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文言字词归纳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05:41
七上文言字词归纳
一、通假字。序号例句通假字解释出处1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陈太丘与友期》2十有五“有”通“又”故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论语》十二章3《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虽有嘉肴》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河中石兽》二、古今异义。序号例句词古义出处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咏雪》2太丘舍去去离开《陈太丘与友期》3门外戏戏玩耍,戏弄《陈太丘与友期》4远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5可以为师矣可以可以凭借《论
导读一、通假字。序号例句通假字解释出处1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陈太丘与友期》2十有五“有”通“又”故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论语》十二章3《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虽有嘉肴》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河中石兽》二、古今异义。序号例句词古义出处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咏雪》2太丘舍去去离开《陈太丘与友期》3门外戏戏玩耍,戏弄《陈太丘与友期》4远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5可以为师矣可以可以凭借《论
一、通假字。
序号 | 例句 | 通假字 | 解释 | 出处 |
1 | 尊君在不 | “不”通“否” |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 《陈太丘与友期》 |
2 | 十有五 | “有”通“又” | 故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 《论语》十二章 |
3 | 《兑命》曰 | “兑”通“说” | 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 《虽有嘉肴》 |
4 |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颠”通“癫” | 疯狂 | 《河中石兽》 |
二、古今异义。
序号 | 例句 | 词 | 古义 | 出处 |
1 | 与儿女讲论文义 | 儿女 | 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 《咏雪》 |
2 | 太丘舍去 | 去 | 离开 | 《陈太丘与友期》 |
3 | 门外戏 | 戏 | 玩耍,戏弄 | 《陈太丘与友期》 |
4 | 远方入门不顾 | 顾 | 回头看 | 《陈太丘与友期》 |
5 | 可以为师矣 | 可以 | 可以凭借 | 《论语》十二章 |
6 | 三人行 | 三 | 表示多(虚指) | 《论语》十二章 |
7 | 虽有至道 | 虽 | 即使 | 《虽有嘉肴》 |
8 | 不知其旨也 | 旨 | 甘美 | 《虽有嘉肴》 |
9 | 虽有至道 | 至 | 达到极点 | 《虽有嘉肴》 |
10 | 教然后知困 | 困 | 不通,理解不了 | 《虽有嘉肴》 |
11 | 二石兽并沉焉 | 并 | 一起 | 《河中石兽》 |
12 | 阅十余岁 | 阅 | 经过,过了 | 《河中石兽》 |
13 | 盖石性坚重 | 盖 | 句首发语词 | 《河中石兽》 |
14 | 但知其一 | 但 | 只 | 《河中石兽》 |
15 | 是非木杮 | 是 | 代词,这 | 《河中石兽》 |
16 | 求之下流,固颠 | 固 | 副词,本来 | 《河中石兽》 |
17 | 尔辈不能究物理 | 物理 | 事物的道理 | 《河中石兽》 |
18 | 其邻人之父亦云 | 云 | 说 | 《智子疑邻》 |
19 | 死者十九 | 十九 | 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 《塞翁失马》 |
三、词类活用。
序号 | 例句 | 活用字词 | 解释 | 出处 |
1 | 期日中 | 期 | 约定(名次作动词) | 《陈太丘与友期》 |
2 | 友人惭 | 惭 | 感到惭愧(形容词作动词) | 《陈太丘与友期》 |
3 | 学而时习之 | 时 | 按时(名词用作状语) | 《论语》十二章 |
4 | 温故而知新 | 故 | 学过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 《论语》十二章 |
5 | 温故而知新 | 新 | 新的理解与体会(形容词用作名词) | 《论语》十二章 |
6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涨 | 洪水(动词用作名词) | 《河中石兽》 |
7 | 智子疑邻 | 智 | 以……为聪明(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 | 《智子疑邻》 |
8 | 天雨墙坏 | 雨 | 下雨(名词作动词) | 《智子疑邻》 |
9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 善 | 善于、擅长(形容词作动词) | 《塞翁失马》 |
四、一词多义。
字词 | 例句 | 词释 | 出处 |
而 | ①学而时习之 | 表顺接,然后 | 《论语》十二章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表转折,却 |
其 | ①不知其旨也 | 代词,指佳肴 | 《虽有佳肴》 |
②其此之谓乎 | 表示揣测 |
为 | 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介词,被 | 《河中石兽》 |
②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动词,成为 |
③众服为确论 | 动词,是 |
之 | ①一老河兵闻之 | 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
②其反激之力 | 结构助词,的 |
亡 | ①暮而果大王其财 | 丢失 | 《智子疑邻》 |
②马无故亡而入胡 | 逃跑 | 《塞翁失马》 |
将 | ①必将有盗 | 将会 | 《智子疑邻》 |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带领 | 《塞翁失马》 |
而 | ①暮而果大亡其财 | 连词,表顺承 | 《智子疑邻》 |
②而疑邻人之父 | 连词,表转折 | 《智子疑邻》 |
③丁壮者引弦而战 | 连词,表修饰 | 《塞翁失马》 |
七上文言字词归纳
一、通假字。序号例句通假字解释出处1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陈太丘与友期》2十有五“有”通“又”故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论语》十二章3《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虽有嘉肴》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河中石兽》二、古今异义。序号例句词古义出处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咏雪》2太丘舍去去离开《陈太丘与友期》3门外戏戏玩耍,戏弄《陈太丘与友期》4远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5可以为师矣可以可以凭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