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17:02
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案

总课题分数乘法第1课时课题分数乘法教学目标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列各题+++++过程要求:(1)写出计算过程。(2)说一说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想一想,能不能把++改写成乘法算式呢?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题(2)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3=(3)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师:×
推荐度:
导读总课题分数乘法第1课时课题分数乘法教学目标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列各题+++++过程要求:(1)写出计算过程。(2)说一说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想一想,能不能把++改写成乘法算式呢?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题(2)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3=(3)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师:×

总课题分数乘法第 1 课时

课题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              ++         ++

过程要求:

(1)写出计算过程。

(2)说一说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想一想,能不能把 ++改写成乘法算式呢?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

(2)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 + =   =  

×3= 

(3)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3=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学生在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

2小组讨论后反馈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板书:++== = 

③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A、学生口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B、教师整理并板书:

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教学例2

计算:×6

(1)学生计算。

(2)交流计算方法和步骤。

(3)比较计算过程,看一看哪一种更为简单。

            9

×6== = 

4

3

×6 =   = 

         4

(3)归纳: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做一做”。

(1)学生完成,然后计算过程和结果。

(2)第3题,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怎样想的?

一般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计算。如: 

                    

1

×10×7==60(kg)

            1

2、课本练习二第1、2题

四、课后作业设计

1、填空:看图写算式

          +          +          =

+  + = 

×(   ) = 

二、计算

× 7             ×8             ×3          ×4

×5              ×3            27×        16×

三、列式计算

1、3个是多少?              2、的6倍是多少?

3、扩大7倍以后是多少?     4、与24的积是多少?

总课题分数乘分数第  2课时

课题分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或者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12×              ×32            15×      ×12

2、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一袋大米,每天用去千克,3天用去多少千克?

(2)某修路队,每天修路千米,5天修多少千米?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4小时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

问题一: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1)你想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①×表示什么?

经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就是求的是多少,也就是说把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是多少?

3画示意图分析。

每小时粉刷                                      这面墙的

这面墙的                                       的

③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面墙的的,是占整面墙的

板书:×=

4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5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看一看其中的联系。

板书:×=    = 

想一想:虚线框中,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呢?

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不难发现其中的计算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补充其中的计算过程。

×=  = 

然后,联系以上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不难发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师可不急于作出归纳,再提出问题,继续验证学生自己的发现。

问题二:小时粉刷多少呢?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

(2)你认为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3)画示意图加以验证。

注意:画示意图时,要紧密结合×的意义加以分析。

(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2、教学例4

3、出示教材例题,学生简要了解蜂鸟。

(1)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①列出算式

×

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完成后,选择两位不同计算过程的学生上台板演。

③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2)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1学生列式解答,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2教师出示算式,学生判断可以不可以。

3说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约分的方法。

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要写在整数的上面,并与分子相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题后“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3、4题

四、课后作业设计

一、计算

×             ×           ×           ×

4×             ×10          14×          ×15

二、列式计算。

1、的是多少?

2、千克的是多少?

3、小时的是多少?

三、解答下列问题。

1、高山村农民开荒,每小时开垦荒地公顷,小时能开垦荒地多少公顷?

2、一个长方形长dm,宽dm,它的面积是多少?

教学反思
总课题练习课第 3 课时

课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               ×               ×              ×

14×              15×              ×              ×5

2、计算

×                           ×4                   27×

过程要求:

(1)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反馈,学生评价计算过程。

(3)着重强调约分的操作步骤。

二、专项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5~10题

1、第5题

(1)提问各算式的意义。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分别说一说×、×、×各表示什么?结果是多少?

(2)将结果写在书上。

2、第6题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分别说明三个问题各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3)列式计算。

3、第7题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4、第8题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5、第9题

(1)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2)改正算式。

6、第10题

(1)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三、课后作业设计:

一、计算。

×             ×              ×              14×

×           120×               ×24             ×18

二、列式计算

1、米的是多少米?

2、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3、吨的是多少吨?

