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 语文 | 主备人 | 王德富 | 时间 | ||
课题 | 鉴赏诗歌的语言﹝一﹞ | 课时 | 总 1 课时 | |||
教学目标 | 1、了解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 2、掌握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 |||||
教学重点 | 掌握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 | |||||
教学难点 | 掌握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 个人主页 | |||||
一、预习检测 1、如何理解诗歌形象?诗歌形象包括哪些方面?
。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 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 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 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 几杖复何铭 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赏析。
。 3、04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 “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二、方法点拨 1、考题类型: 、 2、方法总结: ﹝一﹞分析形象型﹝主要指人物形象﹞ ⒈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形象。 ⒉答题步骤:⑴什么形象﹝身份性格所抒感情﹞⑵形象的基本特征⑶形象的意义。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答题步骤:⒈描摹诗歌图景⒉概括意境特点⒊剖析作者思想
三、达标检测
1、04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2、04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3、08湖北卷 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教学反思 |
2、诗中的诗人是一个备受打击,但仍然抗争不屈的形象,诗人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人积极参加政治革新,后遭打击,也曾产生过退隐念头,但从蜂、鹤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并以蜂、鹤自励,表明要像蜂那样勤劳勇敢,像鹤那样志趣高尚,进德修身,心存社稷,诗人有着崇高的生活目标和美好的情趣。在被排挤出朝廷之后,饮酒调节精神,抚琴陶冶性灵,寄托高洁情怀。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在寂寞中力求振作的精神。面对不平的现实,诗人对朝廷的“有士不用”也隐隐透出内心的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