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03:07
文档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最近央行突然宣布加息,这次加息行动是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央行刚刚宣布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后采取的相反行动,就显得很不寻常,因为这预示着宽松的刺激性宏观开始退出,这反映出我们对目前与未来国际经济走势判断,如果不是乐观,至少也是积极的。在发达国家放松货币的时候,我个人希望这不是安排宏观刺激开始退出的主要指导思想。因为我一直担心美国与世界经济会遭遇二次探底,而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其根本用意是绸缪即将来临的新的大危机。对此,我们必须警惕
推荐度:
导读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最近央行突然宣布加息,这次加息行动是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央行刚刚宣布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后采取的相反行动,就显得很不寻常,因为这预示着宽松的刺激性宏观开始退出,这反映出我们对目前与未来国际经济走势判断,如果不是乐观,至少也是积极的。在发达国家放松货币的时候,我个人希望这不是安排宏观刺激开始退出的主要指导思想。因为我一直担心美国与世界经济会遭遇二次探底,而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其根本用意是绸缪即将来临的新的大危机。对此,我们必须警惕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最近央行突然宣布加息,这次加息行动是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央行刚刚宣布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后采取的相反行动,就显得很不寻常,因为这预示着宽松的刺激性宏观开始退出,这反映出我们对目前与未来国际经济走势判断,如果不是乐观,至少也是积极的。在发达国家放松货币的时候,我个人希望这不是安排宏观刺激开始退出的主要指导思想。因为我一直担心美国与世界经济会遭遇二次探底,而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其根本用意是绸缪即将来临的新的大危机。对此,我们必须警惕。

 

实行量化宽松的原因:

美联储在9月初就宣布了要实施第二轮的货币刺激,紧接着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奥巴马也宣布了基于第二轮刺激的300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和500亿美元的基础减税投资计划。在美国经济仍处在复苏轨道之中的时候,美国与美联储当局为何要急于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显然是因为美国经济即将爆发新的大危机,美国宏观当局在未雨绸缪。 美国与世界的这场危机都没有过去,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在次债危机爆发后所形成的庞大有毒资产并没有得到处理,而只是被掩盖和冷冻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推迟矛盾的爆发期,以及为解决矛盾争取到时间。

美元量化宽松带来的资金,大部分会通过美国金融投资体系流入收益率更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套利。尤其是在目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传统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之中,加息抑制经济过热成为宏观经济主要任务。如何采取措施更为有效地区分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流入成为时下外汇管理的焦点。

11月3日,美联储推出一个新的国债收购计划,其目的在于压低长期利率,从而加快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美国的央行将把数千亿新鲜印制的美元注入到整个世界经济当中。美国国债收购计划的推出,印证了此前业内对美联储将实施量化宽松的预测。

量化宽松带来的美元贬值效应对降低美国债务负担水平不无裨益。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预计2010年美国国债余额将达到13.6万亿美元,占GDP的93%。奥巴马历来将缩减债务压力作为主要的施政纲领之一,借量化宽松之际,通过通胀贬值降低实际债务负担是一条有效的措施,甚至有国外相关机构预测通过贬值可以降低实际债务负担达5-10%左右。

量化宽松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摩根士丹利亚洲史蒂芬•罗奇10月30日在纽约表示,美联储计划实施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将加剧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由于正处于去杠杆化之中,美国经济并不能吸收新一轮量化宽松释放的巨大流动性。投资者将会配置更多的新兴经济体高回报资产。而对于中国等国家,这意味这大量外部资金流入,对实体经济将是巨大风险。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的背景下,海外资本流入不断升温。2010年2月至10月底,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专门开展了新一轮应对和打击“热钱”行动。10月28日,外管局点名通报了6家银行的9个分支机构的违规办理外汇业务,这一做法实属罕见。外管局表示,当前违规流入的“热钱”多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呈现多点式、渗透的特点。

中国国际合作部主任童道驰在同一年会上也表示,非常担心美联储量化宽松,会引发新一轮的全球资产泡沫。

美联储继续大规模量化宽松,并进一步导致美元贬值,对于中国而言绝非益事。

首先,美元量化宽松带来的资金,大部分会通过美国金融投资体系流入收益率更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套利。尤其是在目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传统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之中,加息抑制经济过热成为宏观经济主要任务。如何采取措施更为有效地区分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流入成为时下外汇管理的焦点。