三、解答下列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个长方体长米,宽 米,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总课题混合运算第4  课时

课题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练习三第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

计算下面各题

5×6+7×3           15×(34-29)        -+

过程要求:

1、学生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说一说运算顺序。

二、讲授新知

1、教师明确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举例说明

计算:+×

(1)观察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

3、尝试练习

1-×           -×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3题

1、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选出两题,请学生进行板演,学生评价。

四、课后作业设计:

一、计算:

-×                  +×           (+)×2

(-)×               75-25×              -×

二、列式计算

1、与的差的是多少?

2、减去的,差是多少?

3、的比少多少?

 总课题简便运算第 5 课时

 课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教学例5

1、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

1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2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3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

(2)(×)×○×(×)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3) (+)×○×+×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小结。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应用这些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教学例6

1、计算××5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3)汇报计算过程。

××5

              1

=×  5  ×(问: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

              1

= 3   ×  

                     2

         =

(4)想一想:不改写算式,直接进行约分行不行?

抽生板演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使学生明白像这样连乘的算式,可以直接约分同时计算。

(5)试一试

××3

学生计算,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计算(+)×4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认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学生列式计算,请两位上台板演。

(3)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4

        2        1

=×4+×4

51

  =+1

  =1

(4)试一试

(+)×27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成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

3、计算:87×

(1)观察算式,说一说算式有什么特征?

(2)你认为应该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3)反馈交流结果

板书:87×

=(86+1)×

  1

=86×  + 

        1

=3+

=3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三的1、2、4、5题

四、课后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1、×□=×□

2、(×)×=□×(□×□)

3、(+)×9=□×9+□×9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24                   2、××21

3、××6                        4、39×

 

 总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第 6 课时

 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正确找准单位“1”所对应的量,初步学会画线段图。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正确找准单位“1”所对应的量,初步学会画线段图。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12×=         ×=            ×=         ×=   

10×=          ×=           ×=

2、口头列式

20的是多少?       6的是多少?  120的是多少?    

(二)、教学实施

1、出示第17 页例1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图表表示数量关系,如:

                                                       

           ?                                    ?                                  2500㎡     

                       

                                                  

                

2、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并板书:

                     2500㎡

         ?㎡

 |     |     |      |      |       |

         

提问:想一想,应重点抓住哪个已知田间分析?这条线段表示什么?

根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这个条件,应该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怎样表示?(请一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尝试自己画图,教师巡视)对照板书,把不正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问:想一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这样的2份。)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以上数量之间的关系,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根据什么?

板书:  2500×=1000(㎡)   或     2500÷5×2=1000(㎡)

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先把2500平均分成5份,再求这样的份是多少。也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一本书,看了,表示把(  )看着单位“1”,平均分成(  )份,看完的页数占这样的(  )份,剩下的占(  )份。

2、完成教材17页的“做一做”注意提示: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这里把谁看成了单位“1”,把谁平均分成了几份?能用线段图表示吗?求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也就是求什么?

3、完成练习四中的第2题,第3 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在解答“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找准题中的单位“1”所对应的量,然后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总课题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 7 课时

 课题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利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熟练的画出线段图。

 教学难点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熟练的画出线段图。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

  板书:超市运来花生油和豆油共600桶,花生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

(二)、教学实施

1.根据以上两个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数学问题:

花生油有多少桶?豆油有多少桶?豆油不花生油多多少桶?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可以一步解决?明确任务,重点研究第二个问题

2.能用图表示豆油的部分吗?板书:

              “1”

  花生油占总桶数的

|      |      |      |      |      |   

豆油?桶

                       600桶

3.分析数量关系;看图想想,豆油占总桶数的几分之几?求豆油的桶数就是在求什么?交流讨论得出:豆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求豆油的桶数也就是在求600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列式:   600×(1 -  )或 600 - 600×

后者方法很容易理解,主要是从“总桶数 — 花生油的桶数 = 豆油的桶数”这个数量关系入手分析,也就是“和 — 一个量 = 另一个量”

5.出事例2:  明确题意:降低是指什么意思?(比原来少)减少了哪个量的?现在听到的声音分贝是原来噪音的几分之几?请个别学生尝试板演画线段图

                     “1”

原来:        |    |    |    |    |    |    |    |

                   

 85分贝

                                 降低了                    

现在:        |    |    |    |    |    |    |    |

                   

 ?分贝

根据线段图想到了什么?

