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于三个关注,指导批注学习——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6:54:32
文档

基于三个关注,指导批注学习——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智策教法例谈在指导学生做批注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批注角度单一、批注过于简单粗浅”等问题?基于统编教材,笔者做了一些尝试,现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与读者分享引导学生做好批注的三个关注。一、关注语文要素,“心中有数”陈先云先生说:“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导语”,单元导语是教材的一部分,是这个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单元课文中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在“语文园地”中
推荐度:
导读智策教法例谈在指导学生做批注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批注角度单一、批注过于简单粗浅”等问题?基于统编教材,笔者做了一些尝试,现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与读者分享引导学生做好批注的三个关注。一、关注语文要素,“心中有数”陈先云先生说:“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导语”,单元导语是教材的一部分,是这个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单元课文中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在“语文园地”中
智策教法例谈

在指导学生做批注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批注角度单一、批注过于简单粗浅”等问题?基于统编教材,笔者做了一些尝试,现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与读者分享引导学生做好批注的三个关注。

一、关注语文要素,“心中有数”

陈先云先生说:“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导语”,单元导语是教材的一部分,是这个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单元课文中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在单元内形成一个系统。其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为了让学生掌握批注方法,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每篇课文都留有批注栏,其中《牛和鹅》一课的批注栏里出示了范例,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则把批注栏留给了学生。除此之外,本单元的课后习题也紧紧围绕这一语文要素设计,侧重点各不相同。通过对单元整体的观照、研究,我们对批注的内容、角度能“心中有数”:有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批注来体会情感的,有引导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练习批注的,也有引导学生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做批注的,总之,不外乎做批注和读批注两个方面。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环节和要求,引导学生用批注来阅读,边阅读边批注。

二、关注儿童需求,“眼中有人”

教师在教学时要有强烈的对象感,也就是要有强烈的儿童意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眼中有人”,要根据儿童的需求和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比如《牛和鹅》一课,教师可以从儿童的视角思考:儿童会怎样去批注,儿童的关注点在哪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的批注栏,儿童能批注些什么?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仍需要具体

基于三个关注,指导批注学习

——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乔军云

批注是重要的阅读策略,统编教材从内容和方法上都做了批注示范。教师应以此

为依据,关注语文要素,关注儿童需求,关注语言实践,有目标、有方法地组织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做好批注,将阅读收获记录下来。

批注 语文要素 儿童需求 语言实践

32智慧教学 2020年9

月事物的支持。我们的教学,要设计活动,将抽象的批注变得具体可感。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发现,让他去读书、去思考,让他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三、关注语言实践,“笔下有法”

在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要有强烈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让学生在学习批注、自主练习批注等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一)充分利用原示范批注,让学生学习批注

统编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每一篇课文都值得学生欣赏、借鉴。教材上的批注是引导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的重要资源,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必要策略,更是学生自我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批注,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本单元第一篇是精读课文《牛和鹅》,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的批注示例和课后第1题,引导学生去学习,去领会,去感悟,去认识批注的角度,初步学习如何批注。如,教学第1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朗读,问问学生有什么想法。相机出示旁边的文字:“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随即明确:像这样,在读书时产生疑问,把自己的想法或查询到的知识等用简短的文字写在课文旁边,就是批注。做批注并非难事,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做批注。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学会多角度批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的批注。当然,这必须要能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能够潜下心来进行大量的批注实践。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运用质疑式、联想式、评价式等多种方法进行批注,既可以关注文章修辞,也可以关注文章内容,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在《牛和鹅》一课中,可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多角度批注。从“理解”的角度批注,如:第5自然段可以批注“鹅不但神气,还很傲慢!”;

从“感受”的角度批注,如:第7自然段可以批

注“这只鹅简直太嚣张了!” …….《一只窝囊的

大老虎》和《陀螺》都留出了边栏,可以让学生

学着前一课的方法做批注,利用批注带动课文的

学习。

(三)深入思考后充分交流,优化批注的质量

批注的内容,其本质是学生对课文的质疑、

思索、感悟,需要通过交流探讨,解惑悟道,获

得进一步提升。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在课堂上

交流、展示自己批注成果的机会,通过交流取长

补短,提高学生的批注水平,促进学生阅读能力、

思想认识的提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

进行思维碰撞,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增

强学生感受、理解、评价的能力,这是做好批注

的途径之一。教师可适当参与“薄弱小组”的活

动,并相机点拨,同时要捕捉普遍性的疑惑点,

挖掘有较高价值的问题,为导评作好准备。在小

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敢地将自己的批注

及交流所得与全班同学分享,做进一步的对话探

讨。同时教师应有重点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

评价、归纳、提升,以巩固、完善学生的理解,

从而拓展批注内容,优化批注质量。

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在放手让学生批注

后,可以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梳理出哪些是共同的疑惑……学生在小组内汇报

自评情况,师生共同梳理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是

以下方面:(1)不理解的字词,如豁虎跳、霉浆糊。(2)不理解的内容,如为什么班主任看了“我”

半晌才下决心呢?为什么没豁虎跳就会引起哄堂

大笑呢?……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批注是在“教”与“学”

的联结点上构建的,是在“学”与“用”的结合

处构建的,教师要关注语文要素,关注儿童需求,

关注语言实践,把阅读和批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实践活动的伴随下,

自主感悟、飞扬思想、获取方法。

(乔军云,江苏省镇江市恒顺实验小学,邮

编:202001)

33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文档

基于三个关注,指导批注学习——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智策教法例谈在指导学生做批注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批注角度单一、批注过于简单粗浅”等问题?基于统编教材,笔者做了一些尝试,现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与读者分享引导学生做好批注的三个关注。一、关注语文要素,“心中有数”陈先云先生说:“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导语”,单元导语是教材的一部分,是这个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单元课文中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在“语文园地”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