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劫掠 形销骨立 箴言(zhēn) 孜孜不倦(zī) |
B.嗤笑 丰功伟迹 冠冕(guān) 心无旁骛(wù) |
C.嘻闹 鸠占雀巢 煞白(shà) 觥筹交错(gōng) |
D.轻觑 墨守成规 坍塌(dān) 彬彬有礼(bīn)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B.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跟。山郎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C.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革树木的应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
D.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敝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野草集》,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
B.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踏秋”,一般包括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习俗。 |
C.古代表示降职的词有“谪”、“左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降职称为“左迁”。 |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 |
A.他从小就自命不凡,始终要求自己在众人中出人头地,因而成绩一路领先。 |
B.他总是很骄傲,对于别人提出的质疑,总是不屑置辩,摆出一副“我不想理你”的姿态。 |
C.这家公司别具一格的招聘启事吸引了很多人,大家纷纷投去简历,以期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
D.劫后余生的张皓峰拒绝了公司的10万元奖金,他认为在普吉岛沉船事件中救助他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
A.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官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
B.《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 |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引用典故,表达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
D.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出月光转移,照着那么多彻夜不眠的人,映衬出人间离别之苦,寄寓怀念子由之情。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藤野先生”
遥望中学,已时隔20年,可是我的语文老师龚汉城却如在眼前。 我无须再另费笔力去描绘他的音容,因为有一幅现成的肖像画最适合他,那就是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除了没有一撇八字须,其它可谓惟妙惟肖,连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的声调也毫无二致。
二十多年前的语文课本实在像一本政治读本,老师教得平平淡淡,我也学得索然无味。可有一节语文课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龚老师那一天一反常态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上一篇课文《藤野先生》,这是文学作品,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这个黑瘦的、衣着模糊的藤野先生远远地从异国他乡走近我,我分明感觉到他内心深处蕴藏着博大的爱。当他得知他的学生要远他而去时,他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学生,背面还写上“惜别”二字。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文学,原来能把生活中最有情感的东西展示出来,能把沙漠润出绿洲。
厌倦了大批判的文章,我开始写散文,写老师,写同学,写亲人,写自己,写一切能抒发我情感的文章。好像龚老师的评语一次比一次长,分数一个比一个高。龚老师在语文课上经常念我的作文,后来又把我的作文抄在大白纸上,先贴在教室门口,后贴在校园里。一张张大白纸上用毛笔抄着我的作文,字迹工整而清秀。我仿佛觉得他就是我的藤野先生。
之后,经历了考大学,由于数学成绩不佳,我未能考上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中文系,进入了一所师范大学,我觉得我的作家梦,我的文学理想,就像放飞的风筝,远远地飘离我而去,心情很郁闷、失落。第一封信寄给的是我的老师,信中大概说了许多牢骚话。不久,我收到了回信。第一行字是“亲爱的未来的徐老师”。我不记得后面有多少鼓励性的话语,仅就开头这一行字,那么神圣,那么美丽,我明白今后该去做什么了。
后来,我也成了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向我的老师汇报我的教学成绩,比如获得了教学比赛一等奖,出书了,评上高级职称了。他总会很高兴,黑瘦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1994年的一个暑假,我带着新出的一本书去探望老师。他正患乙肝休息在家。他的脸依然黑瘦,还透着点棕黄,他的声调依然抑扬顿挫,但语气急了些,眼睛没有以前亮,但更多了一分慈祥。
1997年龚老师患肝癌去世。我没有他的照片,不能像鲁迅那样把先生的照片挂在书桌前,每至夜间,瞥见先生的面貌,增加勇气。但龚老师的形象却永远伴随着我在课堂里。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我就像我的老师一样,给我的学生启开文学之门,让我的学生在文学中寻回失落的美丽。
6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戛然(____) ②扉页(____)
③yù________闷 ④piē_______见
7 . 作者是如何称呼自己的老师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 . 本文开头运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好处?
9 . 写了龚老师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至少写三点)
10 . 同学们,你的“藤野先生”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笔写出来。(不少于60字)
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11 . 在句子的横线上填空,理清作者的联想思路。
(1)小雪落在山上矮松的树尖上,这使作者想到矮松像____。这里用的是___的修辞方法。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这景色使作者联想到____。这里用的是____的修辞方法。
(3)傍晚,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的薄雪上,这景色使作者联想到____。这里用的是____的修辞方法。
12 . 作者在选文中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三、句子默写
13 .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
(4)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破阵子》)
(5)《月夜》通过声音来写春天到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的《沁园春 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的再现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14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目似瞑(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________)
(3)将啮其喉(________)
(4)乃伪睡以俟(________)
1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乃杀而取其革。 |
D.竟忘其为狼/及其家穿井 |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7 . (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18 . (甲)(乙)两文的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五、名著阅读
19 . 林庚先生评价孙悟空身上具有“传奇性的英雄性格与特征”,请你选择以下章节中的其中一章内容,简要分析孙悟空的“英雄性格与特征”。
(1)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2)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3)二心搅乱大能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4)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六、综合性学习
20 . 3月22日为“世界节水日”。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日前在京启动“清洁节水中国行,一家一年一万升”全国宣传活动,为了唤起同学们珍惜水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共同信息,用“虽然……但是……”的表述方式概括我国启动“清洁节水中国行,一家一年一万升 ”活动的原因。
材料一
五国水资源情况调查表
水资源总量(×10亿立方米) | 人均水资源(立方米) | 人均水资源排名 | |
美国 | 30 560 | 11 609 | 56 |
印度尼西亚 | 29 860 | 15 254 | 49 |
中国 | 27 110 | 2 239 | 121 |
孟加拉国 | 23 570 | 19 571 | 44 |
委内瑞拉 | 1 317 | 60 291 | 15 |
七、作文
21 . 请以“我们”为题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