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东泰灵芝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各国学者在同一种类,如从灵芝类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中就己经分离出多于 300 余种化学成份。灵芝化学和药理作用的 30 余年研究成果表明:灵芝属种类所含化学成分很多,灵芝属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由于生长环境和生境条件不同,在不同发育阶段(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所含的化学成分也有一定差异,或因所用菌种的培养方法、提取方法等不同而有差异。通过药理及临床试验,确定其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制定合适的工艺方法和质量标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灵芝化学成分可分为 14 类:①三萜类:②多糖类(含还原糖);③甾醇类;④核苷类;⑤生物碱类;⑥呋喃类;⑦蛋白质、氨基酸、多肽类;⑧类脂(脂肪油,脂肪酸);⑨维生素类;⑩酶类; 有机酸和长链烷烃类; 胡萝卜素类; 无机成分、常量元素及向量元素; 其他,一般化学成分。
三萜类化合物 ( triterpenoid ckmpounds )
三萜类化合物为灵芝中主要化学成分之一 , 从其中己分离出 150 余种。 很多三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如灵芝酸A、B、C和D能够抑制小鼠肌肉细胞组织胺的释放。丹芝醇A、丹芝醇B等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化酶(ACE)抑制活性,灵芝酸F抑制作用最强.赤芝孢子酸A对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及丙酸杆菌造成的小鼠转氨酶升高均有降低作用.赤芝孢子内酯A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灵芝酸C、D在体外能抑制刀豆球蛋白( Con A )和化合物 48/80 诱发的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三萜类生物活作用广泛,如抗补体、抗艾滋病、保肝、抗血板聚集、抗组织胺释放等.因此,对三萜类化合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得于阐明灵芝的药理活性,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自 1982 年 Kubota T 等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出三萜类化合物,至2003年,研究了约20余种三萜类型的化合物及约150种三萜酸衍生物,主要有灵芝酸、丹芝酸甲酯、灵芝酸 , 灵芝酸,灵芝醇,灵芝草酸、灵芝烯酸、丹芝醇、灵芝醇、灵芝醛、环氧灵芝醇、灵芝甾酮、灵芝萜二醇、灵芝萜三醇、灵芝萜酮二醇、灵芝萜酮三醇、灵芝孢子酸(赤芝)、赤芝酸、赤芝萜酮、赤芝醇、赤芝萜醇、赤芝孢子内酯、灵芝内酯等。
多糖类( polysaccharides )
多糖类是灵芝的重要生物活性之一。药理研究表明:从不同灵芝种类中分离出的多糖均具有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降血粮作用、降血脂作用、抗氧化作用及抗衰老作用等。组成灵芝多糖的单糖类型以葡萄糖、半乳糖、革露糖、木糖为主,还有少量岩藻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海藻糖等,少数多糖由单一葡萄糖组成。
不同产地的同种灵芝由于人工栽培条件的不同,会导致多糖含量的差异,一般来说,泰山灵芝中的多糖含量相对较高。
甾醇类 (sterols,steroids)
灵芝属中灵芝类含有丰富的甾醇类是灵芝中常见的次生代谢产物 , 仅麦角甾醇含量就达千分之三左右。至今 , 从不同灵芝种类中己分离出 20 余种 , 其中麦角甾醇是维生素 D 源 (VD), 有增强人体抗病和预防感冒的功效。经常食用可预防治疗血钙代谢障碍而导致的佝偻病,还可防治机体各种黏膜炎及皮肤炎。值得指出的-谷甾醇目前己利用它为合成激素及避孕药的原料,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从文献报道的灵芝、树舌等甾醇主要有麦角甾烷、羊毛甾烷、胆甾烷居多。
核苷类 ( nucleosides )
核苷类是由核糖和嘌呤、嘧啶等结合的化合物,也是生物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它能溶于水,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核苷类化合物能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抑制肌强直症小鼠的血清醛缩酶、抑制血小板凝集,有镇静、抗缺氧,提高心肌组织营养吸收能力等,其中灵芝中分出的腺苷功效最为显著,效果广泛。动物实验证明:尿嘧啶和尿嘧啶核苷对实验性肌强直小鼠血缩酶有降低作用。试用该菌丝体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萎缩性肌肉,发现其有一定疗效。腺苷类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血红蛋白 -2 , 3 二磷的含量;治疗心血管疾病;防止瘀血,诱导生成干扰素,增强免疫力;镇痛、镇静等。
1985年日本东京工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 Shimizu A 等从灵芝水溶部分中,发现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成分为腺苷。
1987年 Kasabara Y 等从灵芝中分离出腺苷,此成分能抑制降低小鼠自运动活性,升高痛阀,延长咖啡因诱导的死亡时间,并松弛骨骼肌。
生物碱类 ( alkaloids )
灵芝类中的生物碱的含量和种类,不像三萜类、多糖类、甾醇类那样多,仅从灵芝、灵芝孢子粉、薄盖灵芝中分离到生物碱,就有甜菜碱、胆碱、灵芝碱甲、乙、τ-三甲氨基丁酸、甜菜碱盐酸盐,τ - 甲基氨基丁酸乙酯。灵芝碱甲、灵芝碱乙及τ - 三甲氨基丁酸的结构见图二
