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福明(1966-),男,江苏徐州人,博士,江苏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内科学;王明强(1973-),男,江苏徐
州人,硕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史文献。
试论传统文化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
刘福明1,王明强2
(1.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医药教育的深入开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回顾上世纪以来中医药的兴衰历程,西学东渐和反传统文化思潮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导致了中医药的弱化和异化。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中医药在西方唯科技主义的侵蚀下,一旦被抽取了文化的内涵,离开了传统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也就斩断了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和根基,中医药教育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平台。面对发展中医药的重任,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是振兴中医药教育的根基工程。关键词:传统文化;西学;中医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7-0178-02
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承载了浓
重传统文化气息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中医药教育的深入开展必须构筑在传统文化的平台之上,否则只能是肤浅的和平庸的。近代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传统文化的兴衰对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 西学东渐与反传统文化思潮背景下的中医药弱化和异化
面对亡国灭种的威胁和西学的渐进,20世纪的中国始终存在着一种反传统文化思潮,对中医药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负面影响。科学、民主的旗手陈独秀在5新青年6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0一文曾贬斥中国传统医学说:/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过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气.之果为何物也0。针对甚嚣尘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1940年1月在5新民主主义论6一书中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0,又说:/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0新中国成立后,发出了/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我国巩固的医药卫生统一战线0的号召,并把/团结中西医0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在的保护和支持下,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
境,中医药学术被提升到与其它学科同等地位,在的倡导下,各地中医中、高等学校相继成立,中医教育一改两千年来的师徒相授模式,融入到了现代学校教育的行列。但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转变,则很难做到真正正确地认识和传承、发展中医药。当时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的接收0,而实际情况是批判容易,接收难。1954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0虽是对中医药保护和发展的倡导,却说:/中医中药的不可否认的疗效,证明了有合理的和有用的实际内容,而它的最大弱点,就是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还没有掌握化验和科学检查的可靠方法,这就大大了它的发展和提高。0只是从中医中药疗效的角度承认中医药,却对其科学性下了否定的结论。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否定,进而对中医药合理性的怀疑和否定,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0运动中还仅仅是局限在学术界内部的一种思潮,随着学术的政治化和群众运动的风起云涌,这种思潮最终酿成了十年中的一场深入民众灵魂深处的广泛的群众运动,给中医药事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后的20世纪十年代,虽然学术界在整理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方面做了大量的拨乱反正工作,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恢复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的本来面目,致使习惯于数、理、化现代科学思维模式的中医药大学生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而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从而出现了中医药人才后继乏人和中医药严重西化的局面。
西学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反传统文化思潮给中医药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存在着与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同样的心态,认为只有在西方文化的西医是科学的、
)
178)
2只有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振兴中医药
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连,对中医药的认同程度取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自五四运动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教育中占有的强势地位使我国人民对传统文化日渐陌生,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减弱,使得西医西药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同样,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程度也是影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至今为止,能从根本上承认和接受中医药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过的地区;而在欧美地区,中医药则很难进入正规医疗体系或通过他们的所谓认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西方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认同。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与现代西方文化有很强异质性,中西医药的争论实质是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文化的歧视。毫无疑问,现代西方文化是当今的强势文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挟强大的现代文化之力量置中华民族于生死存亡之地时,国人在孔家店的同时,欲将中医、京剧、汉字、汉语一并扫除,可以说是一种非理性的自保刺激反应。但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高压态势,我国的本土文化正受到压抑,逐渐失去活性,处于被西方文化吞噬的危险境地。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已刻不容缓。中医药的出路最终还是在于中国文化的出路,实现中医药走向现代化、走向产业化、走向世界的梦想,就要从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度去认识,去实践。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0要真正使中医药发展起来并最终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就必须从其所根植的文化基础入手,复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文化的宣传力度,使以西方文化为主要文化基础的现代人对中医药有必要的认同感。在中医药教育中尤其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加大中医药经典著作的教学内容,大力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当接受西方科学教育的人能够平和宽容地接纳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中国文化,当中医药事业的从业人员真正能够将中医药文化熔铸到思维、心理中去,中医药自然就壮大起来了,中医药的发展将会势如破竹。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年鉴(中医药年鉴)[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4.
[2]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工作文件汇编(1949)1983年)[M].北京:
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中心,198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工作文件汇编(1984)1988)[M].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姜付平)
The Influence to C 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Produc ed by the T raditional C ulture
Liu Fuming1,Wang M ing qiang
(1.Jiang su T CM H ospital;2.Nanjing Univ er sity o f TCM,N anjing210029,China)
Abstract:T he Chinese traditio nal culture has been prov ided a soil for pro duce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Chinese medicine.In the review o f the cour se o f the Chinese medicine pro sper ity and decline in a centur y,the intr 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to the east and the counter-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 ical t rend has ser iously hinder 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edicine,and has caused the attenuat ion and disassimilat 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T he Chinese medicine has a stro ng cultur al inside sto ry in par-t icular,once has been ext racted the cultur al conno tatio n under the co rr osio n by the w est ern o nly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principle, also has been cut off the sour ce po wer and the foundatio n of the innov ation and development.Facing the heav y respo nsibilit y to de-v elo p the Chinese medicine,we must ex plicitly r ealize t hat it is the foundatio n project to pr omot es the Chinese medicine to inher its the Chinese civ ilization and br ing s honor t 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T raditional culture;Western science;the Chinese medicine;Educatio n
)
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