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工程名称 | 满洲里市科技馆、露天展厅工程 | 施工部位 | 模板工程 | ||||
施工图号 | G-01-16 | 施工班组 | 木工组 | 日期 | 2006.4.07 | ||
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满洲里市科技馆、露天展厅工程位于满洲里市新公路口岸大道东侧301国道东北方向,框架结构,四层,建筑面积14811平方米(其中变电所353平方米),基础为基础。 本工程土方开挖3月26日开工,5月15日前主体封闭,要求贵班组日夜不停施工,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配合自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配备65-70人,两班倒,连续作业;工程质量必须保证,项目部将根据公司的《奖惩管理办法》进行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解决的问题,马上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管理人员将立即解决,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发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二、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 面板采用12mm厚多层板模板,龙骨采用60×90,90×90木方,碗扣架支撑体系,Ф12穿墙螺栓,蝶形卡,U型托,Ф48×3.5钢管,海绵胶条。 三、工具: 电焊机、压刨、电锯、套丝机、切割机、手电锯、砂轮机、水平尺、线垂儿、钢卷尺、2m托线板、活动扳手、铁榔头等。 四、模板配模要求: 1.当多层板模板需要截锯时,先量好尺寸,此尺寸要比合适尺寸大3mm,截锯后,用电刨将边缘刨平,然后,再进行拼装,拼装时,将未截锯的一边(刷漆的一面)向外;模板截锯必须保证模板四边角方正。 2.模板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加工,误差要控制在±2mm以内; 3.边平角方:每块模板边长方向平整度偏差要控制在以1mm内; 4.钉帽不准露出模板面; 5.做背楞的木方在钉在面板上之前,必须刨平,统一截面; 6.模板配模必须统筹考虑,尽量减少板头、余料的产生; 7.模板加工完后,应该用红油漆对模板进行统一编号; 8.柱、墙、梁帮、柱头、板模板均应在木工作业棚内加工完毕,不允许在施工现场(楼板面上)加工,只有柱头及顶板模板棱角可做局部修整(如板与柱相交直角处的修整等)。 五、基础部分: 1.基础、地梁模板: 1.1混凝土垫层模板 100*100木方,短钢筋棍固定,木方上表面同混凝土垫层表面标高。 1.2地梁 1.2.1地面以下的地梁配模:梁底为炉渣垫层(外圈地梁),梁帮配模方式同地面框架梁,支撑形式采用木方斜支撑,地下部分地梁两侧支撑在基槽土上,下垫木板,间距400mm一道。 1.2.2地面以上的地梁:梁底、梁帮模板配模方式同地面框架梁。支撑加固体系,采用60×90木方间距500mm一道。 2.地下室基础模板 2.1混凝土垫层模板: 浇筑混凝土前,根据测量人员标定浇筑的标高、部位、面积,在浇筑的边缘采用100*100mm木方隔档。 2.2地下室底板模板: 地下室基础四周模板采用多层板模板,60×90mm木方作肋,间距600mm;横向通长2道,60×90mm木方支撑,支撑于基坑边坡上,下垫板采用60mm厚木板; 积水坑模板采用多层板模板,60×90mm木方作肋,间距500mm;横向60×90mm木方4道,60×90mm木方对顶,为防止模板上浮,在模板上方加2道60×90mm木方,用8#铁丝与底板下铁拉结固定,模板下面用φ16铁马凳支撑,必须保证积水坑下部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基础底板四周模板支设完毕后,支设300mm高剪力墙模板。 六、柱: 1.配模:选用12mm厚多层板模板,60×90木方做竖楞,竖楞间距(木方中心距)小于30cm,柱模配制成企口模板,如600×600柱,配模应为600、624两种尺寸,柱模板高度为柱净高(层高-梁高)+10cm。柱箍采用90×90mm木方加紧模器,配模如下图: 此处做 成企口 柱配模 2.施工方法 a、施工流程: 弹柱子边线→柱模板安装→柱箍安装→斜支撑加固→校正 b、柱模板就位前,根据柱200控制线,用水平尺在距板5-8cm左右位置,焊接定位钢筋,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c、清理柱根、板(柱根处)不平处用水泥砂浆或海绵胶条进行找平处理; d、将柱子四面模板就位,调整好对角线用木条临时固定,并用柱箍先加固好,按下图所示间距放好柱箍,并加固牢固,然后进行支撑或拉结,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斜支撑采用φ48钢管加U托体系,保证每侧两根,支撑在柱模板上口和楼板预埋的地锚上。拉结采用φ12钢筋焊成的钢筋链以及紧线器,将其固定在φ12钢筋的锚环上,拉杆与地面呈45°角,锚环与柱距离为3/4柱高。 e、梁板浇筑混凝土前在柱根部预埋300mm长Ø25钢筋棍,每侧两根,距柱根部250mm,用来固定柱根部。 