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30 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积累了大量财富,中国涌现出大量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财富聚集地。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存款总额持续增长,预计2015年存款总额可以达到50万亿元(见图1),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日趋增长(见图2),居民财富不断积累。
图1 图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近年来,我国GDP虽然增速低于8%,但仍然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居民实际收入也持续增长(见图3),再从中国居民财富增长角度观察,过去10年财富稳步增加,每年新增财富都在20-30万亿之间,目前居民总财富已经接近300万亿(见图4)。作为传统的储蓄大国,中国居民一直习惯于将闲置资金钱存到银行,以获取近乎零风险的稳定回报,储蓄转为的投资的比例仍然偏低,转化为证券投资的比例更低。
图3 图4
数据来源: WIND,CEIC
此外,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0 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62 万亿人民币,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未来中国家庭财富总额将保持17%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到2013 年达到7.6 万亿美元,其中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将增加到78.8 万户,年均增幅近15%,未来10 年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将达到 3.5 亿。除了这些崛起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据公开资料,2012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1000万以上)数量超过70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100万,共持有可投资资产22万亿。预计2012-2015年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以年均复合增长率18%增长至36万亿,2020年末可投资资产将达73万亿,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些催生了大量的财富管理需求,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2.理财产品鱼龙混杂,投资者无所适从
市场上理财产品发展如雨后春笋,千姿百态,也却鱼龙混杂。产品种类上有传统的股票、基金、债券、信托,期权、贵金属、期货等金融衍生,也包括医疗健康、教育培训、遗产安排,退休计划,社交平台、艺术品、贵族礼仪、法律咨询、慈善公益等新兴的另类投资,而每种产品的收益、风险、流动性、安全性等属性又各不相同;理财渠道上有证券公司,财富管理公司,银行理财产品;操作方式又包括线上和线下,线上又包括移动端和PC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管还不健全,使理财市场风险加剧。
由于行业自律不够,监管不足,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另外,消费者缺乏专业的理财知识和基本的判断能力,往往被高收益率诱惑,疏于防范。因此,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往往处于无所适从的境地,难于辨别产品优劣。虽然目前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仍不成熟,金融投资工具日趋丰富,相应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外部环境的日趋优化,业务创新空间日趋扩大,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春天来临,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