1990 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余竞光等从灵芝分离出灵芝碱甲、灵芝碱乙及灵芝嘌呤。灵芝生物碱中τ - 三甲氨基丁酸有延长动物在缺氧窒息条件下生存时间的作用,以及能使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增加,甜菜碱临床上将其和N-脒基甘氨酸并用可以治闻肌无力。
灵芝总碱有增加麻醉犬冠状动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及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对氧的利用率,增加心、脑血流量等,降低完脉阻力,动脉静脉氧差、心肌耗氧量和心肌利用率,改善缺血心肌的心电图变化。药理结果表明:生物碱甲及其乙酰化合物均具有一不定期的抗炎作用。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类
灵芝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至目前为止,己分析有18种氨基酸。分离出多肽化合物,两为中性多肽,一种为酸性多肽,一种为碱性多肽,特别指出发现含硫氨基酸,经X衍射他析确定为硫组氨酸甲基内铵盐。
肽类和氨基酸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1979 年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 201 组从灵芝洗脱液中他离得酸性肽(由缬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组成、两个碱性肽、两个中性肽、其中一个由苯丙氨酸、酪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组成)。
从上述分析的结果看:灵芝固体发酵液含有较为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及水解氨基酸,其中人类缺少的8种必需氨基酸在灵芝发酵产物中基本上都有。氨基酸在医药上应用广泛如医院中常用的氨基酸营养液,精氨酸,谷氨酸作为肝昏之一;蛋氨酸用于治疗肝癌硬变和脂肪肝;组氨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和肝炎等;赖氨酸和甲硫氨酸大量用于强化饲料和食品添加剂等。氨基酸在灵芝中含量较为丰富,为一般食用菌的2~3倍。
1991 年王洪存等分析了灵芝中氨基酸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酷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15种氨基酸,栽培品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品。
1990 年余敦寿分析了赤芝子实体与紫芝子实体无论在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支链氨基酸的含量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几乎差不多。
据高益槐等《神农仙草——现代科学论灵芝》一书中介绍灵芝子实体中含量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为45.7%~50.0%,浸膏中含有18种氨基酸,含量达12.5%,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2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总氨基酸含量的39.08%,灵芝氨基酸含量见表
1996年陈建国等分析灵芝孢子,其蛋白质含量达 18 %,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等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均高达 10g ·kg -1 。
类脂 ( lipids ) 、脂肪油、脂肪酸
油脂和类脂类化合物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油脂是由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与甘油结合的酯,在生物体内,各种饱和脂肪酸,尤其以软脂酸(十六碳酸)的存在最广,它含于绝大部分油脂中,其次是月桂酸(十二碳酸)、蔻酸(十四碳酸)和硬脂酸(十八碳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蓖麻醇酸。
类脂类化合物从化学结构与上述脂肪油不同,常见的如磷脂类物质,在生物体中也有一不定期的量,由于它们在物态及物理性质与油脂类似,因此称为类脂化合物。
1981 年余竞光等首次对薄盖深层发酵菌丝体GC-MS联用分析,其中有硬脂酸(C 18 )、花生酸(C 20 )、廿二碳烷酸(C 22 )、二十三碳(C 23 )和廿四烷酸(C 24 ),均属饱和脂肪酸。 1988 年 Taska K 等从灵芝发酵液中担到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其中油酸具有膜稳定作用,可抑制组胺释放和 45 C a 摄取。
2000 年北京理工林学材料科学研究中心赵东旭等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他离到油酸、软脂酸,但未破壁灵芝孢子粉尚未他离到油酸。此外还含有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含有不属于脂肪酸的有机酸如顺蓖麻酸、延胡索酸。
维生素类 ( viamins )
维生素种类很多,常见的维生素B1(硫胺)、维生素B2、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生育酚)( tocopherol )及维生素D等,当缺乏维生素B1时,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心脏活动失调,胃肠道机能障碍等症。缺乏维生素B2时,可引起口、眼、外生殖器部们炎症。缺乏维生素C时,产生坏血病,创伤不愈,牙齿脱离及皮下、黏膜等部位出血等坏血症状。缺乏维生素E时,可导致习惯性流产,先兆性流产,月经过多,不育症及更年期综合症。
酶类 ( enzymes )
