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述
2. 目的
3. 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4. 质量风险管理小组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5. 风险识别
6. 风险分析及评价标准
7. 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
8. 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9.风险评估报告审批1. 概述
制剂二楼现有大蜜丸、小蜜丸、水丸、浓缩丸、糊丸共线生产,布局于同一生产区域,现共线生产麻仁丸等15个品种。多品种在同一生产线生产,部分设备共用,且在同一洁净区内,存在交叉污染、混淆等风险。
1.1共线产品情况
1.2共线设备情况
2.目的
通过质量风险分析,发现风险点,评估风险,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达到多品种共线生产时避免交叉污染、混淆等风险的发生。
3. 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3.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3.2 2010版GMP实施指南
3.3 《质量风险管理规程》(MS 09-033)
4.质量风险管理小组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5.风险识别
德信诚培训网Array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www.55top.com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网
6. 风险分析及评价标准 6.1风险分析
根据公司的《质量风险管理规程》要求和规定的方法,对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6.1.1按严重程度分类,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主要针对可能危害产品质量、患者健康及数据完整性的影响。 严重程度(S):分为四个等级,如下:
6.1.2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程度划分:根据所评估风险项目的复杂性知识或其他目标数据,可获得可能性的数值。 可能性程度(P):分为四个等级,如下:
德信诚培训网
6.1.3可检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定义如下:
6.2风险评价标准
通过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可检测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采用RPN (风险优先系数)进行计算,将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三种因素的分值相乘获得风险优先系数(RPN=S ×P ×D)。
德信诚培训网
7.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
7.1风险评估结果
德信诚培训网
7.2风险应对措施
德信诚培训网
7.3风险应对措施执行情况
8.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组长/日期:9.风险评估报告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