其次,人民币升值是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主要压力之一,然而现实状况却表明中国并不具备快速升值的实际潜质。如果目前人民币不完全盯住美元的情况下,美联储大幅提升美元供应,那么相当于美元加速对人民币贬值,实际效果等同于人民币急剧对美元升值,这对实现提升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强化出口产业汇率应对能力、甚至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都有不利影响。

第三,量化宽松带来的美国债务负担压力下降实际上意味着债权国要为美国部分债务买单,而中国正是当前美国的主要债权国之一。如果真如市场预计的那样,美联储量化宽松会带来10%不到的债务成本节约,那么对于中国万亿规模的外汇储备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况且中国出于避险需求投资于美国国债本身的收益率很低,再加上通胀和美元贬值,那么实际造成的损失规模将是十分巨大的,这一点必须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第四,中国将被动跟随采取扩张性货币。如果不跟随全球的量化宽松,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如果中国跟进美国等国的,由于中国的银行体系并不存在去杠杆化的问题,那么中国货币供应量将十分充足。如果经济复苏会慢于货币增长,要么推动出现虚拟经济扩张,要么滞涨现象可能会出现。 

  第五,中国的海外资产风险将增大,量化宽松带来的通胀将使外汇储备的购买力下降。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量在去年9月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占比超过20%。美国国债创记录的低收益率对中国外汇储备构成巨大的压力。新购买的国债收益率将相当低,而且长期国债的风险则相对比较高,价格对利率波动的影响更敏感。 

  

为此,中国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是,扩大支出,增加财政赤字,降低贸易顺差。在全球经济衰退过程中,我国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财政赤字甚至可以更高一些,从而避免继续维持巨额的贸易顺差。二是,向美国施加压力,通过购买美国的通货膨胀保值债券,获得购买力的保证。通过国际协调,要求各国采取合作实现协调,避免竞争性的贬值。三是,对于美元未来贬值,对美元资产的购买还是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海外资产的购买,扩大直接投资。购买石油、原材料等资产,加大对高技术等产品的购买。四是,我国的银行体系功能正常,在危机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完全可以继续依赖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无须加人全球量化宽松货币的合唱。

中国出了年底可能再加息外,还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中国央行则表示在目前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货币应逐渐回归稳健和常态。中国通过控制资本流入的方法应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QE2)。中国应在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同时放松资本流出的管制。具体的措施上,对国内企业和银行的外汇贷款尤其应该加强管制,包括收紧外债额度和提高外汇贷款的成本。在资本流出方面,直接对外投资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则可以进一步放松。

量化宽松对世界的影响:

一、(1)、美第二轮量化宽松遭全球“口诛笔伐”

在全球经济复苏仍然面临众多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世界经济霸主美国不但不承担其应尽的责任,而且还采取了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孤注一掷的损人不利己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谴责。

目前,国际储备货币包括美元、欧元、英镑及日元等,而处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美元。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商品交易、资本流动、直接投资也主要使用美元。欧洲银行的报告显示,作为世界上的头号国际储备货币,尽管比重持续下降,但2009年,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比重仍高达62.2%。鉴于美元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美元的发行国——美国的货币的影响也是世界性的。

笔者认为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

(2)、金融海啸后,各国在经济复苏的道路已现“各自为战”的趋势。

不同于去年的G20匹兹堡峰会上的祥和氛围,“大难临头各自飞”,先前各国达成的不会打货币战的承诺已经成为泡影。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复苏陷入停滞,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措施使全球“货币战争”的火药味更加浓郁。正如笔者年初的文章《2010年,势极而反》中所言,面对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各主要经济体尚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然而,在危机阴影逐步消散的时候,协同变得远没有维护自身利益重要,美、中、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面临各行其是的重大风险。若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宏观经济层面的协同不再,方向和步骤、节奏产生差异,必将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现在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例如,面临通缩风险的美国希望通过量化宽松来拉动就业和通胀,以刺激经济复苏;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已踏上货币回归中性之路,目前面对的头号问题乃是通胀。

(3)、美元贬值,通货膨胀必将抬头。

美国利用货币这一王牌向美元资产注水,必将令美元汇率持续走低,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热钱大量涌入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普遍上涨,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输入性通胀。

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后,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一下冲高到1∶1.4282,创今年1月份以来的新高。

受到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带来的资金流入影响,日本东京股市日经股指连日来不断攀升。日本媒体指出,美国的量化宽松可能会造成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泡沫出现等副作用。

