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若干所“正式列入其,明确指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依据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及部委所签订的合同,根据合同书对各学校的定位及资金资助情况(三年内拨款经费总量),按照共建合同签约时间,分列如下:
1.目标定位:“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 18亿 (教育部拨款)
清华大学 18亿 (教育部拨款)
2.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浙江大学 14亿 (7亿+7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1999年11月8日
南京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1999年7月26日
复旦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1999年7月27日
上海交通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1999年7月27日
中国科技大学 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中科院拨款+省拨款)1999年7月25日
西安交通大学 9亿 (6亿+3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1999年9月11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亿(3亿+3亿+4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省拨款) 1999年11月14日
北京理工大学 10亿(3亿+3亿+4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市拨款)2000年9月23日
北京师范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2年8月24日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 (未签约、经费未公布)
3.目标定位:“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依据资助经费情况分列如下:
1) 资助经费为3亿以上(不含3亿)的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市拨款)2001年9月23日
西北工业大学 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陕西省、西安市以土地等形式) 2002年1月22日
武汉大学 8亿(4亿+4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13日
四川大学 7.2亿(4亿+3.2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9月29日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两校共14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0年12月25日
吉林大学 7亿(4亿+3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22日
2) 资助经费为3亿的大学:
中山大学 12亿 (3亿+9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10月26日
山东大学 8亿 (3亿+5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26日
东南大学 6亿 (3亿+3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12日
华中科技大学 6亿 (3亿+3亿) (教育部拨款+湖北省、武汉市以资金、项目等形式) 2001年2月13日
厦门大学 6亿 (3亿 +1.5亿+1.5亿)(教育部拨款+福建省拨款+厦门市拨款)2001年2月22日
同济大学 6亿 (3亿+3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2年6月26日
重庆大学 5.4亿 (3亿+2.4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1年9月28日
兰州大学 4.5亿 (3亿+1.5亿+土地)(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12月9日
3) 资助经费为2亿的大学:
中南大学 4亿 (2亿+2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27日
湖南大学 4亿 (2亿+2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27日
大连理工大学 4亿 (2亿+2亿) (教育部拨款+辽宁省、大连市拨款) 2001年8月8日
华南理工大学 4亿 (2亿+2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10月26日
东北大学 4亿(2亿+1亿+1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沈阳市拨款) 2002年1月23日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3.6亿 (2亿+1.6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9月29日
中国海洋大学 3亿 (教育部、山东省、中国海洋局、青岛市总拨款额)2001年2月27日
第二部分:已进“985工程“的大学重点建设协议签约时间排序
中国科技大学 1999年7月25日
南京大学 1999年7月26日
复旦大学 1999年7月27日
上海交通大学 1999年7月27日
西安交通大学 1999年9月11日
浙江大学 1999年11月8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9年11月14日
北京理工大学 2000年9月23日
南开大学 2000年12月25日
天津大学 2000年12月25日
东南大学 2001年2月12日
武汉大学 2001年2月13日
华中科技大学 2001年2月13日
吉林大学 2001年2月22日
厦门大学 2001年2月22日
山东大学 2001年2月26日
中国海洋大学 2001年2月27日
湖南大学 2001年2月27日
中南大学 2001年2月27日
大连理工大学 2001年8月8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1年9月23日
重庆大学 2001年9月28日
四川大学 2001年9月29日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1年9月29日
中山大学 2001年10月26日
华南理工大学 2001年10月26日
兰州大学 2001年12月9日
西北工业大学 2002年1月22日
东北大学 2002年1月23日
同济大学 2002年6月26日
北京师范大学 2002年8月24日
“985工程“二期增列高校(共4所)
中国人防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
其中:国防科工委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院校
国防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土木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力学,计算机、电子信息,核能,协和医科。
北京大学: 哲学,经济管理,数学,物理 。。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冶金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公共管理,法学
