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 论 文
题目:浅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学 院: 南昌商学院
* ** ***
学 号: ********
专 业: 电子商务
年 级: 电商092
二0 一二 年 十 月
摘 要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一方面给社会带来极大经济效益、给消费者购物带来极大便捷。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存在的虚拟性、高科技性、开放性等特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列举电子商务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重视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涉及交易安全,知情权,隐私权,虚假广告,退换货。第三部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律制度分析,我国起步较晚,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健全。第四部分:完善我国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 消费者权益 隐私权
Abstract
E-commerce is booming, on the one hand, to bring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community to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consumers shopping.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virtual, high-tech, openness, and features its own existence, the phenomenon is also a very serious prejudice to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Enumerated harm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in e-commerce issues, make recommendations, hoping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in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part: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in the e-commerce environment. Part II: e-commerce, consumer protection facing challenges, mainly related to the security of transactions, the right to information, privacy, false advertising, return. Part III: e-commerce, consumer protection legal system, our late start,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Part IV: improve China's e-commerce consumer protection proposal.
Keywords: e-commerce consumers' rights privacy
绪 论
自网络空间开放性、无国界性的特点突破了传统商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使得电子商务获得了空前发展。去淘宝网上拍件漂亮衣服,到携程去订张机票,在当当网上买一本书……近年来,网上购物己成为时尚的新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在一份最新的CNNIC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2500亿,比2008年增长了一倍,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到1.08亿人,年增长45,9%,网络购物使用率继续上升,目前达到28.1%。从用户端来看,随着网购观念的普及,网络购物已经渐成网民消费生活的习惯。’有预期认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迎来井喷期,2012年交易规模有望突破7.5万亿元。
然而,电子商务这种新型交易模式虽然因其物美价廉、方便快捷而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但是由于电子商务规范尚不完备,加之电子商务不见实物、不见商家的特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购物存在诸多问题。在该项调查中,调查人员从17个国家的网站购买了150多样东西,结果有10%的商品没有到达消费者手中,约45%的商品虽然到达订购地但并未通知取货;25%的网站没有给消费者地址和电话;24%的订购商品没有明确的总价格,只有53%的商品具有退货条件,只有32%的网站提供了遇到问题如何投诉的信息。2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遭遇到了阻碍,这种阻碍不是来自于技术本身,却是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保护的问题,这不仅对广大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前所未见的损害,同时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世界各国和地区都纷纷出台各种法律和措施,以求尽可能的保障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两方面意义。
电子商务,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以电子技术手段进行的与商业有关的活动。这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方式突破了传统商务的时空,彻底改变了传统商务的交易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效率。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呈快速增长势头。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调查显示:70%的消费者担心网上购物被骗。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已日渐突出。如
何在电子商务下有效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面临极大的挑战,具体如下:
(一)网上买卖双方地位不对等
在网上购物中,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经营者根据自己的利益预先好的格式合同。合同的条款往往是经营者利用其优越的经济地定的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消费者的霸王条款。为了麻痹消费者者往往将这些条款设计成文字小、信息多,并将其放在网页上很眼的地方,这样很容易被消费者忽略。即使有细心的消费者注了,也无力改变。因为这些条款没有给消费者讨价还价的余地者只有选择”同意”按钮后才能继续下一步。当消费者点击同意,如果在交易后产生了纠纷,商家就会以此来对抗消费者的投诉费者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二)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保障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第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但电子商务则是虚拟的网络来完成,除了送货之外,消费者和经营者并不见面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服务的内容、规格、费有关情况的了解仅仅是一种虚拟化的了解;这就容易导致经营意夸大产品性能和功效、提供虚假价格、实施虚假服务承诺。
(三)消费者的网络隐私权容易被侵犯
电子商务为经营者提供了成本低廉的广告方式,经营者为了最 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往往利用互联网的强大的信息整理和分类功能, 将在线消费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加以收集。当这些信息被经营者扩 散时,消费者的网络隐私权就不可避免地遭到侵犯。网络技术的不 断发展使消费者的信息越来越容易被收集、储存、处理和销售。
(四)网络欺诈和虚假广告泛滥成灾,消费者购物后退赔艰难
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只能通过网上的宣传和图 片,对产品的实际质量情况和产品本身可能存在的隐蔽瑕疵、产品的 缺陷缺乏了解,使得消费者在网上订购后,还要等待实际交货时才能 确认是否与所订购的商品一致,容易导致实际交货商品的质量、价格、 数量与所订购的商品不一致 由于网络媒体不受时间和地域,其传输信息的速度非常快、 涉及面十分广,有关部门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难度非常大。当网络 欺诈和虚假广告被消费者发现后,不法行为人只要通过立即关闭或 者转移站点的方法就可以很轻松地逃脱处罚。当侵权行为发生后, 不法分子还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毁灭侵权证据,使监管人员即 使发现其不法行为,也会因为证据不足而导致无法对其实施处罚。
二、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侵害的原因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传 统交易方式下侵害消费权益因素在电子商务中的再现,也有电子商务条件下独有的原因。
(一)相关制度和配套设施不完善
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方式,它的出现需要对整个交易流 程进行再造。同时,电子商务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这就对相关的、制度和配套设施等提出要求。在相关配套设施上,尤其典型的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导致侵权事件的发生。物流 配送体系是电子商务的最终环节,也是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环节,它的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效率。我国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 主要还是委托原有的物流配送体系来完成,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 平还比较低,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这就造成物流企业对消费者 权益的侵害成为电子商务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二)企业自身的原因
