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16:32
文档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4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内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使用2B铅笔涂卡,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荣膺(yīng)诓骗(kuánɡ)家醅(bēi)面面相觑(qù)B.名讳(huì)荫庇(yīn)幽邃(sùi)孜孜不倦(zī
推荐度:
导读2014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内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使用2B铅笔涂卡,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荣膺(yīng)诓骗(kuánɡ)家醅(bēi)面面相觑(qù)B.名讳(huì)荫庇(yīn)幽邃(sùi)孜孜不倦(zī
2014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内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使用2B铅笔涂卡,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荣膺(yīng)    诓骗(kuánɡ)  家醅(bēi)  面面相觑(qù)

B.名讳(huì)  荫庇(yīn)     幽邃(sùi)  孜孜不倦(zī)

C.山麓(lù)   行事(háng)    锃亮(zèng) 怒不可遏(è)

D.枭雄(xiāo) 凫水(fú)       愧怍(zuō)     颔首低眉(k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轩昂    沉缅    恣睢    鳞次栉比   

B.告罄    蓦然    威慑    根深蒂固

C.潺弱    扶掖    惊悚    睇泗横流

D.亵赌    鸿鹄    睥睨    独具惠眼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他这个    学子终于考进了理想的大学。

②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    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

③由于某种原因,原定的演出    了,俗话说,好事多磨,相信不久我们将会看到更精彩的演出。

A.寒门  蕴含    延迟        B.莘莘  蕴含  延缓   

C.寒门  孕育    延缓        D.莘莘  孕育  延迟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一中年男子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吻妻子,又轻轻地吻了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

    D.这部作品以其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5.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 

①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蜓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 

②行于这雨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

③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 

④你再看看笼于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 

    A.①④②③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②③①④

6.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心中怨气无处发泄。次日,又看到花落,勾起伤春愁思,就把残花落瓣掩埋起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她内心的酸楚。

    B.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遭遇,这养成了她自尊、坚强、的个性。

    C.保尔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重伤。在养病期间,他认识了冬妮娅,后来冬妮娅成了他的妻子。

    D.赵云是刘备手下有勇有谋的大将,他曾两次救阿斗。一次是长坂坡单骑救阿斗,另一次是孙夫人要带年幼的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阿斗,为刘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10分)

7,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①—⑤小题必做;第⑥小题可以选填一空,若都填,则以第一空为准)(6分)

①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③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④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⑤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在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李白直抒胸臆,“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的壮志豪情令人赞不绝口;岳飞仰天长啸,“                     ,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的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沸腾。

8.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沭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分付鲁肃曰:“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鲁肃别去。孔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1)以上文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1分)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1分)

(3)从上面语段看,孔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从原著中再找出一个有关孔明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分)

三、(8分)

班内组织关于考试改革的讨论,请你参加。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自2016年起实施新的高考方案,高考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同时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自2016年起,北京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

9.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不超过20字)

10.下面是某同学对这项改革的调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的主要内容。(2分,20字左右)  

你支持英语降低分值吗?(单选)A.支持

74.8%
B.不支持

15.5%
C.不好说

9.7%
你支持语文增加分值吗?(单选)A.支持

70.4%
B.不支持

28.9%
C.不好说

0.7%
    

    11.对于英语高考改革,有的同学提出了以下意见:

有一些地方,高考英语取消听力和口语,说是减轻学生负担,但是很多人就担心,现在如果不考口语不考听力,更加导致英语变成“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还有地方讲英语不算总分,只是算等级,英语变成一个新门槛,①虽然没有降低英语对于学生的焦虑情绪,反而会加重这种焦虑情绪。所以,英语教学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体高考录取制度的问题,是我们在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选拔评价学生。②真正的高考改革就是推行宏观管理、专业基础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种选择的自主招生,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专业特点,自主提出要不要英语,这样的话,③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才是真正的教育良性发展的局面。

    上面文字划线的句子中有2个病句,找出来并修改。(4分)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四、(1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5分)

宿甘露僧舍①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②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③来。

    【注释】:①甘露僧舍:即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后峰上。②银山:形容白浪如山。③大江:指长江。

12.有人说,诗歌第四句“放入”二字显得很有气魄,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2分)

13.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的一点作出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3分)

    范文正①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③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⑤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⑥,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也。                                                      

