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试 卷
说明:1. 本学科试题从第1页至第9页,共9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只交回答题卷,本卷自行保管。
一、基础(24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1分)
(2)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分)
(3)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分)
(4)《行路难(其一)》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 。”(2分)
(5)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4分)
,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看拼音写词语。(4分)
(1)而读书的yào jué( ),全在于会意。
(2)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jià yù( )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
(3)孔乙已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ù xiè zhì biàn( )的神气。
(4)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zhū liǎng xī chèn( ),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学会宽容, 能帮助我们维持亲情、友情, 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别人对你有不经意或故意的伤害, 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宽容之心。
A.既 又 不论 都 B.不仅 而且 即使 也
C.既然 那么 即使 也 D.既 并且 不论 都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航MH370 失联后,搜索工作虽然面临诸多数不清的困难,但我国海军依然迎难而上全力寻找其下落。(删除“数不清”)
B.只有把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来,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群众就会感到满意。(将“就”改为“才”)
C.面对问题,相关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和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将“证明”和“履行”调换顺序)
D.佛山大力推动祖庙、西樵山等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子。(“传承”和“发展”调换顺序)
5. 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文化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二、阅读(46分)
(一)湖心亭看雪(10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是日更定矣( ) (2)拏一小舟( ) (3)强饮三大白( )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人、鸟都不敢外出的环境,写出了大雪后的森然寒意,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文末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浓
浓的愁绪。
C.作者写此文时明朝已灭亡,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二)(9分)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入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当余之从师也
B.光谓斯人神清气和/政通人和
C.乃归葺小室/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所造诣人莫测也/夫大国,难测也
10.请用三条“/”为下列句子断句。(3分)
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
1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表现了徐中行哪些做人行事方面的优点。(3分)
(三)记得给别人留条路(10分)
①看人生,自己走路非常关键。而给别人留条路,更会显得大度,彰显人心的敞亮,更能体味了世间相互关照的温暖。
②我多次听人讲过一位菜贩子的故事。几年来,她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就是“三八二十三”。不管遇到啥情况,她都会让利一分;有时还要为顾客在高高的秤上再添上一根菜,多放上一只土豆,时间一久,争得了不少客源。之后,生意越做越大。人们看中的不是一棵菜、一只土豆,而是看中她大度的心和让利的境界,无形之中,给别人留了一条路,实际上也给自己留了条路。
