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代码:0101
学 号:082001010008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学生姓名:陈 骄
指导教师:吴 夏 平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2008 级
2012 年 3月 11日
附件5: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系别:文传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一)班 级别:2008 级
课 题 名 称 | 论《诗经》爱情中的女性形象 | ||||||
学生 姓名 | 陈骄 | 学号 | 082001010008 | 指导教师姓 名 | 吴夏平 | 职称 学位 | |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研究动态、见解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5、主要参考文献 | |||||||
一、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和保存了我国先秦时商代到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过:“《诗经》这部书,在中国所有的书籍里面,是最有价值的一部。”首先,《诗经》这部书的年代最早,并且在先秦时流传下来的文献中,《诗经》是保存最好,最完整,最可靠的一部。其次,《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语言库,孕育了多种诗体的语言形式,还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比兴艺术和树立了诗预时政的是个典范。最后《诗经》具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重大意义。 爱情总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自从人类诞生开始,爱情就注定与人类纠缠不清。在原始社会就有婚姻之神的流传,在西方也有丘比特爱神的神话,可以说爱情与婚姻就是延续人类社会的纽带。作为最早的诗歌诗歌总集,《诗经》中必然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 《诗经》中的爱情主要集中在《国风》里,小雅里也有些,以《郑诗》、《卫风》里的情诗最为有名。《诗经》的一大特征是其现实性,《诗经》中的男女贵族婚姻共同体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政治联盟,而百姓间的爱情却是百花齐放的光彩。有早恋的女子大声叫喊着“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还有可爱的女子对爱人矛盾纠结的心理,《郑风·狡童》“彼狡童兮, 不与我言兮。唯子之故, 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 不与我食兮, 唯子之故, 使我不能息兮。因此读《诗经》中的爱情诗,要喜乐共享,并联系我们身边的各类爱情故事加以联想,就更能领会《诗经》中女子的一颦一笑。 通过研究《诗经》爱情诗中的女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先秦或春秋时人们的真实生活,体会那个时代的女子期待爱情的心扰,在爱情到来时的欣喜欢快,以及现实生活的不易和悲凉。通过对不同阶层的女子在相同的爱情面前彼此间所表现出的思绪,来了解当时的女子的女性内心世界的所知所想、所恨所怨,全面的知道《诗经》中女子在爱情中各色千秋的形象。 2、研究动态、见解 每一个时代对《诗经》的理解、阐述、接受,都无不体现着每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和主流意识的变化。在二十世纪前半业,人们高呼“个性”,很多的学者都将研究《诗经》的目光放到了两性关系的体现上,从而使《诗经》中的婚恋诗成为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成果。后期人们又将《诗经》的研究侧重在“反映生活”上,于是研究者就配合当前的政治文化思潮,研究《诗经》中的婚恋生活、妇女生活、阶级斗争生活等等。把一部《诗经》作为展现周代人们生活的镜子,忽略了其作为文学展示人类心灵世界的意义。 人类的生活形式在不断变化,与遥远的商周相比简直是面目全非,但是人心、人情却相去不远,特别是爱情,因而在这个层面上,《诗经》所具有的情感力量和人物内心的世界,也最能与现在的我们的内心相连接。对于当代我们对于爱情的态度与古人之间的爱情相比,宛在今朝,如《卫风·氓》中男子“富易妻”的陋习,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男人有钱后,抛弃糟糠之妻,又者出现众多小三小四,又如《邶风·谷风》中的女子,丈夫为了新妻欢颜,被直接扫地出门,真可谓是“由来只见新人笑,哪能闻得旧人哭!”等等;还有在恋爱初期男女之间的热络“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等等,莫不与今想通。因此,我写本文就是想站在今人的角度上,从《诗经》中爱情里不同阶级的女子们不一样的内心世界,不一样的表现方式,从而更深入的了解“窈窕淑女”,在面临各种政治阴谋、生活的困境影响下,女子们的不同心理和形象,了解千古女子在爱情面前共同的喜乐哀伤,展示《诗经》中女子的世界。 三、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本文以《诗经》中的爱情为主线,以其中的女子为对象,并通过各个阶层之间不同的婚恋诗,女子在其中的各种行为、思想态度等来加以分析和归纳。并参阅著名学者的理论和专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例证法、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来研究诗经中的政治爱情诗,阐述诗经中爱情诗里的女子在文学上的作用,通过这些总结和论述来认识诗经爱情里的女子在我们当今社会中所具有的艺术形象。
论文大纲 (1)引言 (2)主体:主体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商周的政治婚姻的目的和方式 第二部分:政治联姻下女子的形象(贵族女子) 1、美丽与哀愁的鲜花配牛粪 4、受伤的总是我 第三部分:平民女子在爱情中的形象 1、古代版野蛮女友 2、母亲与情人的结合 3、又一位“” 4、平民中的弃妇 5、带刺的玫瑰 6、幸福婚姻中的骄人 第四部分:艺术形象的特点 1、诗经中女性形象的现实性 2、《诗经》爱情诗里的情景相融 3、《诗经》爱情诗赋比兴的艺术特点 最后总结:概括全文 四、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2012年3月1日——3月5日 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12年3月6日——3月13日 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12年3月14日——3月15日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2012年3月16日——4月1日 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2012年4月1日——4月10日 论文修改、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 [2]闻一多.风类诗钞[M].北京:古典出版社,1956:38. [3]姚小鸥.诗经译注[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9. [4]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22. [5]刘毓庆,杨文娟.诗经讲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6]尹建章,萧月贤.诗经名篇详解[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62. [7]周穆.且听风吟 诗经与爱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4 [8]赵小兰.诗经的生活艺术[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0. [9]丁立梅.诗经里的那些情事[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3. [10]徐磊.宛在水[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12. [11]朱自清等著.名家品诗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12. [12]周延良.诗经学案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3]于兴.诗经研究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6. | |||||||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