(选自宋·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②负郭:距城很近。③稔:谷物成熟。④缣:细绢。⑤屏:弃,指丢了官。⑥敛:指收殓尸体。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咸施之              咸:         (2)屏而家居俟代者    俟:

(3)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         (4)日有食,岁有衣    岁: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B.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C.以养济群族之人/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D.公之未贵显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2分)

(2)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也。(2分)

17.选文第二段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试分析其作用。(2分)

五、(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2分)

随风吹笛

林清玄

微微的雨,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干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典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绝,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18.阅读文章,请谈谈以“微微的雨,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开篇,有什么作用?(2分)

19.请从修辞方法或描写手法方面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2分)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

20.在“竹林的交响”时,还插入了很多描写蛙声、鸟声、雷声、蝉声、溪水声等的笔墨,有什么用意?(4分)

21.文章最后说“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请结合文章和自己的认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10分)

从微博到微信

陆高峰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微博和微信以及二者的差异。

④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⑥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⑦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但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自《青年记者》,有删改)

22.请结合具体内容,找出本文主要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分)

23.第⑤段中划线句中“截止本文写作时”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4.试分析第⑥段中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的原因。(4分)

2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在分析微博是否会被微信取代之前,特别介绍了博客,因为这三者一脉相承。

  B.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是大众化,而微信更私人化,但也能“偶遇”陌生人。

  C.开心网等网站曾受到很多用户的追捧,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备受冷落了。

  D.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尚难以定论。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六、(5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著名化学家伦德斯给他儿子做一道化学题。结果做错了,原因不是它难,而是因为它太简单了。确实,简单往往会使人麻痹大意轻视它,从而导致错误。伦德斯给我们的教训是:不要忽视简单,要善于向简单挑战。

材料二:诗人舒婷说:“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深刻;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不简单。保持简单的心,走不简单的路。”

材料三:生活中,我们常常说:“其实很简单,只要……”或者说:“……,其实很简单!”但是很多简单的事情,我们有时却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做,或者看似简单,实则……;有人不屑甚至鄙视简单,有人追求简单;有人在看似简单的事情中做出大文章,有人善于化繁复为简单…… 

    请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4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 C (A.诓kuánɡ/ kuānɡ,醅bēi /pēi B.荫yīn/yìn。邃sùi/suì  D.怍zuō/ zuò,颔kē/hàn)  2. B(A. 缅—湎   C. 潺—孱  睇—涕 D.赌—渎  惠—慧)  3.A   4.B(句子中“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分句内容的总括,因此,它前面的逗号误用,应改为冒号。)  5.D  

6.C(保尔与冬妮娅由于两人的志向不同,最终分手,冬妮娅嫁给了一位商人)

    二、(10分)  7.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②徙倚湖山欲暮时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叶底黄鹂一两声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  ⑥直挂云帆济沧海  壮志饥餐胡虏肉(6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8.(1)三国演义(1分)  (2)七星坛孔明借东风或诸葛亮借东风。(借东风)(1分)  (3)孔明是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围绕“智”的形象来答即可)(1分)  故事示例: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巧说周瑜、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空城计、病死五丈原等。(1分)

    三、(8分)  9.北京中高考改革:分值语文升英语降。(2分)  10.大多数人(或:超过七成人)支持英语降低分值,语文增加分值。(2分)  11.(1)①  将“虽然”改为“不但”。  (2)②  在“自主招生”后加“模式”。(4分)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四、(18分)  (一)(5分)  12.同意,“放入”使通常的开窗欣赏景色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表现了作者的胸襟和气魄,使整首诗的格调显得豪迈高昂。(2分)  13.示例:(1)寄情于景,全诗写云气、松涛和浪涛,融入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2)虚实结合,前两句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千峰在侧;沉雄悲壮的松涛,就在窗下轰响,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将读者带人了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中。(3)后两句运用夸张,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营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共3分,手法1分,分析2分)

    (二)(13分)  14.(1)咸:都。  (2)俟:等待。  (3)逮:及,赶得上。  (4)岁:名词作状语,每年。(4分,每词1分)  15.C(A.代词,他的/助词,句中用来加重语气  B.表转折,但是/表修饰,不译  C.介词,用来  D.助词,主谓间无实义/助词,的)(3分)  16.(1)族人聚居的有九十多人,每年用(义田)收入提供给(族人)稻谷八百斛。(2分)  (2)(他)只是把布施贫民和养活族人的义行,留传给他的子孙罢了。(2分)  17.范仲淹自己“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与族人受到救济而生活安定相对比,突出了范仲淹设置义田“好施予”的美德懿行。(2分)

