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下册一单元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6:55:11
文档

八年级下册一单元复习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自测题一、选择题(将答案写在题号前面,每题2分,计70分。):1.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A.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共同纲领》
推荐度:
导读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自测题一、选择题(将答案写在题号前面,每题2分,计70分。):1.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A.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共同纲领》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选择题(将答案写在题号前面,每题2分,计70分。):

1.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A.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的作用      

B.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

C.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4.新中国成立后,用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的原因,哪一项分析得不正确

A.《义勇军进行曲》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精神,可以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奋斗

B.每当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以起到居安思危的作用

C.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形势还不安定              

D.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仍然没有消除

5.想象一下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了房屋         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6.依据统计数字,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的9%,据此得出的结论最合适的一项是 

A.土地改革了生产力                 B.农业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经过三十年斗争,在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基本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基本胜利的标志应当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8.20 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B.土地改革结束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辛亥

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问题时,一面向进军,一面力争和平

C.和平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和平后,人民先遣进驻拉萨

10.某同学准备调查参加过新中国土改的人物,以了解农民在土改前后生产和生活的变化,他的调查对象最好是

A.20世纪50年代前出生      B.20世纪60年代后出生

C.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      D.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

11.祖国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举行   B.和平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渡江战役胜利

12.美国陆军上将、“联合”总司令克拉克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使美军没有胜利的原因是

①的英明决策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英雄主义精神③国内外正义力量支持中国人民抗美援朝 ④朝中人民团结作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高频率的语汇会是下列哪项

A.土地、农民、新区                 B.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美帝国主义

C.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国歌         D.、和平、人民

14.在文艺作品中寻找历史。从下列哪部作品中更能让你感受到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战斗事迹

A.电影《上甘岭》           B.电影《开国大典》   

C.报告文学《最可爱的人》  D.歌曲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5.在朝鲜391高地耸立着一座石壁,上面镌刻着一行鲜艳夺目的红漆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同志永垂不朽!”你认为这位同志是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杨靖宇

1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的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名为《永恒》的诗,是写给谁的?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董存瑞  D.刘胡兰

18.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中国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长江日报》2004年8月1日报道,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某中学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埋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这种“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20.右图反映的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从中不可能读到的信息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地主的土地          B.人民全国

C.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关心土地问题     D.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

2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开国大典做好了准备。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在开国大典上进行的 

A.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前升起          B.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   

C.宣告成立         D.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A.中国真正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23.请你从以下四句话中选择最为贴切的一句话,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A.封建帝制被推翻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现代化了 D.世界和平力量壮大了

24.土地改革是要改变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土地私有制     D.土地国有制

25.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26、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北伐军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C. 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D.人民向全国进军

27、小云同学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作的如下介绍中,错误的是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的作用

C.与会代表共同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代国歌     

D.会议选举为

28、新中国的国家权力构成和政权组成模式,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能反应的模式、最民主的模式、最能集中绝大多数的模式。最早确立这个模式的法律文献是

A.《共同纲领》      B.《1954年》     C.《土地改革法》     D.《义务教育法》

29、据史料记载:英国党政治委员会发出贺电:“……英国党政治委员会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英国党总哈利·波利特(签字)1949年9月22日”,接着,捷克等国家好组织也发来了贺电祝贺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些贺电发出的依据是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人民南京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开国大典举行

30、一届政协会议讨论国歌问题时,有人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过时,应改掉。一锤定音:歌词不要改。以为代表的共和国领袖的良苦用心是

A.同仇敌忾       B.继往开来      C.居安思危       D.百废待兴

31、在开幕词中激情发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里提及的“代表先生们”是指

A.重庆谈判代表     B.一届政协代表     C.一届    D.“七大”代表

32、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代表着中国党领导的28年艰难历程。中国党领导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

A.辛亥         B.成立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33、2011年,社会各界纷纷举行纪念辛亥100周年,总说:“中国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追溯历史,中国党完成了孙先生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A.大时期推动北伐军胜利进军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C.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               D.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4.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耕者有其田”成为现实,小明同学分析了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

A.为和平创造了条件        B.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35、2010年10月25日,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场战争的胜利

A.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战争

B.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宣告全国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

D.实现了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民族和国家

二、非选择题(计30分)

33.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下图)    

(1)材料一中“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请举两例说明。(4分)                 

如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邓世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杨靖宇、赵登禹、佟麟阁等。注意,要求是1840~1949年期间,为“争取民族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人物,举其中一例即可,有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3)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什么?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8分)   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主要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人民勇敢、团结;国际社会的援助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齿寒,户破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的关联着,是为了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在土改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坚实基础。                                               (1)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史实?(2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什么?(2分)                                                                             甲午中日战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材料二中“土改基本完成那一年”是哪一年?土改促进农业飞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1952年;因为土改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

(3)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时什么?(6分)                          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中国,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土改运动顺利实施,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经济,有力的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文档

八年级下册一单元复习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自测题一、选择题(将答案写在题号前面,每题2分,计70分。):1.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A.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共同纲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