③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从搞收藏开始,就懂得让利的重要性。他很会砍价,但总是不会让别人无钱可赚。在与藏家商议合理的价格后,他总是再主动加些,使得藏家尽量多赚一些,慢慢地,他取得了藏家的信任,总是淘到别人淘不到的宝贝。给别人留条路,造就了好的人缘,成就了后来的大收藏家。
④人生拼打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方共赢的过程。你不可能一味地撑大口袋赚钱,让别人去喝西北风;你也不可能只是一味地为人民服务、为他人谋利益,而让自己无利可图。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一直坚信,懂得让利,生意才会长久,买卖才会越做越大。给别人留条路,在对方获得利益的同时,刘永好自己也获得了利益。
⑤可是现实生活中,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情形,比比皆是。因为看着别人经营的项目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绞尽脑汁上同样项目,抢了别人的饭碗;为了自己的升迁,费尽心思,堵死别人的路;因为别人挡了路,于是挖空心思托关系,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现象,堵了路,塞了心,没了情。当时自己看似得益,也许几年或几十年后别人的悲剧就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⑥给别人留条路,是表现在说话上的留有余地,不把话说绝。为了将来的自己,不把事情做得太过分,以致让人戳着脊梁骨过活。
⑦给别人留条路,更多的时候,就是“三八二十三”的相互关照在运行,是让藏家多赚些的理论在延伸,是发展共赢的思路在进化。
⑧给别人留条路,是最现实的送人玫瑰,留有余香,更是自己深藏于心灵深处的的心安和踏实,由此持之以恒,才会实现人生的辉煌。
12.作者为什么说“要给别人留条路”?下列概括与作者观点不符的是( )(3分)
A.给别人留条路,会显得大度,彰显人心的敞亮,更能体味人世间相互关照的温暖。
B.求得心安和踏实,发展共赢,取得事业成功。
C. 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D.给别人留条路,久之,自然减少了自己的路。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三八二十三”就是做小买卖时让利一分,创业时的发展共赢,也给自己一条路。
B.本文开头提出论题,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呼应论题。
C. 第⑤段与②~④段是对比关系,②~④段是正面论述凡事要留有余地,给他人多留一条路,而第⑤段从反面加以论述。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马未都、刘永好的事例都体现了“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14.结合文本,阅读下面材料,就如何正确理解“给别人留条路”,阐述你的观点。(4分)
2011年9月15日,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无证驾驶豪车并参与肇事打人被收容教养一年。事发之时,因其尚未成年,有不少网民及知名人士纷纷发表言论,希望媒体和大众宽容他。不料,就在李天一被解除收容教养不到半年时间里,又因触犯刑法“二进宫”。(选自《京华时报》)
(四)斜 视(17分)
毕淑敏
我上了一所自费的医科学校。开学不久,我就厌倦了。但拿了父母的血汗钱来读书,心里总有沉重的负疚感,加上走读路途遥远,每天萎靡不振的。
“今天我们来讲眼睛……”新来的身穿雪白工作服的教授拿出一只茶杯大的牛眼睛,解剖给我们看,郑重地说:“这是我托人一大早从南郊买到的。你们将来做医生,一要有人道之心,二不可纸上谈兵。”随手尽情展示那个血淋淋的球体,好像那是个成熟的红苹果。
给我们讲课的老师都是医院里著名的医生,但教授演示到我跟前时,我故意眯起眼睛。我没法容忍心灵的窗口被糟蹋成这副模样。从栅栏似的睫毛缝里,我看到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下了课,我急急忙忙往家赶。换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丛飘拂的白发。是眼科教授!没想到教授乘车的路线和我一样。只是他家距离公共汽车站很远,要绕过我家住的机关大院。
教授离开了讲台,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头。他疲惫地倚着椅子扶手,再没有课堂上的潇洒。我心想他干脆变得更老些,就会有人给他让座了。又恨自己不是膀大腰圆,没法给老师抢个座。
终于有一天,我在下车的时候对教授说:“您从我们院子走吧,要近不少路呢。”
教授不认识我,说:“哦,你是我的病人吗?”
我说:“您刚给我们讲过课。”
教授抱歉地笑笑:“学生和病人太多了,记不清了。”
“那个院子有人看门。让随便走吗?倒真是节约不少时间呢。”教授看着大门,思忖着说。
“卖鸡蛋的、收缝纫机的小贩,都所向无敌。您跟着我走吧。我们院里还有一座绿色的花园。”我拉着教授。
“绿色对眼睛最好了。”教授说着跟我走进大院。
一个织毛衣的老女人在看守着大门。我和教授谈论着花草经过她身边。我突然像被黄蜂蜇了一下——那个老女人乜斜着眼在剜我们。
她的丈夫早就去世了,每天斜着眼睛观察别人,就是她最大的乐趣。
从此,我和教授常常经过花园。
一天,妈妈对我说:“听说你天天跟一个老头子成双成对地出入?”
我说:“他是教授!出了我们大院的后门就是他的家。那是顺路。”
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妈妈相信你,可别人有闲话。”我大叫:“什么别人!不就是那个斜眼的老女人吗!”