    附:【译文】范文正公是苏州人,生平喜好用财物助人。选择那些亲近却贫困、疏远却贤良的人,全都救济他们。当他富贵显达时,购置了临近城邑常年丰收的千亩田地,叫做义田,用来供养救助全族的人。(使他们)每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娶丧葬时,都有供养。选择族中年长又贤能的人管理那账册,在按时共同掌管收支。每天吃饭,每人一升米;每年制衣,每人一匹绢。嫁女的给钱五十贯,再嫁的给钱三十贯;娶妻的给钱三十贯,再娶的给钱十五贯;丧葬的比照再嫁的钱数,葬小孩的给钱十贯。族人聚居的九十多人,每年用(义田)收入提供给(族人)稻谷八百斛。用田中收入的,供给聚居在这里的人,充足有余而且取用不尽。退职回家等待补缺的人,也提供资助;出仕为官的人,就免去供给。这就是义田大概的情形。

先前,范文正公尚未富贵显达时,曾立志设置义田,但他力量不能达到,搁延了二十年。不久他当了西路边帅,接着参与朝廷政事,至此才有俸禄赏赐的收入,来达成他的愿望。文正公去世后,后代子孙治理他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的遗志,和他在世时一样。他虽然位高禄多,却清贫一生。去世时,自身没有用来入殓的东西,子孙没有用来办丧的东西。(他)只是把布施贫民和养活族人的义行,留传给他的子孙罢了。

    五、(22分)  (一)(12分)   18.①引出悬念:谁在吹能够“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的“笛声”。②前后照应:“竹子洒过了小雨”与风配合,摩擦生籁,成为交响乐。③语意双关:雨,不仅是自然的微雨;还能沐浴心灵,洗去尘俗。(回答两点即可)(2分,每个要点1分)  19.运用比喻,把竹海比作乐海,(或夸张)形象地写出了竹林在天风海雨中声势浩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声的赞叹。(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20.多角度渲染“自然的声籁”,使内容更加充实;(2分)与“竹林的交响”映衬比较,彰显“竹林的交响”的美妙。(2分)  21.自然是有声有画的,如同风中“竹笛”声,是充满生机和力量的。(2分)人在体验感悟自然的同时,可深深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满怀对生命的崇敬,对生活的感激,所以人们应当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2分)(共4分)

    (二)(10分)  22.示例:①列数字: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作用:用具体的数据对微信注册用户数量进行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②作比较: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  作用:把微博和微信加以比较,突出强调微博、微信在媒体形态方面的不同。  ③作诠释: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作用:对微博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④举例子: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  作用:通过举“微博女王”姚晨的实例说明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答出其中1个即可,方法与作用各1分)   23.不能删去,“截止本文写作时”表示时间限定,说明作者写此文时姚晨微薄的粉丝数量是38267622,之后数量还会变化。(1分)如果去掉就和事实不符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4.微博是“大众化”的媒体,可以公开发布信息(2分);微博可以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2分)。  25.A(2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六、(50分)

    26.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等级内容(25分)

表达(20分)

文面(5分)

立意深刻,中心明确

材料典型,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5
中心明确

选材得当,内容具体

结构合理,条理较分明

通顺流畅,感情真实

4
中心基本明确

材料一般,内容欠具体

结构较完整,条理欠明晰

有些语病,缺乏感情

3
中心不明确

材料不当,空洞无物

结构有残缺,条理较乱

语病较多,无真情实感

2
严重偏离题意

套抄范文,不切实际

结构混乱

病句很多,辞不达意

1
    说明:①满百字者,最低5分。②每少写50字从得分中扣1分,最多扣2分。③每五个错别字扣1分,重者不计,最多扣3分。④无题目扣2分。

文档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4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内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使用2B铅笔涂卡,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荣膺(yīng)诓骗(kuánɡ)家醅(bēi)面面相觑(qù)B.名讳(huì)荫庇(yīn)幽邃(sùi)孜孜不倦(zī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