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指导思想
学校领导办学思想端正,教育教学工作均能体现素质教育;不举办复读班,不招收复读生。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重视劳动基地建设;组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安排落实。
三、学校工作计划
各项工作计划安排体现“五育并举”的精神;计划目的明确,可行性强;措施得力,导向性强,效果良好。
四、面向全体学生
合理安排师资、班主任,不分快慢班,不办重点班;对差生转化工作有措施,专人负责,效果明显;积极开展教改试验,改进教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五、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
学校重视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学生和教师明确在义务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辍学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六、执行教学计划
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
七、制止“三乱”
学校无乱收费现象;无硬性摊派练习题,复习资料;无行业不正之风。
八、在校生年巩固率
在校生年巩固率d为98%以上。
优d≥98% 良95%≤d≤98%
中90%≤d≤95% 差d<90%
九、学生按时毕业率
学生按时毕业率d达90%以上。
优d≥90% 良80%≤d≤90%
中60%≤d<80% 差d<60%
十、领导作风
领导班子分工合理,团结协作;领导成员以身作则,勤政廉洁;依法治校,办事效率高。
十一、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健全,可行;信息反馈畅通、迅速;处理解决问题及时。
十二、档案管理
档案材料规范,齐全,专人负责。
学籍管理清楚、真实。
档案资料查找方便。
十三、党支部、教代会作用
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突出。
教代会制度健全。
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十四、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经常对教职工进行道德教育。
教师模范执行《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学校无体罚学生现象。 ]
十五、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修、培训有计划、有措施。
鼓励和支持教师业务进修。
教师学历达标率逐年提高。
十六、岗位责任制
学校实行岗位责任制。
对教职工德、能、勤、绩有健全的考核制度;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十七、关心教职工生活
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教职工。
民办教师按评定职称发放工资。
教师的住房、医疗、退休等解决得好。
十八、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工作组织健全,校长负责。
形成了由党支部、团队、班主任、政治教师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和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十九、德育工作制度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落实,执行严格。
重视德育阵地建设,内容充实,教育效果好。
二十、德育考核
学校建立了德育考核制度,定期检查。
建立考核档案,作为评选三好学生,表彰优秀班集体的依据。二十一、德育活动
学校坚持“两史一情”教育。
坚持“升降国旗”、唱国歌制度。”
多渠道、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和集体主义教育。
二十二、教学过程管理
坚持领导听课制度;教导处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情况,不断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二十三、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总量8小时。
非住校生家庭作业不超过1.5小时;无加班加点现象。
二十四、教研活动
教研组织健全,坚持集体备课;各教研组活动每周不少于一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定期举办经验交流。
二十五、仪器设备利用率
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管理有序。
教师坚持做好演示试验。
电教器材利用率在95%以上。
理化生实验课全部开齐。
阅览室定期向师生开放。
二十六、课外活动
学校有课外活动安排。
各种课外小组活动经常化。
课外活动内容、时间、地点、辅导教师四落实。
二十七、体育工作
按大纲要求上好体育课,严格执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坚持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
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田径运动会。
二十八、学校卫生
学生健康档案齐全。
定期进行体检、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教育;注意发挥卫生监督作用,指导学生正确用脑、用眼。
二十九、后勤服务
合理使用学校经费,有计划地更新教学设备和维修校舍,学校无危房。积极做好教学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供应,服务教学。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无重大事故发生。
三十、勤工俭学
办学校办工厂(场),逐年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师生福利和办学条件。
三十一、校容校貌
校园环境优美,学生宿舍整洁。
师生食堂卫生、实惠,师生满意。
三十二、审美能力
学生对自然、艺术、社会思想行为有初步鉴赏能力,注意做到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学校校园墙壁、厕所无乱涂乱写现象。
三十三、个性特长
毕业班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一种乐器和基本绘画技能;积极参加课外小组,并在市县级艺术奖竞赛中,取得优良成绩。
三十四、劳动观念
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尊重劳动人民。
三十五、劳动技能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较好的总结;毕业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劳动基础知识和劳动技能。
三十六、学校办学具有一定特色。
三十七、班子配备
按要求设置机构,人员配备合理、精干。
班子优化组合,年龄、学历、专业搭配合理。主要领导受过市地以上业务培训。
三十八、教师配备
按规定配备教师,学科齐全。
六个班以上学校配备专职艺、体教师和专职劳技教师。
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省规定要求;学科职称分布合理,民办教师比例逐年下降。
三十九、基础设施
学校规模、校园面积、校舍、操场、课桌凳均达标;学校周围环境无污染,交通方便,有利学生学习。
四十、教学仪器设备
学校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仪器室各一个,室内水、电、仪器橱柜、实验台、桌凳按标准配备;
仪器按国家教委《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配备目录》标准配备。
四十一、图书资料
学校设图书室和阅览室。图书总数、师生人均占有数达到省规定标准,报刊杂志总数20种以上。
四十二、音、体、美器材
学校设体育器械和音美器材室。
音体美器材配备符合《省中小学类型学校体育器材设备标准》和《省中学图书、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要求。
四十三、卫生设备
学校设卫生室,有专职卫生员进行卫生监督和保健教育。规模较小的学校设兼职保健教师,配备保健箱。
卫生设备符合国家教委规定。
四十四、生均经费
学校生均教育经费超过300元;生均公用经费65元以上,拨付及时。
XX小学教师评估制度 |
根据《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实施方案》对教师教学评估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我校的“讲质量,创精品,争一流”治校目标,制定我校教师教学评估制度。 一、评估目的: 1.教学行为符合学校的总体目标。通过评估达到:追求工作质量,对工作要求不仅仅是做完,而是要做好,要精益求精;形成精品意识,教师对每一项周期性的教学常规工作要精致化,向深度发展,不能停留在简单的重复上;力争一流业绩,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争先意识和业绩意识,业绩是教师工作态度的具体反映,是工作能力的明确指标。 2.符合学生的要求和利益。通过评估,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使命,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为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努力创设有益的环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学生尽心尽责。 3.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通过评估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总结和诊断教师的教学工作,便于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获得成功。 4.体现教师的工作价值。通过评估比较公正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业绩,尊重教师的劳动,体现优质优先的价值原则。 5.认真履行教学常规。通过评估,明确教学常规要求,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整体教学实力,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处于全乡的领先地位。 二、评估原则: 1.过程性原则。评估不是终结性的,而是教师教学工作全程评估,评估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 2.目标性原则。评估要体现学校的治校目标、教学要求。反映学校的工作导向,评估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3.激励性原则。评估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发现教师工作中的成绩,肯定教师的工作价值。 4.公平性原则。评估要做到公平公正,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在评估的方法手段上尽可能科学合理。 5.民主性原则。评估要结合教师本人对自身的评价,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完善评估方案。 6.可操作原则。评估的指标要明白清晰,设计合理,便于操作统计,同时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 三、评估途径:随机与定期相结合: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听课,查阅教案及察看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等等途径进行随机评估。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综合评估。 四、评估内容: 1.工作态度。遵守师德规范,理解认同学校的职责和目标,对工作积极认真,善于合作,热爱关心学生,富有进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