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
安装单位:
方案编号:
一、工程主要内容
1、起重机轨道安装
2、门架装置安装及吊装
3、辅助设备安装
4、电器装置安装
5、起重机试运转
6、竣工交接
二、施工组织机构、质控和施工人员
根据安装工程量的大小、施工难易程度,合理的配备各工种人员。项目组应有施工负责人、施工技术负责人、检验员、安全员、施工员(安装维修、焊接、电工)、吊装人员(或外协)等组成,且每个安装工程不得少于3名作业人员和一名检验人员(具体人员配置如表2)。
表2施工组织、质控和施工人员一览表
施工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
施工技术负责人 | 检验员 | ||||
安全员 | |||||
施工人员一览表 | |||||
序号 | 姓名 | 持证工种及证号 | 主要职责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三、施工机具设备和检测仪器
根据安装工程量的大小、施工难易程度,合理的配备各类施工设备和检测仪器。施工所需的汽车吊必须签订施工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汽车吊操作工应持有效的上岗证;施工过程所使用的工具必须是完好的,在使用前必须检查,经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检验过程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完好的,经过鉴定合格且在有效的检验周期内。(具体施工机具设备和检测仪器详见表3)
表3施工机具和检测仪器一览表
主要施工设备 | 主要检测仪器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 序号 | 仪器名称 | 数量 |
1 | □t汽车吊 | 1台 | 1 | □水准仪 | 1台 |
2 | □t卷扬机 | 2 | □绝缘电阻测试仪 | 1台 | |
3 | □t手拉葫芦 | 2台 | 3 | □接地电阻测试仪 | 1台 |
4 | □t单片滑轮 | 4 | □万用电表 | 1只 | |
5 | □t千斤顶 | 2台 | 5 | □钢卷尺 | 1把 |
6 | □交流电焊机 | 2套 | 6 | □钢直尺 | 2把 |
7 | □气割设备 | 1套 | 7 | □塞尺 | 1把 |
8 | □砂轮切割机 | 1台 | 8 | □游标卡尺 | 1把 |
9 | □角向磨光机 | 1台 | 9 | □框式水平仪 | 1件 |
10 | 10 | ||||
11 | 11 | ||||
12 | 12 |
设备开箱检查→建筑构件部分的勘查→安装轨道→供电装置安装→吊装→组装门式起重机→起重机电气及辅助设施安装→起重机试验→竣工交接
五、工艺步序、要求
起重机安装大致工艺步骤及要点如上所述,具体安装方法、内容及要求参照《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设备开箱检查
由安装单位和设备使用单位共同成立开箱验收小组,根据装箱清单逐一清点货物,并认真填写开箱验收记录。
(二)建筑构件及轨道基础勘查:
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地及轨道基础检查数据,进行复查。包括:
①场地是否满足起重机要求,起重机上方是否有高压电线,如有,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②轨道安装基础中心位置及两侧承轨梁中心距;
③轨道安装基础已预留孔及预埋螺栓时中心线的偏离;
④轨道基础的标高差是否满足要求;
⑤预埋螺栓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三)安装轨道
1.放线:在承轨梁上放线,放出轨道中心线,再按轨道底宽,弹出轨道底边线,根据跨度要求用钢卷尺或测距仪定出另一侧轨道中心线,并弹出轨道中底边线。
2.调整承轨梁标高:根据所测标高,添加所需的垫板。
3.轨道上位:用手拉葫芦或其他吊装设备分别将调直的轨道吊装到承轨梁上,吊放在所需位置,把轨道底面用20mm左右厚度的木板垫起来,以便放置钢垫板和防震垫片。
4.轨道找正、定位、紧固:将安装轨道用的螺栓组、轨道压板等吊到承轨梁上,并组装好。钢垫和防震垫板垫好后,将轨道下的木板抽出,然后用鱼尾板把轨道连成一体;根据中心线大体找出一根直线,用轨道压板等把轨道初步固定,最后进行全面找正,符合要求后把螺栓全部紧固。
5.轨距测量:使用钢卷尺或测距仪对每根轨道至少测量三点。
6.轨道的相对标高、直线度及轨道中心与承轨梁中心之间的偏差的测量。
7.轨道接地装置安装。
(四)大车供电装置安装
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先安装固定支架,再把每根工字钢(或C型钢)用螺栓和吊架定位在支架上;组装时调整与轨道在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平行度,不应大于1.0/1000,且全长不超过10mm。固定一根工字钢(或一根标准段C型钢),再逐根按标准安装固定。工字钢(或C型钢)接头要平整光滑。将牵引滑车、中间滑车和尾部固定滑车分别安装在工字钢(或C型钢)上,电缆挂装于滑车上,电缆下挂长度适宜、均匀,滑车运动灵活,加挂牵引绳,调整好长度,电缆滑车运行时电缆线不承受外力。待起重机吊装好后,调整导电拨杆高度和位置,将电缆固定在其上。
