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交流文中神奇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公主给你留下的印象。【语文要素】
3.激发阅读《海的女儿》整本书的兴趣,并进一步完善对小公主的了解。 |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交流文中神奇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公主给你留下的印象。 2.激发阅读《海的女儿》整本书的兴趣,并进一步完善对小公主的了解。 【教学课时】 1课时 |
一、借助文本,提炼略读课文的方法
1.简要地回忆《海的女儿》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借助文本信息,提炼略读童话的方法。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海的女儿》的开头部分,略读一篇童话,我们可以怎么读呢?
3.引导学生观察阅读提示,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1)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2)把你觉得奇妙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整地读读这篇童话。
4.结合学生的交流,提炼略读童话的方法。(速读、品读、泛读) |
二、速读,粗知文章大意 1.整理速读技巧。 (1)统计预习时速读文本的时间,交流:略读讲究一定的速度,谁有好办法? (2)师生整理技巧:选择默读,心眼合一,有取有舍,圈画要素。 2.概括内容,初步感悟。 (1)速读不光有阅读速度,还需要有阅读质量,师生共同梳理故事内容。 (2)用一句话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指名说) |
三、品读,整理学习童话的方法 1.结合学习经验,梳理可以从哪些角度交流阅读感受。 2.在学生提炼出环境、人物、语言、情节、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中你觉得奇妙的地方”。 3.活动:寻找“奇妙的想象”的片段。 (1)同桌合作,选择一处你觉得奇妙的地方,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从不同的角度说一说,读一读。 (3)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1:海里最深的地方有一座海王的宫殿。它的墙是用珊瑚砌……自动开合。 预设2:老祖母是如何讲述关于人类的故事的。 |
四、泛读,拓展积累 1.教师简要概括海的女儿故事梗概。课件出示故事结局。引导学生新编故事结局:小公主最后化作了泡沫,很凄美。能不能给小公主一个的结局呢? 给出范例开头:如果当时…… 预设1:果故事的一开始,王子得知救自己的是小公主…… 预设2:如果姐姐们和你杀死了巫婆,关于小公主的诅咒自动解除…… 预设3:如果最后小公主感动了天使,天使的魔法棒一挥,小公主…… 2.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今天我们再次阅读了节选自其中的《海的女儿》,你对《安徒生童话》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2)总结学法:鼓励学生运用本课学习方法去读其他童话,将其运用到其他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去。 |
28* 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渴望探知人类世界
【教学反思】
教学伊始,我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提示,这段文字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围绕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然后,指导学生在速读的基础上,通过圈画要素,粗知文章的大意,具有初步阅读 | 感受。 在“整理学习童话的方法”环节,通过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人物、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掌握阅读童话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略读课文的教学亦是如此,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结合单元主题,向学生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既拓展了生的阅读面,又能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语文要素。 |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