f、柱头及柱身模板分两次支设,在柱子混凝土浇筑达到拆模强度时,拆掉柱身模板,重新搭设柱头模板。 g、柱头模板加固如图所示: h、F-U轴(一层部分)中部9米高柱子,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柱模板分2次支设,第一次支设高度5米,第二次支设高度4米柱箍+2.5米以下间距200mm,以上间距400mm。 i、柱模板支设完毕后,及时调整住垂直度。 j、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柱混凝土外观质量,防止错台现象出现,我们对柱模板采取以下施工方法。 1)混凝土浇筑高度严格控制到比梁底位置高2.5cm; 2)柱根底部进行找平处理; 3)采用二次安装柱头模板的施工方法,柱头模板与柱混凝土面之间要贴海绵胶条; 4)检查柱子时,要双面拉通线校正。另外浇筑混凝土时线坠儿不能撤,浇筑完毕后及时校正垂直度,调整斜撑和拉杆;否则柱垂直偏差容易造成柱头定型模板不合适(支设梁底时,柱中心与梁中心不符); k、圆柱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 七、剪力墙: 1.配模:地下室剪力墙模板选用12mm厚多层板模板,60×90木方做竖楞,横楞间距(木方中心距)小于30cm,剪力墙转角处要配置阴角模,(其规格为150×150mm)与墙模板企口连接,配模高度为剪力墙-梁高+10cm. 2.施工方法: 2.1施工流程: 弹墙边线→墙模板就位→穿墙螺栓加固→安装斜支撑→校正 2.2弹墙边200mm线,距地面5-8cm焊接墙定位筋。 2.3清理剪力墙根部,不平处用水泥砂浆或海绵胶条进行找平处理; 2.4安装剪力墙模板:先安装一侧模板下口就位,然后穿φ12穿墙螺栓,再安装另一侧墙模板下口就位;穿墙螺栓,间距600mm和主龙骨钢管(每组两根)用蝶形卡拧紧。 2.5调整模板位置,紧固穿墙螺栓,安装斜支撑。采用脚手杆加U型托作支撑,并结合φ10钢筋链加紧线器进行拉结,并用支撑上的U型托调节螺栓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斜支撑每侧间距1500mm一道,每道两根;一根支撑于墙模板上口和基坑边坡或基础底板地锚钢筋上,另一根支撑在墙模板1/2以下和基坑边坡或基础底板地锚钢筋上,支撑下垫木采用60mm厚木板(详见下图)。地下室外圈剪力墙外侧支撑可采用100*100木方支撑在基坑边坡上,下垫60mm厚木板,其他要求同上。 2.6柱和墙相邻时,模板加固如下图: 2.7模板拆除后,将穿墙螺栓截断,刷防锈漆。 八、梁、板: 1.配模: 1.1梁模板:选用12mm厚多层板模板, 60×90木方,90×90木方,支撑体系为碗扣架配合“U”型托支撑,见下图: 1.2板模板:保证四边角方正,主龙骨采用90×90木方,次龙骨采用60×90木方; 2.施工方法: 2.1施工流程:碗扣架搭设→安装U型托并调节标高→安装梁下主龙骨→安装梁下次龙骨→安装梁底模板→绑扎梁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板下主龙骨→安装板下次龙骨→安装楼板模板 2.2支撑体系: 采用碗口脚手架体系,纵横间距为1200mm,组合高度根据层高采用1.2m、1.5m、1.8m立杆加U型托组合完成,设上、中、下三道横杆,下横杆为扫地杆距离板面300mm; 2.3根据柱筋上500标高线确定梁底标高,调节好U型托的高度 2.4梁下主龙骨采用两道90×90通长木方。 2.5固定梁下次龙骨木方60×90木方间距500mm一道,用钉子固定在主龙骨上。 2.6梁帮与梁底之间连接形式为座帮。梁底模板安装时,梁底模板端部与柱头模板连接时,梁底木胶板要压在柱头模板上面,端部与柱头模板内表面平齐,而且要刨光,但是不能吃柱子截面;顶板模板与梁侧模板内表面留2mm距离,防止吃模。 2.7梁帮、梁底及楼板模板制作及加固如图: 梁高度大于1000的梁,沿梁走向采用两排穿墙螺栓进行加固。 其余梁扳配模及支撑示意图 2.8边梁加固如下图(≥600高粱采用穿墙螺栓固定)::
3.一层F-U轴梁、板模板的施工方法: 3.1施工流程:满堂脚手架搭设→安装U型托并调节标高→安装梁下主龙骨→安装梁下次龙骨→安装梁底模板→绑扎梁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板下主龙骨→安装板下次龙骨→安装楼板模板 3.2支撑体系: 板:采用满堂脚手架体系,立杆纵横间距为1500mm,上加U型托,横杆步距1500mm,扫地杆距离地面100mm; 粱:采用满堂脚手架体系,立杆横向间距1200 mm,纵向间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支撑体系纵横方向支设剪刀撑,与地面成45度角,间距6000mm一道;满堂脚手架上部距梁板底部1500mm搭设模板安装操作平台,横杆间距500mm,上面铺设60mm木板。支撑体系如下图所示: 其他梁侧、梁底模板安装及加固方法同上。 4.保证措施: 4.1梁板相交部位,主梁和次梁相交部位应加木方,保证棱面顺直; 4.2梁底模与梁侧模接缝处夹海绵胶条,防止跑浆; 4.3龙骨安装时,按间距尺寸拉通线铺设,做到横平竖直; 4.4梁、边梁外侧挑耳支模尺寸比图纸要求小10mm; 4.5起拱:跨度≥4.0米的梁,按0.1%-0.3%起拱,在次龙骨上起拱; 4.6柱混凝土浇筑高度,严格控制在比梁底高20mm位置; 4.7上下锁口方与梁侧模的下楞间必须用木楔挤紧; 4.8超过500高断面的梁竖向加固方底部应用蝶形卡具卡紧。 