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外拓展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2.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年的模样
鞭炮噼里啪啦响,
饭菜满街满巷香;
对联喜气洋洋贴,
灯笼红红火火亮;
年画上墙满屋美,
老歌出口大家唱;
衣服新新鲜鲜美,
笑声家家户户淌。
(1)这首小诗描写的节日是( )
(2)这首小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______
①放鞭炮 ②贴对联 ③划龙舟 ④挂灯笼 ⑤贴年画 ⑥吃水饺
(3)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请写下来。
3.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古诗中有不同的心情,我喜欢陶渊明的“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宁静;喜欢王维的“人闲桂花落,______。”的空灵与静谧;喜欢“青箬笠,绿蓑衣,______。”的闲适与从容;更喜欢“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与可爱。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一声声______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_____,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当朋友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可以用歇后语“______——一枝独秀”来赞美他。
(4)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______,______。”自己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别人。
(5)《桂林山水》一文以名句“______”开头,以诗句“______,______。”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
4. 读一读,回答问题。(填序号)
太阳朝我笑,鸟儿喳喳叫。
我是小学生,背上新书包。
唱歌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我们上学要做到______ 。
①笑 ②叫 ③不迟到
5.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将诗句补充完整。
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潋滟:______
亦:______
奇:______
相宜:______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2)《忆江南》是一首______,“忆江南”是它的______。
(3)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 )
(5)把词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的句子的意思。
7. 读一读,完成练习。
小白兔
一二三四五。五只小白兔。
长耳朵,红眼睛,
一蹦一跳学跑步,比比看谁跑第一,奖它一根胡萝卜。
(1)一共有几只小白兔?( )。
一 二 三 四 五
(2)把描写小白兔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3)谁跑了第一,会得到( )(填序号)
8. 课外阅读。
春光好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1)这首词写______的情景。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渔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下片连用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______”。
(2)解释词语。
①明
②绿汀
③棹歌
④红粉
9.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轻”字体现了什么?
10. 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人身在外乡有怎样的感受?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______ 方:______
空蒙:______ 亦:______
(3)这首诗中,诗人把西湖比作______,描绘了西湖______时和______时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诗人______之情。
12. 翻译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3. 补充古诗,并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被后人尊称为“______”。
14.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_____。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______。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_____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之情。
15. 阅读诗歌,拓展知识。
云之歌(节选)
鲁藜
我是云
我轻轻地飘
我爱漫游
忽而东去
忽而西来
早晨
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
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
黄昏
我穿着灿烂的金衣
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
(选自《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诗歌卷》)
(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______ 西——______ 落——______
迎接——______ 灿烂——______ 早晨——______
(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
(3)“伫立”的意思是:______。用“伫立”一词造句:______。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写天上的白云像什么?
16. 释划线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的意思。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______ 教:______
______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沙场:______
______
17. 填一填,补一补,选一选。
( )对雨,雪对 。
花对 , 鸟对( )。
( )清对 , 柳绿对 。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写字。
(2)选一选,把横线补全。(填序号)
①桃红 ②水秀 ③风 ④树
(3)试着编一编,选一选。(填序号)
天对______,______对风,对长空。
①地 ②雨 ③人
18. 读一读,回答问题。
青青草地上,走来鸡鸭鹅,
小鸡jī jī jī,小鸭gā gā gā,
小鹅é é é,大家争着来赛歌:
a——o—e…
小鹅是怎样叫的?
19. 课外阅读。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多选)
(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 )
(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
(4)选择诗句填空。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
②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
③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
(5)本诗的线索是 , 全诗句句紧扣“ ”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
20.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一)雨点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施。
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1)儿歌共有 ______句话.
(2)雨点都落在了哪里?用横线画出来。
(3)雨点还可能落在哪里呢?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21. 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
22. 课内阅读。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______。( )
(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_______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______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_____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
(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23. 补一补,再排排顺序。
①入______万竿斜。
②解落______秋叶,
③过江千尺浪,
④能______花。
排序:______
24. 读一读,连二连。
白毛浮绿水______ 近听水无声
山清对水秀______ 红掌拨清波
天地分上下______ 柳绿对桃红
百尺竿头______ 呼作白玉盘
小时不识月______ 能开二月花
解落三秋叶______ 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______ 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______ 呼作白玉盘
25. 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诗中采用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比作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的景色。
26. 书法秀。(请默写《乡村四月》中的第三、四行诗句)
2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②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1)“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______
28.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远看______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来鸟______惊。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远看______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来鸟______惊。
(2)选出与下列字意思相反的字。(填序号)
①去 ②近 ③无
远——______有——______来——______
(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29.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0. 阅读理解
暖色的梦
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
谦卑地开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纤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温柔了整个世界
那几片单纯的花瓣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
开了又枯萎了
路边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
(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