规格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
4.2. 作业准备
4.2.1. 人员准备
技术员(一名),安全员(一名),中级工(一名),初级工(两名),力工(若干名。
4.2.2. 工器具准备
电焊机(一台),大锤一把,卷尺一把,水平尺一把(明接地用),角尺一把,无齿锯(一台),水平仪(一台)。
4.2.3. 技术和材料准备
1. 图纸会检。
2.予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
3.电缆沟抹面工作已结束。
4.建筑垃圾已清理干净。
5.电缆沟排水畅通。
5. 作业程序、方法及要求
5.1. 安装支架
5.1.1. 安装支架前,先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预埋铁件的位置、数量及其牢固性,预埋铁件如有遗漏,可使用射入射钉螺栓,或使用膨胀螺栓,以固定电缆支架。
5.1.2. 按设计间距尺寸在予埋扁钢上划出支架布置点,支架间隔误差不应大30mm。
5.1.3. 以不超过20m为一间隔先安装首尾两个支架,然后最上层拉一水平直线,以此线为标准,点焊固定中间支架。
5.1.4. 用线垂、水平尺或拉线调整支架垂直度、水平度。各支架同层横档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左右偏差不大于5mm。
5.1.5. 支架调整好后,满焊固定(注意防止支架变形)。
5.2. 支架安装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5.2.1. 在有坡度的构筑物上安装的支架,应与构筑物同坡度。
5.2.2. 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地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尺寸 要求,无设计时不宜小于下列数值:
敷 设 方 式 | 电缆隧道及夹层 (mm) | 电缆沟(mm) |
最上层至沟顶或楼板 | 300-350 | 150-200 |
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 | 100-150 | 50-100 |
5.2.4. 按设计图纸装设支架后,要组织有经验的电缆专业人员进行全面复查,以便根据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确定在盘下、沟道交叉口等处是否需要补添零星支、吊架。
5.2.5. 清理焊渣,焊接后漆层被破坏处刷二次油漆,油漆应涂刷完整、均匀。
6. 质量控制要求:
6.1. 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中关于电缆施工中的相关检评标准
6.2. 根据《电气装置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中第四章关于电缆支架的配置与安装的相关内容。
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1. 危险点分析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险因素 | 可能导致 的事故 | 采取措施 |
1 | 支架安装 | 未正确使用工器具 | 挤伤、檫伤 | 熟悉操作规程、安规,交底,现场监督 |
2 | 施工用电 | 漏电保护失灵、误操作 | 触电、人员伤亡 | 定期校验漏电保护专业人员操作 |
3 | 焊接、切割作业 | 误操作、安全距离不够、未正确配备防护用品 | 电弧灼伤,火灾、爆炸 | 专业人员操作,保持安全距离,配备灭火器 |
4 | 四口、五临边 | 现场空洞未封堵 | 人员伤亡 | 施工前认真检查现场 |
5 | 高空作业 | 作业平面不合格,未正确配备防护用品 | 高空坠落、人员伤亡 | 严格按安规设置安全措施,保持精力集中 |
7.2.1. 施工区域实行项目负责制,明确项目施工负责人。
7.2.2. 所使用的工器具分类存放,排列整齐。
7.2.3. 在施工区域设置施工废物箱,将施工垃圾放入废物箱中。
7.2.4. 施工废料和施工区域应有专人清理,做到 “一日一清、一日一净”。
7.3. 环境保护
序号 | 作业活动 | 环境因素、影响 | 采取措施 |
1 | 接地干线弯制 | 产生的废铁件 | 及时收集并放入垃圾箱中 |
2 | 接地干线连接 | 产生的废焊条头 | 及时收集并放入垃圾箱中 |
3 | 电缆支架焊接时 | 产生的废焊条头 | 及时收集并放入垃圾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