4.9主、次龙骨必须经过压刨压成统一断面; 4.10顶板的模板与模板的拼缝下要有60×90次龙骨; 4.11顶板随梁起拱,(跨中比跨端高20mm); 4.12板与墙相交节点的处理:将海绵胶条贴在木方上,60×90木方四边刨平,统一尺寸,木方与墙体挤紧,防止跑浆。 4.13板模板与框架柱相交处,要严格保证直角,并防止模板吃进柱混凝土内。 九、楼梯 1.配模:采用12mm多层板模板与木方加工的定型模板。楼梯段模板是由底模、搁栅、牵杠、牵杠撑、外帮板、踏步侧板、反三角木等组成。梯段侧板的宽度至少要等于梯段板厚度及踏步高,长度按梯段长度确定。反三角木是由若干三角木块钉在方木上,三角木块两直角边长分别各等于踏步的高和宽,木板的厚度为50mm,方木断面为60mm×90mm。每一梯段反三角木至少要配一块,楼梯较宽时可多配。反三角木用横楞及立木支吊。 2.操作工艺: 放线→支设平台梁模板→梯段底模板→绑扎楼梯钢筋→安装踏步模板→校准 2.1楼梯间放线:根据楼梯间内剪力墙或框架柱的轴线控制线和标高控制线,确定楼梯平台、梁、平台板、梯段板边控制线,踏步500mm控制线。楼梯踏步控制线。 2.2支设平台梁、平台板、梯段板底板模板。(同梁板模板加固方法) 2.3根据50cm控制线立外帮板,外帮板用斜撑固定,再在靠墙的一面立反三角木,反三角木的两端与平台梁和梯段板的侧板钉牢。 2.4在反三角木与外帮板之间逐块钉踏步侧板,踏步侧板一面钉在外帮板的木档上,另一面钉在反三角木的侧面上。 十、关键部位 1. 一层F-U轴9米高柱施工: 1.1模板分二段支设,段支设5.0米高,第二段4.0米高;加固措施见上。 1.2砼投料时采用循环投料,多根柱来回投料振捣的方法。 1.3每根柱子上四面模板均挂线坠,浇筑砼时线坠不撤,浇筑后马上校正柱子垂直度。 2. 梁、柱接头模板拼装 2.1首先保证柱子垂直度及截面方正,使柱子中心线与轴线吻合。 2.2安装梁底模板时,中线控制应根据本层柱控制线返尺。 2.3采用二次支柱头的方法,配备定型柱头模板,待扣梁帮之前组装。 2.4安装柱头模板前,在柱子砼面上粘贴海棉胶条,用柱箍将柱头将柱头模板固定。 3.模板缝隙 3.1柱子模板、柱头模板、梁底与梁帮模板之间均做成企口模板。 3.2剪力墙模板制做时,每片模板之间用海面胶条嵌缝。 3.3铺顶板模板时,事先挑选边角见线模板,采用“硬拼”方法。 3.4支柱子和剪力墙模板根部板面应进行找平处理,并粘贴海棉胶条。 3.5严格控制模板制做周期过长,防止造成干缩缝隙。 十一、模板拆除 1.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拆模;拆模时,先拆除一块,检查是否粘模,如不粘模,再大量拆除。 2.拆除顺序和方法:按照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顺序,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及支撑,已拆活动的模板必须一次连续拆除完毕,方可停歇,严禁留下不安全隐患。拆模时不得先拆除模板下支撑碗扣架,应先松动U型托后再拆除木方和模板,最后拆除碗扣脚手架。 3.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拆下的扣件及时收集管理。 4.侧模拆除时要保证构件表面或棱角不受损伤。 5.拆模时不得对楼板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及支架要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6.预应力梁模板可先拆除侧模,但梁底模板必须等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方可拆除。 十二、质量标准: 1.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2mm。 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模板隔离剂,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3.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要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杆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4.混凝土浇筑前,要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5.允许偏差: 项 目 | 轴线位置 (mm) | 截面尺寸 |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mm) | 表面平整度 mm | 层高垂直度 | ||
基础 | 柱、墙、梁 | ≤5m | >5m | ||||
允许偏差 | 5 | ±10 | +4,-5 | 2 | 5 | 6 | 8 |
底模混凝土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 构件类型 | 构件跨度 | 达到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 ≤2 | ≥50 | |
>2,≤8 | ≥75 | ||
>8 | ≥100 | ||
梁 | ≤8 | ≥75 | |
>8 | ≥100 | ||
悬臂构件 | -- | ≥100 |
