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看拼音,写词语。
mò mò lún liú yáo huàng rè liè
huī què huò zhě chéng shí yán hán
二、 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来转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惊小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比一比,再组词。
潮(_______) 胞(_______) 毫(_______) 坦(_______)减(_______)
嘲(_______) 饱(_______) 豪(_______) 担(_______)喊(_______)
堂(_______) 阵(_______) 容(_______) 维(_______)插(_______)
党(_______) 陈(_______) 谷(_______) 堆(_______)稻(_______)
四、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___)不及(___) ②目(___)口(___) ③一(___)正(___)
④层(___)尽(___) ⑤(___)手(___)脚 ⑥(___)(___)澎湃
⑦面(___)耳(___) ⑧(___)桂(___)香 ⑨(___)以(___)日
1.解释词语②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词语⑤的特点,照样子再写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词语中描写秋天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先比一比,再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我能行!
清洁 整洁
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______)。
2.她把家里收拾得非常(______)。
凶猛 猛烈
3.鹿把(______)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4.我军用(______)的炮火摧毁了敌人修筑的工事。
六、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_____________上,或者铸刻在_____________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_____________上;再后来,就可以在________上写字;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____________来造纸;到了东汉时代,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七、 课内阅读我最棒。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1.最初人们在没有纸的情况下,是怎么记录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初的书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弊端?
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1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麻纸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默默 轮流 摇晃 热烈 灰雀 或者 诚实 严寒
2、白茫茫 金灿灿 黑乎乎 尽心尽力 自言自语 无法无天 得意洋洋 忠心耿耿 人才济济 明察暗访 前因后果 左顾右盼
3、潮水 细胞 毫米 平坦 加减 嘲笑 吃饱 豪迈 担心 叫喊 课堂 阵雨 容易 维护 插座 党员 陈旧 山谷 堆积 稻田
4、迫 待 瞪 呆 本 经 林 染 蹑 蹑 汹 涌 红 赤 丹 飘 夜 继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或激动而、发傻的样子。 一心一意 冷言冷语 层林尽染 丹桂飘香
5、清洁 整洁 凶猛 猛烈
6、龟甲和兽骨 青铜器 竹片和木片 帛 麻 蔡伦
7、
1.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2.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再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弊端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3.介绍在发明纸之前人们用来写字的载体。
4.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弊端是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