(五)组装、吊装
根据现场及起吊设备条件、起重机起升高度、起重机整机自重,选用足够吨位的汽车吊吊装:
(一)整体吊装:
1、将起重机地梁与支腿分别连接好,并检查是否按标记序号连接;
2、将主梁放置于适合安装的位置,把支腿用螺栓安装在主梁上,安装好检查安装尺寸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结合实际尺寸,选择起重吊点,使其平衡吊装;
4、将起重机整体吊离地面100mm时,分别将车轮中心,缓慢放置轨道中部;
5、用起重机将电动葫芦吊至主梁工字钢上,并固定;装好后应符合电动葫芦安装要求,见《电动葫芦安装作业指导书》。
(二)分体吊装:
1、将地梁和支腿连接好,分别吊至轨道上,用缆风绳进行固定;固定好后,检查各部位几何尺寸是否符合安装要求,检查合格后,用固定杆件将支腿加以固定,以防止起吊时变位;
2、用起吊设备吊装主梁,选择主梁吊装点,将主梁吊至安装葫芦高度,将电动葫芦安装在主梁上见《电动葫芦安装作业指导书》,并加以固定,防止起吊时移位;
3、安装主梁电器部分;
4、起吊、安装主梁,将主梁与支腿连接好;
5、撤掉支腿缆风绳;
(六)辅助设备安装
①吊装司机室,使之与安装架焊接牢固。
②装小车导电支架、斜梯及平台。
③安装维修吊笼,使之与主粱焊接牢固。
④安装缓冲器碰头,车挡。
⑤安装防风装置(室外),如锚定装置、夹轨器等。
⑥起重机调试合格后,安装防雨罩(室外)。
(七)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
①按照电气总图,安装全部电气设备和元件。
②安装在起重机驾驶室上的电阻器等较重的设备,应尽量使支架牢固地固定在驾驶室上方。
③电阻器应沿着平行主梁的方向放置,电阻器迭装时不超过4箱。
④按照电气原理图,放线将全部电气设备和元件连接。
⑤导线应走线管(线槽),线管出线口应加橡皮护套,全部导线的端头应按设计图纸上的编号作好标记,以便检修。
⑥电缆挂装于滑车上,电缆下挂长度适宜、均匀,滑车运动灵活。
⑦起重机上凡易触及裸露导电部分应有防护装置。
⑧在检查接线正确无误后,通电调试。
(八)起重机试验(方案)
1.试车前的准备
①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安装应符合要求,其动作应灵敏、准确;
②检查轨道上是否有障碍物及有碍起重机运行的情况,清理好周围环境;
③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应正确、可靠;
④各润滑点和减速器所加的油脂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⑤起重机静载荷、动载荷试验配重应符合要求。
2.空载试运转试验:
①操纵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机的各机构的运转方向相符。
②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过热、噪声等现象;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各制动器能够准确及时的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的动作应准确、可靠。
③当吊钩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两圈(固定圈除外)。
④放缆和收缆的速度应与相应的机构速度相协调,并能满足工作极限位置的要求。
⑤每项试验不少于2次,并且动作应准确无误。
3.额定载荷试验
①将小车开到桥架的跨中或最大有效悬臂处,起升额定起重量的载荷,离地面100mm~200mm,待起重机和载荷静止后,测其下挠度值,下挠度值应符合:
(a)对低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机或采用无级调速控制系统的起重机或采用低起升速度和低加速度达到可接受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机挠度不大于S/500;
(b)对采用简单控制系统达到中等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机,其挠度不大于S/750;
(c)对高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机,其挠度不大于S/1000;
(d)若设计文件对该要求不明确的,对A1~A3级,挠度不大于S/700;对A4~A6级,挠度不大于S/800;
(e)悬臂端挠度不大于L1/350或者L2/350;
②各机构运转正常,无啃轨和三条腿现象,不应有裂纹、联接松动、构件损坏等影响性能和安全的缺陷;
③制动下滑量应当在允许范围内;
4.静载荷试验
①将小车停在主梁跨中或主梁悬臂极限位置,逐渐加载至1.25倍额定起升载荷,载荷升高100~200mm,悬空10min,应无失稳现象,卸载后将小车开至跨端或支腿处,各受力刚结构件应无裂纹、焊缝开裂、油漆脱落及其它影响安全的损坏和松动等缺陷。
②如此重复三次,第三次主梁应无永久变形,测量主梁的实际上拱度值,主梁实际上拱度值应不小于0.7S/1000,有效悬臂处的实有上翘度不应小于0.7L1(或L2)/350。
5.动载荷试验
