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 庞有军
(大连大学 校园网建设办公室,辽宁 大连 116622)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功能、内容和作用,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工具实现校园内部的各项资源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高等学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管理;网络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面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可以定义为 “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实现校园内部的各项资源信息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的信息化空间,使得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过程的信息化”,其目的是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高效率和规范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2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1)数字化: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主的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使得教育信息系统性能可靠,数据系统标准统一。
(2)多媒体化: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使得媒体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真实现象虚拟化。多媒体的信息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网络化:利用网络可以使全世界的资源汇集在一起,使得信息资源可以共享,活动时空更加广阔,人机合作容易实现。
(4)智能化:主要是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
3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功能
1)在教学方面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科研方面
利用互联网促进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加快科研信息传播,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开展网上合作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以及最新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从而大大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辐射力。
3)在管理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运行与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4)在公共服务方面
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网络服务;建设高质量、信息化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开展各种网络化服务项目,包括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等,为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集成、健康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服务,形成智能型的社区服务体系。
4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由网络基础设施、安全、身份认证以及各类应用系统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用户接口(身份认证)
信息服务(交流),社区服务,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等 管理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网
络教学等)
网络服务(Web,域名,E-mail,注册,安全等)
基础平台(网络硬件系统)
1)用户管理
在现实的校园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身份,如校长、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临时工等等,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不·90·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信息化建设
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权限。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电子身份管理系统,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与自己真实身份相对应的电子身份,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电子身份访问校园网中的有权访问的系统和信息。这个管理系统要能够确认一个用户是否是其合法用户。通过用户注册,学校成员根据其真实身份可转换为相应的电子身份。注册系统保证了用户信息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2)数据管理
对一个高等学校来说,要真正做到信息化,需将学校的各种信息、数据数字化。这将有着庞大的数据量,而且这些数据非常重要,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支撑着学校的正常运行。因此,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是数据管理的重要内容。数据的存储方式对数据的有效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数据存储策略,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缺陷,比较合理的存储方式是以集中存储为主、分布存储为辅的分布存储策略,即将绝大部分数据集中存放在数据中心,将一些有特殊需要的数据分布存储在相关的部门,整个系统采用统一的视图,实施统一的管理。对数据要做定期的备份,并且要在校园中的不同区域进行分布式的数据备份,以确保数据不因意外的灾难而损毁,稳妥地支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信息管理
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被存入计算机系统,如何管理好这些信息,使之发挥最大作用,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4)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给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接口,使用户能按自己的权限和习惯的方式提取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将各种信息收集、整理起来,提供给特定的用户用于管理活动,还可将某些信息提取出来,进行必要的信息发布,使更多的用户可以使用。信息服务的另一重要功能是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各种信息的不断积累,建立起相应的数据仓库,根据学校的情况逐步建立起决策支持系统,对学校的上层管理人员提出决策主题,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关联信息,为学校的重大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比如可以进行教学评估、科研评估、各部门的管理评估等。
5)网上办公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网络办公环境,实现办公自动化。这个系统的信息发布完整、规范;有全面、方便的办公事务处理;完善、规范的公文管理。使用帐号和密码,在任何地方均可进入学校内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规范程度。
6)网上教学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它是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网上教学的基础是设置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如教师可以把电子讲义、课件、教学录像、试题库及各种数字化的教学素材放到网络上,可以供给所有授权的用户同时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开放式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非常有帮助。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可为校园网上的同步教学提供实时双向交互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为校园网上的异步过程教学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环境,成为与课堂互补的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
7)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没有时空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是依靠Internet和校园网,对教育教学资源电子化和信息网络化。主要包括文献书目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库等,是一个虚拟的图书馆,用户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图书馆看书、查资料等。
8)电子社区服务
电子社区服务是指可以在校园网上提供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如地图导航、虚拟服务台、海报、意见箱、新闻中心及各种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餐饮等有关的服务项目。学生通过电子社区的服务系统,可以方便地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打交道,如:进行信件查询、网上订餐、宿舍管理等。在电子服务社区中,许多事情变得简单、快捷。
5 信息化对高等学校的作用
1)信息化校园有助于高等学校办学理念的实现和提升高等学校的管理水平
利用信息化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教职员工进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促进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而有助于高校确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办学理念,并实现自己的办学理念。信息化的校园为学校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和手段,能够实现管理的规范与高效。
2)利用信息化校园可较快培养出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利用信息化网络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可培养造就出一批既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又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师队伍,他们是集专业技术知识、计算机技能与教育艺术三者于一身的真正的新型教师。
3)信息化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校园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信息化可促进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便于个性化学习。信息化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91·
6 结束语
总之,高校信息化是现代大学的必然选择,高校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效率和质量,其中提高质量是根本。在高校信息化中将建立起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设施和新的管理方式,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伏湘. 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5,10
[2] 高祥华. 谈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作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5,19(5):115-118
[3] 刘荷花.关于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3):227-229
[4] 蒋东兴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思路与实践[J].
收稿日期:4月17日 修改日期:4月21日
(上接第85页)
DJNZ R2,DATA1
MOV A,#01H
MOV@R0,A
CLR TR0
QUIT:RET
图3 容栅数据采集程序流程图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容栅数显卡尺、AD574A和单片机C52的使用,该系统具有实时测试位移和受力情况的功能,并通过串口及时传输测试结果到上位计算机并进行仿真。该测试系统测量精度高,功能全面,并且已经应用于各种桥梁的平整度测量和变形测量上,效果明显。今后将逐步扩展该系统的进一步深入使用。
本文作者创新点:运用高精度的容栅传感器,采用多路采集技术,并结合液晶显示技术、计算机控制与模拟,运用汇编程序读取容栅数据,保证了采集的可靠性。此研究解决了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测试问题,也运用到道路和桥梁的工程变形检测当中,已得到了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谦,杨琛盛.基于PC-单片机的主从式快速铸轧在线监测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3,第5期:28-29
[2] 王英健,吴康雄,吴军. 容栅式百分尺微机接口方法的研究.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7,第15卷第1期:40-46
[3] 张国忠,赵家贵. 检测技术[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
[4] 李华. 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
收稿日期:5月6日 修改日期:5月14日
作者简介:张文华,女,(1971-),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郑州大学在读研究生,十几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