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这种感染常见于病毒接触的畜牧兽医,饲养放牧人员,步兵专业工作者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等职业人群中。
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布鲁氏菌经口腔、食道粘膜进入机体。
经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感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易经呼吸道感染。也有因居住的环境有布鲁氏菌存在而感染。
布病的预防控制
布病的预防控制与一般的传染病一样,主要是针对传播的三个流行环节开展针对性措施。其中在传染源管理上防止
病畜的输入是主导措施,因此加强动物检疫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如发现动物得布病后就要立即采取隔离、杀、灭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职业人群加强卫生学保护,防止感染在本病的控制上也具积极意义。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防护对象:饲养,管理,屠宰家畜的人员,畜产品收购,保管,
运输及加工人员,畜牧兽医人员,以及其他临时或长期接触的各类人员等。
2.主要的装备及其使用:主要防护装备有工作
服,口罩,胶鞋或胶靴,围裙,乳胶手套,线手
套,套袖,面罩等,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酌情使用,各种防护设备必须合理使用,要妥善保管,认真消毒,否则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可成为传播因素。工作结束后,应就地脱下保护装备,洗净消毒。不要穿工作服离开工作场所,更不得将其拿回家中。工作服,帽子,口罩可采用高压蒸汽,煮沸以及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橡胶手套,胶靴等可用来苏或戊二醛溶液浸泡,工作结束后可用肥皂,漂白粉,高锰酸钾,新洁尔灭,来苏等消毒液洗手。认真做好各种传播因素的消毒,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不要用人用过的盆或碗喂养家畜,小孩不要和羊羔玩耍。
石河子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布鲁氏菌防控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