1.模板存放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放或在已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2.作业面已安装完毕的柱模板,不准在其它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
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4.柱模拆除后,立即包上护角,并进行养护。
5.墙体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斜撑及斜拉杆,再卸掉水平背楞,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不得用力过猛,特别是阴阳角及洞口模板。以免模板变形。
6.楼板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立杆。梁模板拆除时先拆除侧模,再拆底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受损坏。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7.方木堆放应整齐,按规格码放,下面垫上旧方木,下雨、下雪天要用塑料布盖上。
8.由于竹、木胶合板受潮膨胀,所以堆放地面要干燥,铺垫方木,下雨时,要及时覆盖,防止受潮。立杆下必须垫方木。
9.涂刷脱模剂应在木工作业场地进行,严禁在模板安装完毕后涂刷,防止污染钢筋。
十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
2.登高作业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3.工作时注意脚底,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吊装模板时设专人指挥,钢丝绳捆扎牢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落物伤人。
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6.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墙顶、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措施的模板上行走。
7.拆除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8.拆模时间应按规定执行,或经技术人员同意。拆模应按工艺执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9.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是否完整有效,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
10.雨天施工时,注意防滑措施,脚手板绑铁丝或钉木条做防滑条。
11.安装与拆除5m以上的模板,应搭设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12.遇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高空作业
13.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轻拿轻放。拆模时,柱下2m范围内不得走人,防止空中坠物伤人。
14.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15.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必须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固定好。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16.拆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17.模板加工时,必须遵守机械使用的规章制度,防止事故发生。
18.由于本工程大量采用木材等易燃材料,所以现场动火必须严格遵守现场动火管理规定。
十五、环境保护
1.模板拆卸后集中吊往模板存放区清理、存放;混凝土构件上、模板上的水泥残块派专人清理下来后集中运往指定地点堆放,不得随意弃洒;已报废模板则应集中堆放,挂标识牌,不得乱仍乱放;
2.模板所用的脱模剂,容易污染环境,危险品仓库存放,专人使用,避免因泄露、遗洒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3.整个施工现场应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音、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4.木模板加工应在木工作业棚中进行,锯末装入编织袋中,指定地点堆放,定期处理。
5.U托、螺栓等带丝扣的构件要在固定位置涂润滑油,禁止在现场随意涂刷。
6.报废的螺栓、螺母要放到指定位置。 | |||||||
交底人 | 接受交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