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路涵过渡段施工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6:56:58
文档

路涵过渡段施工方案

温溪货场路涵过渡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路基施工总说明图;2、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路基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二、工程概况温溪货场内路涵过渡段共4处,分别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温溪货场K191+541(2-5.0m)框架顶进涵、K191+906(1-4.0m)框架涵、K192+127(1-1.5m)框架涵、K192+235(1-2.5m)框架涵。三、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用于中
推荐度:
导读温溪货场路涵过渡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路基施工总说明图;2、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路基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二、工程概况温溪货场内路涵过渡段共4处,分别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温溪货场K191+541(2-5.0m)框架顶进涵、K191+906(1-4.0m)框架涵、K192+127(1-1.5m)框架涵、K192+235(1-2.5m)框架涵。三、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用于中
温溪货场路涵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路基施工总说明图;

2、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路基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二、工程概况

温溪货场内路涵过渡段共4处,分别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温溪货场K191+541(2-5.0m)框架顶进涵、K191+906(1-4.0m)框架涵、K192+127(1-1.5m)框架涵、K192+235(1-2.5m)框架涵。

三、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用于中铁隧道集团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温溪货场(120km/h 及以下I级铁路路基)。

四、过渡段设置形式及技术要求

1、路涵过渡段设置形式对照表

序号里程结构形式长度与线路夹角涵顶距路肩高度>1.5m或<1.5m

备注
1K191+541(2-5.0m)框架41m90°<2m
2K191+906(1-4.0m)框架98m63°/90°<2m
3K192+127(1-1.5m)框架10m90°<2m
4K192+235(1-2.5m)框架6m90°>2m
2、路涵过渡段

当涵顶距轨底高度小于1.5m时,过渡段范围内采用A组填料分层填筑,并按基床表层压实指标控制。过渡段填筑采用A组填料技术标准为K30≥150Mpa/m,空隙率n<28%。过渡段基坑回填C15混凝土和级配碎石掺5%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至基床表层)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基坑回填到原地面平整后,用打夯机夯实。路涵过渡段两侧过渡段必须对称填筑,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涵背两端采用压路机能碾压,压路机碾压不到时,采用打夯机进行夯实。当靠近结构物的部位时因横向碾压,涵顶部料不足1m时不得用压路机碾压。大样图如下:

当涵顶距路肩高度于1.5m时,过渡段范围内采用A组填料分层填筑,并按基床表层压实指标控制。过渡段填筑采用A组填料技术标准为K30≥150Mpa/m,空隙率n<28%。过渡段基坑回填C15混凝土和级配碎石掺5%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至基床表层)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基坑回填到原地面平整后,用打夯机夯实。路涵过渡段两侧过渡段必须对称填筑,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涵背两端采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碾压不到时,采用打夯机进行夯实。当靠近结构物的部位时应横向碾压,涵顶部填料不足1m时不得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大样图如下:

当涵洞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采用A组填料斜交三角形部分后按要求设置过渡段,使A组填料与路堤填料间接触面与线路走向正交。

路涵过渡段平面图如下:

五、过渡段A组填料施工工艺

填筑必须待涵洞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加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过渡段路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基同时施工,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施工应加强临时防护,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

过渡段长度:横向构筑物顶距轨底高度<1.5m时过渡段长度L1=a+n*(H-h1)(常数a取2m;过渡段纵坡率n取2;H为填高;h1为基床表层厚度)见上图a;横向构筑物顶距轨底高>1.5m时过渡段长度L1=a+n*h2(h2为涵顶距地面高度)见上图b。

填筑满足三区段要求:A组填料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

同时满足八流程工艺:测量放样、拌合(A组填料选用)、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养护。

填料(A组)采用路堑段开采

填料质量控制

填料(A组)粒径控制不大于7.5mm的卵石或碎石,按一定比例搀和而成的路基填筑材料。控制比例为:土60%:石40%,要求级配良好,含水量适中(具体根据标准击实试验确定),

填料运输

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在卸料时应注意卸料高度。

摊铺

以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原则:主要由摊铺机配合人工摊铺,摊铺厚度对于压路机压不到处采用打夯机夯实,摊铺厚度不大于20cm,其余摊铺厚度33~38cm。

碾压

摊铺后,先静压、后弱碾压、再强碾压,最后静压收光。碾压时从两侧像中心碾压,钢轮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检测确定)。压路机碾压速度开始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为宜。

碾压试验参数:根据采用的填料经过室内试验所得的参数按3个不同的松铺厚度、机械组合方式、含水量、碾压遍数等实施。

如下表:

序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遍数试验项目备注

1

33cm30cm静压1根据k30、孔隙率检测调整含水率
弱振2
强振5
静压收光1

2

36cm

30cm静压1根据k30、孔隙率检测调整含水率
弱振2
强振6
静压收光1
338cm30cm静压1根据k30、孔隙率检测调整含水率
弱振3
强振8
静压收光1
1、检测填筑压实指标:

应满足:K30≥150Mpa/m,孔隙率n<28%。

2、上下层间处理

在摊铺上层前先要对下层而进行处理,首先是要清除污染物等,以保证上下层之间的结合性良好。

3、过渡段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同一整体施工,即施工时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碾压面按大致相同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建筑。过渡段填筑外观偏差控制项目下表

过渡段填筑允许偏差

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自检频率检验方法
1中线至边缘0~50mm每过度段抽查3处尺量
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检测层检查2处尺量
3横坡±0.5%每过度段抽查2个断面坡度尺量
4平整度不大于15mm每过渡段检查5处2.5m尺量
5边坡坡率(偏陡量)3%设计值每过度段每侧抽查6处坡度尺量
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做好防排水工作,级配碎石面和基地均不得有积水。排水沟要有足够深度、坡度,以利排水,并引入自然排水点,排水沟内不得积水。自然排、汇水点水不得有反渗路基基地的现象,否则应做相关处理。

过渡段基地范围及两侧的排水、防渗,地下水的拦截、引排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地下水的出露位置、出水情况、处理方案等均要做好详细记录。

过渡段施工时要安排专门技术人员现场监控,每一填层按要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不合格时要补压后再检,直至合格,同时作好现场检测记录,做好施工原始资料。相关试验方法按照《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执行。

现场技术负责人要对施工员、工班长下达详细、有操作性的技术交底。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文明驾驶。机械填筑时,为保证机械运行安全,再填土边缘应有安全标志。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楚时不得作业。雨季路基施工时,运输机械必须有防滑装置。

文档

路涵过渡段施工方案

温溪货场路涵过渡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路基施工总说明图;2、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路基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二、工程概况温溪货场内路涵过渡段共4处,分别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温溪货场K191+541(2-5.0m)框架顶进涵、K191+906(1-4.0m)框架涵、K192+127(1-1.5m)框架涵、K192+235(1-2.5m)框架涵。三、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用于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