不管怎么说,妈妈不让我再与教授同行。怎么对教授讲呢?我只好原原本本和盘托出。“那个老女人,眼斜心不正,简直是个克格勃!”我义愤填膺。
教授注视着我,遗憾地说:“我怎么没有早注意到有这样一双眼睛?”他忧郁地不再说什么。
下课以后,我撒腿就跑,竭力避开教授。不巧,车很长时间才来一趟。走到大院门口,教授赶到我面前,说:“我今天还要从这里走。”
知识分子的牛脾气犯了。“您要走就走吧。”我只有加快脚步,与教授分开走。我已看见那个老女人缠着永远没有尽头的黑毛线球,阴险地注视着我们。
“我需要你同我一起走。”教授很恳切很坚决地说。作为学生,我没有理由拒绝。
我同教授走进大院。我感到不是有一双而是有几双眼睛乜斜着我们。斜眼一定是种烈性传染病。
“你明确给我指一指具体是哪个人。”教授很执著地要求。
我吓了一跳,后悔不该把底兜给教授。现在教授要打抱不平。
“算了!算了!您老人家别生气,今后不理她就是了!”我忙着劝阻。
“这种事,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放过去了呢?”教授坚定不移。
我无计可施,况且我从心里讨嫌这种人。我伸长手指着说:“就是那个缠黑线团的女人。”
教授点点头,大踏步地走过去。“请问,是您经常看到我和我的学生经过这里吗?”教授很客气地发问,眼睛却激光般锐利地扫描着老女人的脸。
在老女人的生涯里,大概很少有人光明正大地来叫阵。她乜斜的眼光抖动着:“其实我……我……也没说什么……”
教授又跨前一步,几乎凑近老女人的鼻梁。女人手中的毛线球滚落到地上。这时听见教授一字一顿地说:“你有病。”
“你才有病呢!”那老女人突然猖狂起来。饶舌人被抓住的伎俩就是先装死,后反扑。
“是啊,我是有病,心脏和关节都不好。”教授完全听不出人家的恶毒,温和地说,“不过我的病正在治疗,你有病自己却不知道。你的眼睛染有很严重的疾患,不抓紧治疗,不但斜视越来越严重,而且会失明。”
“啊!”老女人哭丧着脸,有病的斜眼珠快掉到眼眶外面了。
“你可不能红嘴白牙地咒人!”老女人还半信半疑。
教授拿出烫金的证件,说:“我每周一在眼科医院出专家门诊。你可以来找我,我再给你做详细的检查治疗。”
我比老女人更吃惊地望着教授。还是老女人见多识广,她忙不迭地对教授说:“谢谢!谢谢!”
“谢我的学生吧。是她最先发现你的眼睛有病。她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的。”教授平静地说,他的白发在微风中拂尘般飘荡。
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
15..根据小说的情节,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表格(4分)
主要情节 | 老女人对教授的态度 | |
开端 | 教授上课 | 中伤 |
发展 | A | C |
高潮 | B | D |
结局 | 感化斜眼女人 | 感动 |
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17.文章第一段说“我”对学医厌倦,萎靡不振,而文末教授却说"我"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说?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18.小说最后以斜眼女人“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5分)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A】跟前大多是些庸俗乏味的男孩和土里土气、却又高傲自大的蠢女孩。……
如今,在这淫雨连绵、泥泞遍地的深秋季节,在这寂寞无聊的小城里,我对这个邋里邋遢的小火夫的突发之情竟充满了我的全部身心,装点着周围灰蒙蒙一片的生活。……
我熟悉的那些年轻人中,没有一个有他那样坚强的意志,那样明确无误而又别具一格的生活见解,没有一个。而我和他的友谊本身也是非同一般的。正是因为追求夺目的光彩,也因为我异想天开地要“考验考验”他,有一次我差点没要了他的小命。这件事眼下回想起来,我都觉得十分新愧。
【B】“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呐……”
“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保尔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冬妮娅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你还是这么粗鲁!”