电子商务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一种交易方式,只有交易双方具有 良好的信用观念,其优越性才能发挥出来。然而,处于制度转轨中的我国,近年来爆发了严重的,尤其是企业的信用状况极差。 一些企业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作为行为准则,使用多种手段欺骗消费者,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恶性欺诈事件频繁发生。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作为新兴企业,也未能出污泥而不染,在巨额投资压力下,急欲快速收回成本,再加上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交易方式,消费者对 其认识不够,维权意识不强,监管不到位,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又不完善,从而为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网络技术方面的原因
电子商务中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与电子商务赖以运行的网络、技术有一定的关系。从网络的建设来看,既然网络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交易平台,那么,网络本身的安全与稳定就应该得到保障,以保证交易能顺利、安全的进行。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尽管我国网络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与电子商务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网络经常受到恶意攻击,稳定性较差,使消费者能够进行快速、安全交易的要求无法得到保障。
(四)对商务的监管滞后
由于电子商务的在我国刚刚起步,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交易量还比较小,人们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再加上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生事物,还不愿过早介入监管其发展。这就导致对电子商务监管的滞后
三、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范围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应包含如下内容:
(一)消费者的网络隐私权
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的隐私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消费者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和销售有着前所未有的能力和规模,使网络隐私的技术保护显得犹为脆弱。加强网络隐私法律保护,也就更显重要,其保护内容包括:消费者的身份、健康状况、消费者的信用和财产状况、上网习惯、使用状况、网络活动踪迹、邮箱地址、消费者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信息、内容等隐私、未成年人网络隐私的特别保护。
(二)消费者的交易安全权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借助于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的广泛使用。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的交易安全和保密程度,是电子商务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权益之一。毕竟,这与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采取具体的措施发现交易系统隐患,防范黑客的侵入,采用一定的加密技术和措施,确认交易用户的身份和授权,保证数据传输的真实性和保密性,确保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和交易的不可否认性,是对消费者交易安全、消费权益的有力保证。
(三)消费者的批评、评论权
消费者作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作为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的权利,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有权进行批评、评论。这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及有关司法解释中已作出明确规定。但是作为电子商务的消费者,尤其是网络上的消费者,由于互联网络的公开性、传播快、易发布的特点,其批评、评论权将与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的批评、评论权不可避 免地有一定的差异。
四、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对策
(一)拟定完善电子商务有关法律、法规
1.电子商务主体的确认。要制定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市场准入规则,对网上商店的开设、运营实行强制性登记许可制度,以确认电子商务主体身份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电子支付的制度标准。要制定电子支付、结算的管理制度和具体标准。应着重解决支付手段、支付方式的确认和规范问题,电子支付的安全保障问题,以及对电子支付数据的窃取、伪造、涂销等问题的处理办法。
3.对现有法律、法规的修改。可先行修改现有的《消法》,在《消法》中增设”电子商务的权益保护”专章,待时机成熟时再制定专门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
4.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法律条文的制定应尽可能的具体化,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对电子货币、电子交易服务商应采取何种程序和措施,以确保交易的安全、及时和准确无误,以及违反该种规定应负的赔偿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又如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应对哪些是网络隐私作出界定,侵害了消费者的网络隐私权应负的法律责任等。
(二)建立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
由于电子商务是以机网络为基础的商务活动,其交易手段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隐蔽性,所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商务监管网络,用高设施装备执法力量,以便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制止电子商务中的违法活动。另外,由于电子商务的跨地域性,需要全国工商系统打破地域管辖权限,与、技监、税务、海关等部门互相配合,统一协调,共同执法。
(三)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对电子商务的监管是全国工商系统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逐步由监管传统市场向监管电子商务市场转移,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强化监管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对电子商务中的虚假广告、假冒伪劣、恶意欺诈等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确保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加强对执法队伍的培训,不仅要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及一定的网络、电子商务实践知识。此外,还要加强软硬件的建设,力争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能进行网上监督、网上投诉、网上裁决和网上处罚。对各地电子商务监管中探索出的经验和做法,应及时推广和,加强工 商系统内部的相互和交流,共同提高监管水平,为维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整个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执法保障。
结语: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我看来,所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措施中,尽快建立完备的消费者权益保律体系应属重中之重。只有将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关系及时纳入到我国消费者保律体系之中,并有效地规范电子商务活动,才能使广大网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障,从而保证我国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志培.《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
[2]齐爱民.《电子合同的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3]于志刚等.《网络经济纠纷定性争议与学理分析》吉林人民出版
[4]白红平:《全球化进程中的电子商务若千法律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计2009年
[5]李双元、王海浪:《电子商务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梅绍祖:《网络与隐私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万一娴:《论电子商务之法律问题一以网络交易为中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梁成华、张义刚:《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版
[9]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M】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