(4)、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巨大隐患。

美国把新印刷的6000亿美元注入美国经济,实际上是让美元贬值约20%,从而稀释了各国,特别是把美元作为重要外汇储备国家的资产。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数次提出尖锐批评,指出美联储的行动不仅不会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困难,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比如,美元贬值,贸易摩擦加剧,热钱流入新兴经济体市场有可能会对它们的出口造成毁灭性影响等等。这些都将给给全球经济复苏添加更多的变数。

二、负效应不容小觑

笔者认为,美联储此时推出量化宽松负面效应要大于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

(1)对美国经济而言,量化宽松并非对症下药。

美国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而非货币供应量不够,当前美国更需要的是新财政刺激方案和维护强势美元,而非让流动性进一步泛滥。新增的流动性不会迅速进入实体经济变为资产,而是流入金融机构和海外,催生新的资产泡沫,且有可能为未来美国和全球的通货膨胀飙升甚至失控埋下伏笔。

德国财长朔伊布勒认为,美国面临的严重经济问题不可能用增加债务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只会给国际金融界带来“更多的问题”。他认为,美国经济的问题并非缺少流动性,现在的做法是冒险,美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深刻危机。

(2)对新兴经济体而言,量化宽松有可能中断经济复苏进程。

美联储不受控制地发行美元以及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正在给新兴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危险,减少债权国外汇储备的价值。热钱涌入、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和本币升值等经济难题蜂拥而至,导致其刚刚好转的复苏局面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3)对全球经济而言,量化宽松有可能加剧动荡和失衡的危局。

美联储的定量宽松货币将加快美元贬值速度,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金融市场动荡,触发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战争”,有可能造成全世界范围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威胁,加剧全球经济就很难走出动荡和失衡的危局。

三、全球经济必然“二次探底”的逻辑演绎

美联储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这样,美联储在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总计将采购8500亿至9000亿美元的国债,是第一轮量化宽松中购买国债金额的近3倍。毫无疑问,升级版量化宽松将推倒全球金融多米诺骨牌。

笔者认为,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必然引发全球通胀抬头,新兴经济体将通过加息来抵御本币贬值和输入型通胀,这样就会导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经济发展减速甚至中断,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再次陷入危机,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不可避免。

1、全球财富大洗牌在所难免

量化宽松导致美元走软,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黄金、原油等价格会大幅度上涨,财富向这些国家分配。

如最近在美国宣布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后,黄金价格突破1390美元、原油价格突破87美元。此外,货币升值、黄金、股市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些投机资金可以从资产价格波动中渔利,发达国家的主要对冲基金资金实力雄厚,有丰富的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经验,能够乘势投机,操纵市场,获取丰厚利润,进一步放大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投机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赚取利润,导致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

同时发达国家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市场通胀预期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进口这些商品国家的物价上涨压力,输入性通胀风险增加。量化宽松导致美元贬值,物价水平上涨,主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风险,同时稀释美国的对外债务,导致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

2、美国减负 世界埋单

美元作为一种国际货币,它不仅是美国人自己的本币,而且更是国际标价货币、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因此,美国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实际上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它或将带给世界灾难性的后果。

比方,美元大幅贬值,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资源类价格暴涨,这将导致各国被迫“输入”通胀;与此同时,各国以美元储备为主的外汇资产及美元债权将严重缩水,而美国自己的外债负担却会无形“减负”。由此可见,美国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正在与各国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既是货币大战、汇率大战,也是贸易大战,其实质就是掠夺、转移或重新分配世界财富。

3、美国加息日 泡沫破灭时

当我们的生活重新回到通胀时代,各国将不得不提高利率来抵御通胀,美联储也不例外,将被迫采取积极行动,迅速提高利率。那时大量热钱又将撤出新兴市场回归美国,等到新兴市场的资产泡沫破灭时,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就被迫熄火,新一轮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再次发生。

文档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最近央行突然宣布加息,这次加息行动是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央行刚刚宣布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后采取的相反行动,就显得很不寻常,因为这预示着宽松的刺激性宏观开始退出,这反映出我们对目前与未来国际经济走势判断,如果不是乐观,至少也是积极的。在发达国家放松货币的时候,我个人希望这不是安排宏观刺激开始退出的主要指导思想。因为我一直担心美国与世界经济会遭遇二次探底,而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其根本用意是绸缪即将来临的新的大危机。对此,我们必须警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