保尔把木锨往肩上一扛,迈开大步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才回答说:“说句不客气的话,我的粗鲁比起您的彬彬有礼来,要好得多。我的生活用不着担心……你浑身都是臭樟脑丸味。说实的,我跟你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
19.请结合原著简要概述【A】段中冬妮娅“差点没要了他的小命”与【B】段中让冬妮娅觉得保尔“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这两个情节的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保尔和冬妮娅这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恋人为什么会“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从【B】段中,可见保尔有怎样的个性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原著的一个艺术特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题为“无悔”的歌,有这样几句歌词:
绿叶无悔扑向那大地\\是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
鲜花无悔凋落于风雨\\因为它有一段生命的美丽
江河无悔奔向那海洋\\因为它投身到母亲的怀里
万物无悔追寻那太阳\\因为没有阳光就失去生机
请以"无悔"为题,或者自拟一个包含“无悔”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不得抄袭。
题目: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1、(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有悲欢离合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要诀 驾驭 不屑置辩 铢两悉称
3、B
4、C(缺宾语,对……行为。)
5、示例:“文化部门查禁四款电脑游戏”(“文化部要求查禁四款非法电脑游戏”)
理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6.(1)这 (2)撑(船) (3)酒杯
7.(1)(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的。
(2)(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8.B(浓浓的愁绪中“浓浓”更改为“淡淡”。)
9.B(A项中的“从”都解释为“跟从”;B项和蔼、平和/和乐;C项中的“归”都解释为“回家”;D项中的“测”都解释为“揣测(预料、推测)”)
10.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
11.刻苦勤奋,高洁操守,乐于助人。
【参考译文】
徐中行是台州临海人。他刚刚通晓儒学,就听说世居陕西路安定堡的胡瑗将理学讲得非常透彻,他的门生之间互相传授学业(先入学的学生直接和老师学习,然后辅导后入学的学生),将要去跟从胡瑗学习。到了京城,首先拜访范纯仁,范纯仁认为他很贤能,就向司马光推荐了他,司马光认为这个人心神清朗,态度和蔼,可以和他一起进修道业 。恰逢福唐人刘彝入朝,(徐中行)(从他那里)得到了胡瑗所传授的经义,反复诵读,深入思考,勤苦自励,一心向学(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生炉取暖 ,夜晚(也因苦读)难以安眠,就这样过了一年多。于是回乡修理小屋,整天端坐,所达到的境地没有人能够揣测。父亲死后,他赤着脚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亲自耕种抚养母亲。(就着)剩余的力量推广施行(这样的行为),安葬了十多个同姓和外姓的亲戚以及乡里贫苦没有后代的死者。晚年他教导学生,从洒水扫地、应酬答对,以及研究事理、获取知识,以至于治理国家、平定天下,(都要求)不失去人的本性,不越过学的次第,如此这般方才罢手。12、D
13、B (句中论题改为论点)
14、(4分)给别人留条路是心灵上的向善,但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宽容)。李天一事件启示我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不能给别人留路,因为对恶的过度宽容,就是对善的肆意践踏。
15、(4分)A:结伴同行起风波 B:教授执意诊疾 C:惊慌 D:恼怒
16、这句话是对教授的细节描写(1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血红与发白色彩对比强烈(1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南海观音的雪白拂尘(1分);刻画了一位教学认真、医者仁心的眼科老教授的形象(1分),表达了“我”对教授的敬佩之情(1分)
17、①"我"建议并陪伴教授走近路,教授认为“我”心地善良;②注意到女人斜视,教授认为我有很强的观察力:③教授意在消除"我"和斜眼女人之间的隔阂;④教授鼓励"我”成长为一名好医生。(每点2分,至少答出三点,也可从其他角度入手,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18、①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凸显。结尾用“笔直”与“乜斜”以及斜视女人的感动落泪与上文无事生非形成对比,从而烘托出教授高尚人格的感染力,表现出教授的“人道之心”。②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既曲折有致又完整紧凑。小说前文写斜眼女人搬弄是非,最后以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这样的安排与前文多处的“乜斜”形成照应,情节上又有出人意料的效果。③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用思想性格鄙俗狭隘的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全文,表现了丑恶的现象根植于粗鄙狭隘的心灵,诞生于误解或曲解的土壤,并且会在不明的人群中蔓延。要想使“乜斜”变为“笔直”,需要榜样的引导和自身的觉悟,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反思,这样美好善良的高贵品质一定能够战胜丑恶现象的深刻主题。(每点2分)
(六)名著阅读
19.【A】段“差点没要了他的小命”是指冬妮娅为了考验保尔对自己的感情,让他从悬崖上跳进湖里,保尔亳不犹豫地照办。(2分)
【B】段“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是指保尔为了保证城市木材供应,带领队友,冒着严寒,修筑简易铁路。(2分)
20.因为保尔已成长为一个平凡而刚强的战士,但冬妮娅却变成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瞧不起劳动人民的小资产阶级分子,所以保尔同她決裂了。(1分)
从【B】段可见,保尔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激情、冷静坚决的态度。(2分)
21.示例:①在叙事和描写中穿插内心独白(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如【A】段中冬妮娅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对保尔的爱慕和赞许。
②通过精彩的语言、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如【B】段中通过保尔和冬妮娅针锋相对的语言交锋,展现了两人因思想变化而产生的严重隔阂。
三、作文。参照中考作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