北京交通大学: 铁道运输管理、铁路信号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心理,历史、环境科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复合材料、空气动力学、计算机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车辆,爆炸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 食品
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天然气,化学化工
复旦大学: 国际金融政治,经济管理,新闻,数学 、生物 、微电子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公共管理 、心理、地理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海洋,核科学,电气,经济管理
同济大学: 建筑,土木,桥梁隧道,汽车,德语
华东理工大学: 石油,精细化工
南开大学: 文、史,数学,有机化学
天津大学: 化工、制药 、精密仪器,建筑
重庆大学: 机械设计 电机
大连理工大学: 水工结构,船舶海洋近海工程、化工、物理
东北大学: 自动化 软件、材料、矿山冶金
吉林大学: 化学、法学,汽车工程,畜牧 地质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机电、材料、环境、计算机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海洋,核科学,水下技术
南京大学: 天文,物理,化学、地学、大气科学
东南大学: 建筑,土木,道路工程,电子通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
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
南京理工大学: 弹药 车辆
浙江大学: 化工、控制、流体传动、计算机、工业心理学、茶学,特种动物
中国科技大学: 数学,物理,化学,
合肥工业大学: 汽车、机械
厦门大学: 金融,历史,会计,化学,近海环境
山东大学: 文、史,微生物,哲学 材料
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海洋、海洋生物、药物食品、卫星遥感
武汉大学: 测绘,病毒科学,计算机软件工程 水电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光电,电机,模具、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矿产,岩土
湖南大学: 汽车,机电,工业设计 土木
国防科技大学: 计算机,航天,自动控制,通信指挥
中南大学: 材料,冶金,医学遗传学,桥梁隧道
中山大学: 经济管理,光电,生物病害,基因工程、哲学
华南理工大学: 制糖、造纸,聚合物
四川大学: 华西医科,生物医学、材料,皮革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
西南交通大学: 电力系统,车辆工程、轨道交通
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机械,电子,材料,法医
西北工业大学: 空气动力,制导,热工程,航空
兰州大学: 核物理,磁性材料,草地农业
中国顶尖高校就是“中国常青藤大盟”,即“C9”,也是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九所著名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这9所大学虽然其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但年度科研经费,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量等关键指标却占到30%—40%的比例,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国家确定建设这9所世界一流大学。国家教育部支持和鼓励这9所重点“985工程”高校建立中国版的“中国常青藤大盟”,即“C9”。
下面是这些顶尖高校(9所)及重点大学的王牌专业:
清华大学(顶尖高校):建筑、土木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力学,计算机、电子信息,核能,协和医科。
北京大学(顶尖高校):哲学,经济管理,数学,物理
复旦大学(顶尖高校):国际金融政治,经济管理,新闻,数学、生物、微电子
上海交通大学(顶尖高校):船舶海洋,核科学,电气,经济管理
南京大学(顶尖高校):天文,物理,化学、地学、大气科学
浙江大学(顶尖高校):化工、控制、流体传动、计算机、工业心理学、茶学,特种动物
中国科技大学(顶尖高校):数学,物理,化学,
西安交通大学(顶尖高校):电气,机械,电子,材料,法医
哈尔滨工业大学(顶尖高校):航天、机械、机电、材料、土木工程、建筑、市政环境、计算机、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全国第一)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冶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公共管理,法学
北京交通大学:铁道运输管理、铁路信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历史、环境科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复合材料、空气动力学、计算机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车辆,爆炸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食品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化学化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公共管理、心理、地理
同济大学:建筑,土木,桥梁隧道,汽车,德语
华东理工大学:石油,精细化工
南开大学:文、史,数学,有机化学
天津大学:化工、制药、精密仪器、建筑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电机、建筑
大连理工大学:水工结构,船舶海洋近海工程、化工、物理
东北大学:自动化软件、材料、矿山冶金
吉林大学:化学、法学,汽车工程,畜牧地质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海洋,核科学,水下技术
东南大学:建筑,土木,道路工程,电子通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
南京理工大学:弹药车辆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机械
厦门大学:金融,历史,会计,化学,近海环境
山东大学:文、史,微生物,哲学材料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海洋生物、药物食品、卫星遥感
武汉大学:测绘,病毒科学,计算机软件工程,水利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电机,模具、新闻,同济的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矿产,岩土
中南大学:材料,冶金,医学遗传学,桥梁隧道
湖南大学:汽车,机电,工业设计,土木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航天,自动控制,通信指挥
中山大学:经济管理,光电,生物病害,基因工程、哲学
华南理工大学:制糖、造纸,聚合物
四川大学:华西医科,生物医学、材料,皮革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
西南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车辆工程、轨道交通
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制导,热工程,航空
兰州大学:核物理,磁性材料,草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