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名称:《基础化学教程》
二、课程类型:文化基础课
三、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四、课程性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为目标的。幼儿师范学校的化学教学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适应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需要。
五、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2、分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与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有关问题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等,使他们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以利于将来能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六、教学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1、目标要求:
(一)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一些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化学概念、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理论,进一步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以及化学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了解化学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应用,了解化学的发展趋势。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地学习,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等,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与从事学前教学工作的关系,了解幼儿科技活动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常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自制简易教具和指导幼儿开展与化学有关的科技活动的本领。
(四)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和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主要内容:
《基础化学教程》分为上下、两册,为普幼班一年级基础文化课程。上册为一到三章,下册四章到六章,具体内容基教学要求如下表:
第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要 求 | |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 钠的物理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跟氧气、水的反应) 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元素性质的比较 焰色反应(钠、钾) |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
第二节 铝 第三节 铁 和 铜 | 铝的物理性质、用途 铝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碱的反应) 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钾) 铁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水、酸、盐的反应)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铁盐和亚铁盐 铜的性质、用途 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 |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选学 |
第三章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要 求 | |
"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剂 还原剂 原电池原理 干电池 蓄电池 新型电池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电解精炼铜) 电镀 | 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 选学 了解 理解 了解 选学 了解 常识性介绍
选学 |
第二节 物质的量 |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 了解
理解 |
第三节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 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 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平衡 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了解 了解
了解 |
第四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长式) 周期和族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元素的原子半径、化合价以及单质、化合物的性质)递变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元素周期律发现简史 | 理解 了解
理解
常识性介绍 选学 |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要 求 | |
第一节 氯及其化合物 | 氯气的物理性质、用途 氯气的化学性质(跟金属、氢气、水、碱的反应)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浓盐酸跟二氧化锰反应) 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 卤素性质的比较 碘与淀粉的反应 氟、碘与人体健康 卤化银 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 了解
掌握
了解
常识性介绍 掌握 了解 常识性介绍 选学 选学 |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要 求 | |
第二节 氧 族 | 氧族元素简介 硫的物理性质、用途 硫的化学性质(跟金属、氧气、氢气的反应)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跟氧气、水的反应,漂白性) 臭氧及臭氧层的保护 浓硫酸的性质(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 硫酸盐简介(硫酸钙、硫酸钡)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常识性介绍 掌握 常识性介绍 |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要 求 | |
第三节 氮 族 | 氮族元素简介 氮气的化学性质(跟氢气、氧气的反应) 氨的物理性质、用途 氨的化学性质(跟水、氯化氢、氧气的反应) 氨的实验室制法 铵盐的化学性质(受热分解、跟碱的反应) 的物理性质、用途 的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 |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大气、水域、土壤、居室等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及环境保护) | 常识性介绍 |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要 求 | |
有 机 化 学 基 本 概 念 | 有机物的特点 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烃基烃的衍生物 同系物 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 官能团 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常识性介绍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碳原子数在5以内的分子) 了解
了解 常识性介绍 |
第一节甲烷 第二节 乙烯 | 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与氯气的反应、受热分解)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烷烃及其命名 乙烯的物理性质、用途 乙烯的化学性质(燃烧、跟溴水的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聚合)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 掌握 选学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
第三节 苯 | 聚乙烯简介 烯烃 苯的物理性质、用途 苯的化学性质(燃烧,跟溴、、氢气的反应) | 常识性介绍 掌握 掌握 |
第四节 石油和煤 | 石油的分馏及其产品的用途 液化石油气简介 石油的裂化 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 煤的气化和液化 新能源的开发及展望 | 常识性介绍 了解 常识性介绍 常识性介绍 常识性介绍 |
第五章 烃 的 衍 生 物 | 乙醇的化学性质(跟钠的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乙醇的工业制法(发酵法) 醇类(甲醇、丙三醇)简介 苯酚的物理性质、用途 苯酚的化学性质(弱酸性、跟溴的反应) 乙醛的物理性质、用途 乙醛的化学性质(还原性、跟氢气的反应) 醛类(甲醛)简介 乙酸的化学性质(酸性、酯化) 羧酸(甲酸、高级脂肪酸)简介 酯的性质(乙酸乙酯的水解) 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水解) 肥皂、合成洗涤剂 | 掌握 选学 常识性介绍 常识性介绍 了解 常识性介绍 掌握 常识性介绍 掌握 常识性介绍 了解 了解 常识性介绍 |
第六章 糖类 蛋白质 | 葡萄糖的性质(还原性)、用途 蔗糖、麦芽糖简介 淀粉的性质(水解)、用途 纤维素的性质(水解)、用途 蛋白质的组成、性质(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用途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 | 常识性介绍 | |
第七章 合成材料 |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品种、性能和用途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 常识性介绍 |
1、教学建议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化学知识的教学来进行。如在“实验探究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维生素C的检测”等具体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要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五、教学设备和设施
为了保证化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学校必须按本大纲要求配备仪器、药品、挂图、模型、标本等教学设备,还应配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电化教学设备及配套教学软件等,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应该设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化学实验室、实验准备室和仪器药品室。边讲边做实验和学生实验的仪器、药品等配备,应保证学生能够一人一组地进行实验操作。要完善化学实验室的通风和安全设施,加强实验室管理,要有专人负责,注意检查、维护和保管仪器、药品及设施等,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编写者:李艳梅
审核者:太原幼师教学指导委员会
编写日期:201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