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每题4分)
13.重力大小为G的小物块,静止在球形碗内的图示位置.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N,摩擦力大小为f,则
A.G=N+f
B.G=N
C.G 14.光滑的金属线框abcd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线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到接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 A.线框的机械能守恒 B.穿过线框的磁通量逐渐增大 C.线框有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 D.穿过线框磁通量的变化率逐渐增大 15.如图,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a、b质量相同.某时刻两卫星与地心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 A.a所需的向心力较小 B.a、b所需的向心力一样大 C.b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较小 D.a、b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一样大 16.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A位置开始计时,连续相等时间t内记录到小球位置如图,、、分别为位置B、C、D到A的距离.则 A. B.小球在B时的速度为 C.小球在C时的速度为 D.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每题6分,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17.如图,沸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体积逐渐增大.设泡内为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则上升过程泡内气体 A.压强增大 B.压强减小 C.在沸水中吸热 D.在沸水中放热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为:E=hυ B.核反应方程属聚变,其中d =1 C.提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可缩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氢原子光谱不连续的原因是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不连续 19.图a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的交流电源,则 A.原线圈电压的瞬时值为(V) B.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44V C.原线圈电流的频率为10Hz D.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20.如图,拉动齿条可使玩具陀螺转动起来.设每次拉出齿条的长度都相同,则 A.拉力F越大,陀螺获得的动能越大 B.拉出齿条的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 C.拉力F做功全部转化为陀螺的动能 D.拉力F越大,拉力F的功率就越大 21.如图,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有A、B两点,已知A的电势为-15V、B点的电势为-20V.则 A.点电荷Q带负电 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C.A、B两点的电势差V D.检验电荷+q在A点时具有的电势能比在B点时的小 三、非选择题 34.(18分) (1)为验证“动能定理”,即: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实验装置如图a,木板倾斜构成斜面,斜面B处装有图b所示的光电门. ①如图c,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挡光条的宽度d = cm. ②装有挡光条的物块由A处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则物块通过B处时的速度为 (用字母d、t表示) ③测得A、B两处的高度差为H、水平距离L;已知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为了完成实验,还必须知道的物理量是 ④如果实验结论得到验证,则以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满足:H= (用字母表示) (2)用多用电表、直流电源(内阻不计)、定值电阻(约200Ω),单刀双掷开关S1和S2,导线若干,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上,完成测多用电表直流10mA挡内阻RA的实验. ①在不拆卸电路的情况下,完成有关操作: (i)测电源电动势E: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 挡并选择适当量程.把S1打向 (填“a”或“b”),S2打向 (填“c”或“d”).读出并记下电表示数,断开S1和S2. (ii)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欧姆档的 (填“×1,×10,×100或×1K”)并进行欧姆调零.把S1打向 (填“a”或“b”),S2打向 (填“c”或“d”).读出并记下电表示数,断开S1和S2. (iii)测电路电流I: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直流10mA挡.把S1打向 (填“a”或“b”),S2打向 (填“c”或“d”).