酶类在生物体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一种催化剂。日常要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用化学方法要高温、水解,有时还要加压,如果有适当的专属性酶,它的水解就比较容易。日常应用的麦芽糖酶, a\\- 淀粉酶,纤维素酶,蔗糖酶及半纤维素酶都是针对使用的对象而选择应用的.酶在轻工、医药、食品上使用广泛。酶类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也不言而喻的,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灵芝中含有酯酶、麦芽糖酶、漆酶、蔗糖酶、棉子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单宁酶、尿酶、胰蛋白酶、酯肽酶等,又含真菌溶膜酶酸性蛋白酶。
有机酸 ( crganic acid ) 和长链烷烃类 ( long chain alkanes )
灵芝属的有机酸和长链烷烃类虽有所发现,除脂肪酸(饱和与不饱和)有专章叙述外,本章有机酸系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酸。1979年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 201 组从紫芝中分离出苯甲酸、另有文献报道灵芝含有顺蓖麻酸及延胡索酸,灵芝孢子粉中含二十四烷、三十一烷。
胡萝卜素 ( carotenoids )
灵芝属中胡萝卜素类研究资料很少,但这类多不饱和烯烃灯化合物有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和 B- 隐黄素等。胡萝卜素又有 α 、β等,该类化合物具的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生理活性,有抗衰老、美容、护肤等功能,多食含有多不饱和烯烃的化合物具有隆脂、降糖等作用。灵芝类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因此,在系统研究灵芝属活性成分的同时,也应对其所含的类胡萝卜素进行研究,以期对灵芝中的活性成分有一具比较全面的了解。张能荣等分析了灵芝孢子粉中胡萝卜素含量为 0.09mg.100g -1 。
近年来,己经注意到一些维生素有抗肿瘤效果,先后出现维生素A、C、D、E等有预防和肿瘤作用,缺乏维生素,人体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会产生一些疾病。维生素C能阴断人本产生致癌物质。胡萝卜素类也和维生素类一样,适量B-胡萝卜素,较少发生肝毒反应。胡萝卜素类主要存在于脂肪组织中。因此,在食品、化妆品和制药工业中广泛用作色素,对其在体外和动物研究工作较为深入。因为它没有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FDA 认为β胡萝卜素是安全的。β胡萝卜素在治疗中用于遗传性光敏性病人。中医认为灵芝可以用作护肤养颜,是否由于灵芝含有多糖类、三萜类成分,微量无素以及含有胡萝卜色素类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无机成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 inorganic ckmpound , macroelement microelement )
生物体中有各种无机成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中一类重要元素,对调节生命代谢,维持生命发挥了一定的生理作用。例如微量元素Z n 、 Cu ,摄入一定量可以增进人的智力,促进发育。钙质缺少,影响骨骼的发育,幼儿缺钙会千万软骨病,佝偻病是严重缺钙的一种表现。老年人缺乏钙,易造成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而易引起骨折。
据 1992 年王洪存等对泰山灵芝栽培品测定微量元素。结果表明, Co,Mo,Cr,Ni,Ce,Cd,B,Pb,Be,Sc,Sr 在野生及栽培中均有,而 P,Fe,Zn,Ba,B 栽培品高于野生品。 1991 年孙树英等报道灵芝锌铜含量比1:6, Fe 、 Mn 含量较高 ,Cr 、 Co 含量较低。
其他:一般化学成分 ( general chemical constituent )
灵芝的成分包括糖、蛋白质、灰分等。除蛋白质、氨基酸、甾醇、多糖外,尚有另外属于多糖类范围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果胶类物质、木质素等。
纤维素。纤维素是一各由B-吡喃葡萄糖基通过B(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聚合物,聚合度有数千,纤维素呈伸长的长链,无分支结构。此类化合物在水中不溶,能溶于醋酸中。
灵芝纤维素的萄聚糖与葡聚糖链之间有强烈的氢键作用力,而灵芝孢子的孢壁纤维素呈微纤维束状态,微纤维束内葡萄糖间的氢键作用力特别强,所以孢壁特别坚牢,不易破碎。
半纤维素。灵芝半纤维素主要由阿拉伯木聚糖、木糖木聚糖,半乳糖甘聚糖和B(1-4)葡聚糖组成。
灵芝阿拉伯木聚糖有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两者的不同在于取代基的种类、多少、位置等。用酶法或化学方法将原来的水溶性分子了取代基去除,则该分子(化合物)就会沉淀析出。
在灵芝半纤维素复合结构中,木糖葡聚糖主链葡萄糖残基中,每个仲醇羟基的氧都能作为氢键受体与纤维素链的葡萄糖残基之第六位的伯醇的氢形成氢键结合力,也有人认为木糖葡聚糖还能与果胶类(另一种多糖)物质发生共价相连作用。
东泰灵芝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广东首家专业从事灵芝系列产品的培植、研发、生产、销售的新型灵芝产品开发公司,通过控股运作,在 “ 中国灵芝之乡 ”之称的山东泰安建立了 10000 余亩面积、海拔 480 米以上的大型灵芝栽培基地。公司生产基地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研发并推出了泰山赤灵芝、野生灵芝、灵芝茶、灵芝胶囊、纯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等系列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