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坑结构分析计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15:16
文档

基坑结构分析计算

第二部分基坑结构分析计算说明一、计算内容1.钻孔灌注桩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及变形计算2.坑底土体抗隆起稳定验算3.基坑整体稳定验算4.坑内支撑系统的内力变形及稳定计算二、围护布置及计算参数取值说明根据基岩深度及具体布置不同,将整个基坑分为两个区域(具体见围护桩平面图),坑底标高分别为-10.350和-12.250,采用混凝土支撑,围护桩采用Φ800@1000及Φ900@1050的钻孔灌注桩,桩后采用Φ600@450双排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影响基坑开挖土体分别为1-1杂填土、1-2有机质填土、2粘
推荐度:
导读第二部分基坑结构分析计算说明一、计算内容1.钻孔灌注桩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及变形计算2.坑底土体抗隆起稳定验算3.基坑整体稳定验算4.坑内支撑系统的内力变形及稳定计算二、围护布置及计算参数取值说明根据基岩深度及具体布置不同,将整个基坑分为两个区域(具体见围护桩平面图),坑底标高分别为-10.350和-12.250,采用混凝土支撑,围护桩采用Φ800@1000及Φ900@1050的钻孔灌注桩,桩后采用Φ600@450双排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影响基坑开挖土体分别为1-1杂填土、1-2有机质填土、2粘
第二部分        基坑结构分析计算说明

一、计算内容

1.钻孔灌注桩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及变形计算

2.坑底土体抗隆起稳定验算

3.基坑整体稳定验算

4.坑内支撑系统的内力变形及稳定计算

二、围护布置及计算参数取值说明

根据基岩深度及具体布置不同,将整个基坑分为两个区域(具体见围护桩平面图),坑底标高分别为-10.350和-12.250,采用混凝土支撑,围护桩采用Φ800@1000及Φ900@1050的钻孔灌注桩,桩后采用Φ600@450双排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

影响基坑开挖土体分别为1-1杂填土、1-2有机质填土、2粘质粉土、3-1淤泥质粉质粘土、3-2层状粉质粘土、3-3淤泥质粘土。考虑地表超载15KPa。围护桩内力及变形采用较为广泛的m法进行计算。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并结合已有经验,决定采用土体强度参数指标如表三,计算时超载采用15kPa。

表三  计算采用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层号土层天然密度γ(kN/m3)

粘聚力c

(kPa)

内摩擦角ψ(0)

m值

(kN/m4)

1-1杂填土19.30151500
1-2有机质填土16.80101500
2粘质粉土18.712214500
3-1淤泥质粉质粘土17.31281500
3-2层状粉质粘土18.320153500
3-3淤泥质粘土16.915101500
一、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及稳定性分析

采用了应用较为广泛的m法进行计算,采用水土分算。考虑地表超载20kPa,坑外地下水位为6.000m。

计算共分五种工况:

工况一:土体开挖到第一道支撑底部;

工况二:第一道支撑砼强度达到70%后,土体开挖到第二道支撑底部;

工况三:第二道支撑做好,土体开挖到基坑底部;

工况四: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底板周围与围护桩之间毛石砼强度达到70%后,第二道支撑拆除;

工况五:箱涵顶板施工完毕,侧板周围与围护桩之间土方回填至第一道支撑底部后,第一道支撑拆除。

1、区域Ⅰ:

为坑底标高为-7.410所在区域。

A、围护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

计算时采用钻孔Zk20,Zk23作为典型地质剖面,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计算结果工况一工况二工况三工况四工况五
Zk20最大弯距

(kN·m / m)

-167.157534.3335.080542.798525.986
最大弯距距桩顶(m)

5.304.507.007.504.50
支撑1轴力

(kN / m)

-231.950-213.287-229.8
支撑2轴力

(kN / m)

-228.456
最大位移(mm)

14.55422.26926.11126.47026.448
Zk23最大弯距

(kN·m / m)

-166.362540.580603.612593.534593.779
最大弯距距桩顶(m)

5.304.507.507.507.50
支撑1轴力

(kN / m)

-233.162-208.733-227.451
支撑2轴力

(kN / m)

-265.162
最大位移(mm)

14.00222.76127.85028.028.079
B、抗隆起验算

抗隆起安全系k数公式为:

其中            

                

式中         D——桩体入土深度;

            H——基坑开挖深度,m;

        、—墙体外侧及坑底土体天然重度,kN/m3;

             q —地面超载,kN/m3;

             Nc、Nq—地基承载力系数。

注:上式中的c、均为桩底土的c、值

桩底土为粉质粘土,计算时取c = 35kPa, =150,

得Nq = 18.4,Nc = 30.1

代入计算可得到:

钻孔号ZK20ZK23
安全系数9.109.11
满足要求。

C、抗管涌稳定性验算

坑底土体抗渗流或管涌稳定性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Gs —土的颗粒密度;

e —土的孔隙比;

i —坑底土的水力坡度;

Ks—抗渗流或管涌稳定性系数。

通过计算可得:

钻孔号ZK20ZK23
安全系数1.9401.942
满足要求。

D、整体滑动验算

采用Bishop圆弧法验算围护结构整体稳定性,经计算可得:

钻孔号Zk20Zk23
安全系数1.451.42
满足要求。

2、区域Ⅱ:

二、施工监测及应急措施

为利于基坑施工,应做好纵横向明沟及集水坑排水措施;坑周围严禁大量堆载,荷载应控制在15KN/m2以内;为确保围护结构的安全施工,必须对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内部结构回筑过程进行施工监测,监测内容包括:

 ①围护结构压顶梁位移,最大侧向位移警戒值为4cm,单天最大侧向位移不超过3mm/天,变化速率为3mm/天;

 ②房屋、道路及管线的垂直和水平位移;

 ③砼支撑内力;

④支撑竖向位移;

热力管、煤气管专门监测

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上述指标超过设计和施工要求,必须立即采用以下措施,以确保围护结构的安全:

1如发生支撑内力过大,则必须予以加固或增设钢管支撑或斜撑;

2有条件进行坑外卸土;

被动区地基加固。

文档

基坑结构分析计算

第二部分基坑结构分析计算说明一、计算内容1.钻孔灌注桩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及变形计算2.坑底土体抗隆起稳定验算3.基坑整体稳定验算4.坑内支撑系统的内力变形及稳定计算二、围护布置及计算参数取值说明根据基岩深度及具体布置不同,将整个基坑分为两个区域(具体见围护桩平面图),坑底标高分别为-10.350和-12.250,采用混凝土支撑,围护桩采用Φ800@1000及Φ900@1050的钻孔灌注桩,桩后采用Φ600@450双排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影响基坑开挖土体分别为1-1杂填土、1-2有机质填土、2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