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所拥有的病床位数的研究,了解当前医疗机构病床配置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尤其是病床位数做参考。
关键词:医疗机构 床位数 现状研究
医疗机构病床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规模、等级和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制定医院病床配置标准需要依据居民的住院需求、人口规模与结构、疾病谱、标准病床工作日、住院天数等指标。医疗机构病床配置不合理将会导致卫生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主要依靠对《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的床位数数据进行分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线索。
1、床位数的配置现状
医疗机构床位数现状主要从床位逐年变化情况、床位数的机构分布、各级医院床位使用效率、每千人口医疗卫生床位数、各地区分科床位数这5个方面来分析。
1.1床位数的逐年变化
床位数是指年底固定实有床位(非编制床位),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正在消毒和 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 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
我国医疗机构床位数建国初为11.91万张(其中医院9.71万张),到改革开放的19年,达到218.44万张(其中医院119.48万张),是建国初的18.24倍(医院为12.31倍),到了2010年,床位数增加到478.68万张(其中医院338.74万张),是1950年的40.19倍。人口总数由1950年的57482万增长到2010年的133972万,是1950年的2.33倍。
从总体上看,在这60年的时间里,病床位数增长迅速,其速度远大于人口总数的增长,病床数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的17.25倍。
表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
年份 | 合计 | 医院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 其他机构 | 总人口数(万人) |
1950 | 11.91 | 9.71 | 57482 | |||
1960 | 97.68 | 59.14 | 66207 | |||
1970 | 126.15 | 70.5 | 82992 | |||
1980 | 218.44 | 119.58 | 98705 | |||
1990 | 292.54 | 186. | 114333 | |||
2000 | 317.7 | 216.67 | 76.65 | 11.86 | 12.52 | 126743 |
2010 | 478.68 | 338.74 | 119.22 | 16.45 | 4.26 | 133972 |
按照卫生机构床位数机构分布来说,床位主要绝大多数集中在医院,占总床位数的70.76%,其他机构依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24.9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3.44%,其他机构为0.%。
按照地区差异来讲,医院总床位数占总床位数的百分比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是递减的,依次是:74.44%,68.36%,67.96%。东部地区的比例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中部和西部地区则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表二: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机构分布
合计 | 医院(所占百分比%)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 其他机构 | |
总 计 | 4786831 | 3387437(70.76) | 1192242 | 1515 | 42637 |
东 部 | 1975614 | 1470744(74.44) | 420339 | 61591 | 22940 |
中 部 | 1504979 | 1028882(68.36) | 402830 | 61054 | 12213 |
西 部 | 1306238 | 887811(67.96) | 369073 | 41870 | 7484 |
1.3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体现了床位的分布情况,也反映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这个指标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因为经济水平会有差异,从东部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会有差异,农村和城市之间也会有差异。从近几年的数字看,全国平均2006年是2.72张,2008年是3.06张,2010年是3.56张。但是,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这三年分别为0.8张(是平均水平的1/3.5)、0.96张(是平均水平的1/2.96)、1.12张(是平均水平的1/2.92)。2010年,农村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2.44张,不足城市千人口医院床位数的一半。总体上,不论全国平均还是农业人口都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农业人口的每千人口床位数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这个差距正在逐年减小,但总体差距还是很大。
表三: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年份 地区 | 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张) |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 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张) | 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 | ||||
合计 | 城市 | 农村 | 合计 | 城市 | 农村 | |||
2006 | 3270710 | 1580724 | 16986 | 2.72 | 2.53 | 4.23 | 1.81 | 0.8 |