读出并记下电表示数,断开S1和S2. ②求得RA= (用以上测得的物理量E、R、I表示) 35.(18分)如图,带电粒子垂直电场线方向进入有界匀强电场,从Q点飞出时又进入有界的匀强磁场,并从D点离开磁场且落在了荧光屏的ON区域. 已知:电场方向沿纸面竖直向上、宽度为d,P、Q两点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d;QD为磁场的水平分界线,上方磁场垂直纸面向外、下方磁场垂直纸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磁场宽度为d;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不计重力,进入电场的速度为v0. (1)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大致画出粒子以最大半径穿过磁场的运动轨迹 (3)求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B 36.(18分)如图a,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水平段的DE光滑、EF粗糙,EF段有一竖直挡板,ABCD光滑并与水平段平滑连接,ABC是以O为圆心的圆弧,B为圆弧最高点.物块P2静止于E处,物块P1从D点开始水平向右运动并与P2发生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已知:P1的质量m1=0.5kg,碰撞前后的位移图象如图b;P2的质量m2=1.8kg,与EF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挡板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圆弧半径为R=m; P1、P2可视为质点且运动紧贴轨道;取. (1)求P2被碰后获得的速度大小 (2)P1经过B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3)用L表示挡板与E的水平距离.若P2最终停在了EF段距离E为X的某处,试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图c中作出X-L图线 2 0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理综(物理)答案及评分细则 [评分说明:每空2分; 其中③只要有重力加速度就给2分(多写或没有给出符号g或给的符号为其它字母,如x、y、a……之类都照样给分); 其中④表达式中的g可用其它字母代替,如x、y、a……之类。] (2)(i)直流电压,a、c,(ii)×10,b 、c,(iii)a、d.(iv) [评分说明:(i)(ii)(iii)每空1分;(iv)2分; 其中(i)写成“V”同样给分;填“交流电压”或“”不给分] 35.解:(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电场强度为E,运动时间为t,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 ① ② 粒子在电场中,由牛顿第二定律: ③ 得: ④ (2)轨迹如图 ⑤ (3)粒子以最大半径穿过磁场时,对应的磁感应强度最小,设其值为B.如图设在Q点时的速度为,沿电场方向的分速度为,进入磁场后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粒子在磁场中,牛顿运动定律,由: ⑥ 由几何关系∽,由: ⑦ 又粒子在电场中: ⑧ 得: ⑨ [评分说明: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每项2分 其中(2)的作图,只要大致反映了粒子运动径迹即可,不要求很标准; ⑦式不是用相似三角形,而是求角度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如:中;中,而,进而得到:,正确的就给2分;即只要围绕⑦,不管用什么方法,列多少个式子,只要最后结果正确就给2分.] 36.解:(1)根据s-t图象可知:P1的初速度为 ① 碰后速度为 ② 设P2被碰后获得的速度为,有动量守恒: ③ ①②式并代入数据,得: ④ (2)设P1到B时的速度为,机械能守恒,有: ⑤ 设P1通过B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F,有: ⑥ 由③④⑤式并代入数据,得: N ⑦ (3)P2与挡板碰后能停在EF段的条件是,P2不会从弯曲轨道飞出,设此时挡板距E的距离为L1,即: ⑧ 设挡板距E的距离为L1时,P2与挡板能碰N次,此时满足: ⑨ ⑧、⑨解得: m; 由此可知,P2最终停在EF段的条件是: m;而且P2与挡板最多只碰一次 ⑩ (或者:由于,所以最多与挡板只碰一次) 分情况讨论如下: (i)若P2与挡板没发生碰撞就已停下来,即: 功能关系,有: 代入数据得: m, 即:当m时, m (ii)若P2与挡板碰一次,且返回时未能到达E点,即: 功能关系,有: 代入数据得:, 即当时, (ii)若P2与挡板碰一次,返回时过E点,经曲面后又再次进入EF段,即: 功能关系,有: 代入数据得: 即时, S-L图线如图 [评分说明:①~每项1分; (1)②中v1=3m/s同样给分 (2)能找出P2停在EF上的条件及判断P2与挡板最多只碰一次就给3分。不一定列式计算,也可以通过说理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只要合理并判断出只能碰一次,同样给3分. (3)其中、、不一定列表达式,只是简要说明或分析就得出、、的正确结果,只要说明或分析合理,同样给分.例如若P2在EF段停下,则其在EF段相对滑动的总路程恒为1.5m,根据几何约束条件也可得出相应的X-L关系式. (4)、、三式必须是条件加结论,只有结论没有条件的不能完全算对. (5)作图:满分为2分,作对一段给1分,作对两段给2分,三段都作对给2分.没有分析与计算的,即使作图正确也不能给分.]
34.(1)①0.51 ② ③当地重力加速度g ④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B C C BC BD AB AD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