①动负荷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起重机各机构制动器的功能。如果各部件能完成其功能试验,并在随后进行的目测检查中没有发现机构或结构的构件损坏,连接处也没出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本试验结果合格。
②起升1.1倍额定负荷,同时开动两个机构作正反向运转,按该机工作级别相对应的接电持续率应有间歇时间,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控制。按工作循环次序,试验时间至少应延续1小时。各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可靠。检查各限位开关和保护联锁装置的可靠性,电动机及电气元器件的温升不允许超过规定标准,观察整机不应有不正常的响声和振动等现象,当在主梁悬臂极限位置起吊时,大车车轮不得出现负轮压现象。
③试验合格后,填写试验记录。
(九)竣工交接
1、对监检过程中的监检意见及时整改。
2、完成最后竣工自检报告
3、经监检机构确认最终合格后,出具监检报告和监检证书,
4、按照安装控制程序和合同的要求与使用单位办理设备的交接手续、填写竣工交接单,工程结束。
六、施工计划
计划定于年月日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安装施工告知,于年月日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安装施工监督检验,计划年月日开始实施现场施工,计划年月日安装调试试验完毕,整个工程预计时间完成,计划于年月日竣工交接(具体各阶段施工工期详见表4)。
七、施工质量计划及控制点
起重机安装前,组织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理解规程和规范,熟悉图纸及方案,明确质量标准,操作方法,做好技术交底记录,按要求向班组下达自检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方案、规程规范进行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各工序施工完毕进行全面检验,检验合格后认真填写好《施工过程自检报告》,并及时进行工序报验。
经自检合格后,应及时与当地特种设备检测机构进行沟通,并经其监检员以资料、实物或现场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起重机整机安装调试完毕后,邀请检测机构监检员一同进行性能试验,在各项试验中及时记录相关的测量数据,并形成最后测试报告。具体质量计划如表4所示,起重机具体自检项目、内容及要求详见《作业指导书》和《施工过程自检报告》
表4施工工期与施工质量控制计划表
进度
项目 | 开工时间 | 结束时间 | 交检时间 | 备注 |
设备开箱检查 | ||||
现场勘查 | ||||
轨道安装 | ||||
大车供电装置安装 | ||||
结构件现场组装、拼装 | ||||
起重机吊装、组装 | ||||
辅助设置安装 | ||||
电气设备安装 | ||||
起重机调试 | ||||
起重机试运转 | ||||
起重机竣工交接 |
1、参加安装施工的工作人员,均应持相关工种的作业证,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技术交底,熟悉施工方案,并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安装。
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吊装时划分施工警戒区,并设有禁区标志,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头戴安全帽,熟悉指挥信号,在整个吊装过程中听从专人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3、再整个施工过程中,随时作好现场清理工作,清理一切障碍物利于操作。凡参加高空作业人员,操作时应佩带安全带,并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挂好安全带。高空作业应背工具包,严禁从高空向地面乱扔工具和杂物,以免伤人或造成其它意外事故。
4、设备吊装前,要严格检查吊装用钢丝绳的选用及捆扎是否牢靠。设备吊装过程中,起升下降要平稳,不准有冲击、振动现象,不允许任何人随同设备升降。在吊装过程中如因故中断,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不得使设备长时间停留在空中。现场负责人对整个吊装过程安全负责。
5、操作人员在扶梯上行走时,应穿平底鞋,同时扎紧裤腿,以防出现意外。
6、在工作时间不得打闹,严禁酒后操作。
7、凡是利用建筑物作锚点或吊点的,必须得到业主设备基建管理部门的同意方可使用,同时在建筑物周围填上木块等以免损坏建筑物或钢丝绳。
8、开车时,应事先和各工种联系好后方可开车。
9、其他项目应参照本公司的施工控制程序、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及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