2008 | 3748245 | 1787266 | 1960979 | 3.06 | 2.84 | 4.7 | 2.08 | 0.96 |
2010 | 4401512 | 2067805 | 2333707 | 3.56 | 3.27 | 5.33 | 2.44 | 1.12 |
东 部 | 1805486 | 984012 | 821474 | 3.96 | 3.62 | 5.54 | 2.56 | 1.19 |
中 部 | 1378129 | 618413 | 759716 | 3.3 | 3.02 | 5.51 | 2.21 | 1.05 |
西 部 | 12177 | 465380 | 752517 | 3.35 | 3.12 | 4.75 | 2.57 | 1.14 |
病床使用率是反映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率,和平均住院日一起构成评价医院病床工作的负荷情况。我国国内公立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一般在85%以上,三级医院一般都达到90%以上。民营医院一般在80%以下,较差的仅在50%左右。根据年鉴的数据,医院病床使用率都在%以上,更有很多医院超过100%,表现为明显的病床不足,病床超负荷工作。
表四:2010年各级综合医院工作效率
医院级别 | 医生日均担负 | 医师人均年业务收入(万元〉 | 病床使用率(%) | 平均住院曰(曰) | |
诊疗人次 | 住院床日 | ||||
医院合计 | 6.8 | 2.4 | 88.1 | 95 | 9.7 |
部(管)属 | 9.8 | 2.5 | 219.7 | 105.5 | 10.9 |
省属 | 7.4 | 1.5 | 148 | 103.5 | 11.9 |
地级市(地区)属 | 7 | 2.5 | 95.2 | 99.3 | 11.6 |
县级市(区)属 | 6.9 | 2.1 | 66.7 | .9 | 8.9 |
县属 | 5.6 | 2.4 | 54.3 | .4 | 7.6 |
1.5 各地区分科床位分布
对2010年全国医疗机构床位组成分析可以了解到,所有的医疗机构中,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所占的床位比例相对来说很小,分别为0.34%和7%,在这之中,医院占有的比例分别为:预防保健0.1%,全科医疗1.55%。这个比例说明预防保健和全科医疗这些基础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并没与集中在医院,而是集中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集中在社区、乡镇级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防控机构以及其它相关机构。
2、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存在问题分析
2.1 医疗机构床位分布存在地区差异
经济水平、教育文化条件是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我国城乡差距大,在卫生服务提供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总床位数中医院所拥有的床位数比例由东到西比例递减,说明在东部地区床位更集中于医院,而中西部则基层所占比例大。同时,总床位配置也存在差距,农村地区的每千人口人均床位数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人群密集,每千人口床位数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这表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基层卫生服务可及性差。床位不足只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的一个方面。
2.2 基层卫生医疗资源缺乏
我国卫生机构床位数主要分布在医院,县乡镇级则相对少,但是按照总人口组成,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基层,基层卫生需要更大,这些人群的卫生需要主要依赖于县镇村级卫生机构,现状是,人口比例多的部分却分布有相对少的床位数,这造成了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2.3 分科床位分布不合理
基础公共卫生服务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预防和全科医疗方面的床位占有比例小,基础公共卫生投入不够多。转变医学模式也将转变我们对疾病关注的焦点,而重视预防保健则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下应该重视的方面,做好疾病的一级预防和全科医学的发展,长远来讲是促进和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加大对预防、康复、保健的投入不仅体现在这些方面病床的增加,而是全方面加大重视和投入。
2.4床位使用负荷存在
医院总体病床使用率都很高,说明现在资料资源相对缺乏,需求大于功给,床位不足是比较明显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越到基层病床周转率低,这也反应了居民对医院的选择的差异,居民更乐意于去三甲医院这些等级高的医院,这也是当前医疗卫生所存在的问题,这也提示卫生资源配置的时候,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分散大医院的患者就诊,使卫生资源度能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
2.5 按照医院等级的病床增加不合理
对数据分析不难发现,近年来三级医疗机构床位增加与基层医疗机构床位增加速率相差不大,这表明,高等级综合医院在不断地扩大,但是按照当前基层医疗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应该适当三甲医院增加的幅度,大力促进基层的发展。高等级的综合医院应该逐渐向专科医院发展,加大对专科研究的投入,解决疑难杂症。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等级医院看病拥挤的现象,将患者分诊到基层。
综上所述,在我国医疗机构床位总数逐年增加的同时,依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地区差异、等级差异、科室差异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提醒我们在制定新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时要考虑到这些方面,合理分配卫生机构床位,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使卫生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为人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