 3.分析数量关系:求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该怎样计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现在听到的声音分贝是多少;还可以先求现在声音的分贝占原来声音分贝的几分之几,再求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4.列式解答:

方法一:80 — 80×       方法二: 80 ×(1 —) 

=80—10                          =80×  

=70(分贝)                       =70(分贝)

(三)、深化练习

  完成教材20 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五的第2、4、5、8、10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这类题需要两步完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准确地分析并计算出这类题。

 

 总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第 8 课时

 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回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周围分析方法,正确熟练的解决时间问题。
 教学难点周围分析方法,正确熟练的解决时间问题。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6 题,并把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连接起来。

2.说出单位“1”及单位“1”比较量是”1”的几分之几。

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一瓶墨水已经用了,

草莓酱的瓶数比沙拉酱的瓶数多。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2,集体读题,理解题意,提问:“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是什么意思?

3.指导学生画图

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着单位“1”?板书:

                  “1”

青少年 |      |      |     |     |     |

                                          

                     75次                比青少年多

婴儿|     |     |     |     |     |     |     |     |     |

                            ?次

4.列式解答:

借助线段图想想,婴儿的心跳次数相当于哪两部分?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相当于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多少?

方法一:  75 + 75 ×                方法二:75 ×(1 +  )

 请学生将这两题的解题思路完整的叙述出来。

5.深化练习

完成教材21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五的第3、7、9题

(三)课堂作业设计

分析数量关系

小红读一本书,已读了这本书的,(  )是单位“1”, 表示(  ),没读的页数用(   )表示。

    面粉比大米多表示(    )。

 

 总课题倒数的认识第 9 课时

 课题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

1.找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

呆———杏           土———干            吞———吴

2.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    

  ——(    )        ——(    )    ——(    )

能根据分之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个名吗?揭示课题:倒数

(二)教学实施

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习倒数的含义

1.观察教材24 页的例1,归纳,总结倒数的含义,

2.举例验证:4和,   7和,    3和

4乘的积是,所以4和互为倒数;7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后就是,所以7和互为倒数。

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特殊数:0和1 (引导学生辩论0有没有倒数,1有没有倒数,是多少?) 

教师归纳板书:0没有倒数,1 的倒数就是它本身。

4.学习例2——求倒数的方法

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解决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集体订正,教师归纳,板书:求倒数的方法

5.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24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的第3、4题

(二)课堂练习

找一找下列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               1        0             

填空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10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

(三)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 的来年各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总课题整理复习第10  课时

 课题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及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6=       ×5=       ×8=

以上几道题都是分数乘整数,想想,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能说说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吗?

口算

75 ×=          ×=         ×=     36×=

以上几道题有的是整数乘分数,有的是分数乘分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别说出以上几道题的意义。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看教材第26 页的第1题,问: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该先做什么?(先约分,再做乘法)在本题中,都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二)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问: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然后完成第26 页第2题,练习七第1、4题,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

(三)复习分数乘法的应用题

1、完成教材第26 页第3题,练习七第2、3题

学生完成,同时请一名学生板演,并讲一讲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在计算中把什么数量看着单位“1”。教师要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是要把哪个数量当做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关系看作单位“1”,在两步计算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四)复习倒数的知识

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完成教材第26 页第4题及27 页第7题。

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我们能正确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案

总课题分数乘法第1课时课题分数乘法教学目标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列各题+++++过程要求:(1)写出计算过程。(2)说一说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想一想,能不能把++改写成乘法算式呢?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题(2)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3=(3)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