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考物理专题:计算题2015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6:58:28
文档

高考物理专题:计算题2015

高考物理专题:计算题35.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0.2m,导轨左端接有“0.8V,0.8W’’的小灯泡,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1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长度也为L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导轨与导体棒每米长度的电阻均为R0=0.5Ω,其余导线电阻不计。今使导体棒在外力作用下与导轨良好接触向右滑动产生电动势,使小灯泡能持续正常发光。(1)写出ab的速度v与它到左端MP的距离x的关系式,并求导体棒的最小速度vmin;(2)根据v与
推荐度:
导读高考物理专题:计算题35.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0.2m,导轨左端接有“0.8V,0.8W’’的小灯泡,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1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长度也为L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导轨与导体棒每米长度的电阻均为R0=0.5Ω,其余导线电阻不计。今使导体棒在外力作用下与导轨良好接触向右滑动产生电动势,使小灯泡能持续正常发光。(1)写出ab的速度v与它到左端MP的距离x的关系式,并求导体棒的最小速度vmin;(2)根据v与
高考物理专题:计算题

35.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 MN、PQ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0.2m,导轨左端接有“0.8V,0.8W’’的小灯泡,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1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长度也为L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导轨与导体棒每米长度的电阻均为R0=0.5Ω,其余导线电阻不计。今使导体棒在外力作用下与导轨良好接触向右滑动产生电动势,使小灯泡能持续正常发光。

(1)写出ab的速度v与它到左端MP的距离x的关系式,并求导体棒的最小速度vmin;

(2)根据v与x的关系式,计算出与表中x各值对应的v的数值填入表中,然后画出v-x图线。     

35. 解析:

(1)解: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2分)

ab杆电动势:  (3分)

  (2分)

导体棒的最小速度  (1分)

(2)  (10分  各5分) 

x/m00.511.52
v/ms-1

4.57.09.512.014.5
 

 36. 如图所示的轨道由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轨道AB、竖直台阶BC、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直轨道CD组成.小车的质量为M,紧靠台阶BC且上水平表面与B点等高.一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自圆弧顶端A点由静止下滑,滑过圆弧的最低点B之后滑到小车上.已知M=4m,小车的上表面的右侧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在Q点,小车的上表面左端点P与Q点之间是粗糙的,滑块与PQ之间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Q点右侧表面是光滑的.求:    

(1)滑块滑到B点的瞬间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滑离小车,则小车上PQ之间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滑块与弹簧的相互作用始终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

36.解:(18分)

(1)设滑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v,到B点时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为N,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①  (2分)

滑块滑到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②  (2分)

联立①②式解得   N=3mg    ③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1分)

(2)滑块最终没有离开小车,滑块和小车必然具有共同的末速度设为u,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④  (2分)

若小车PQ之间的距离L足够大,则滑块可能不与弹簧接触就已经与小车相对静止,设滑块恰好滑到Q点,由功能关系有

   ⑤  (2分)  联立①④⑤式解得     ⑥  (2分)

若小车PQ之间的距离L不是很大,则滑块必然挤压弹簧,由于Q点右侧是光滑的,滑块必然被弹回到PQ之间,设滑块恰好回到小车的左端P点处,由功能关系有

   ⑦  (2分)

联立①④⑦式解得      ⑧  (2分)

综上所述并由⑥⑧式可知,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离开小车,PQ之间的距离L应满足的范围是     ⑨  (2分)

35.(18分)如图,轻质细杆上端固定在O处的水平转轴上,下端连接一质量可忽略的力传感器P(可测出细杆所受拉力或压力大小)和质量m=1kg的小球,小球恰好没有触及水平轨道.轻杆可绕O处的转轴无摩擦在竖直面内转动,小球的轨道半径R=0.5m.在水平轨道左侧某处A固定一高度H=1.5m的光滑曲面,曲面底端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质量与小球相同的物块从曲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物块滑到B处时与小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连杆绕O点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AB间的距离s=1m,求物块与小球碰后瞬间力传感器显示的力的大小.

(2)多次改变光滑曲面在水平轨道左侧的位置并固定,每次都使物块从曲面顶端由静止        释放,若有两次小球通过最高点C时力传感器中显示力的大小都为6N,求这两次AB间的距离s1和s2. 

35. 解:(1)(10分)设物块从静止释放运动到B处的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

            (1)(2分)

设物块与小球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和v1,由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可得

                 (2)(2分)

         (3)(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4)(2分)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力传感器显示的力大小 F=50N      (5)(2分)

(2)(8分)设小球从B运动到C处时速度为v2,由机械能守恒定理得

       (6)(2分)

①若C处细杆对小球作用力为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7)(2分)

将F=6N代入联立解得   s1=0.2m        (8)(1分)

②若C处细杆对小球作用力为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9)(2分)

将F=6N代入联立解得  s2=0.8m        (10)(1分)

36.(18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导体棒ab,垂直放在相距为l的平行光滑金属轨道上.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0°,图中间距为d的两虚线和导轨围成一个矩形区域,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导轨上端通过一个电流传感器A连接一个定值电阻,回路中定值电阻除外的其余电阻都可忽略不计.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定拉力拉着棒,使棒从距离磁场区域为d处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当棒运动至磁场区域上方某位置时撤去拉力.棒开始运动后,传感器记录到回路中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I–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导轨足够长.求:

(1)拉力F的大小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定值电阻R的阻值.

(3)拉力F作用过程棒的位移x.

36.(1)棒进入磁场运动过程,回路中电流均保持不变,说明棒在磁场中做匀速运动。

在磁场中向下运动过程,有      ①(2分)

解得磁感应强度大小        ②(1分)

在磁场中向上运动过程,有            ③(2分)

解得拉力大小           ④(1分)

(2)棒开始运动直到进入磁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⑤(2分)

棒进入磁场后回路中的电流          ⑥(2分)

解得定值电阻的阻值           ⑦(2分)

(3)棒离开磁场后拉力作用的位移为(x-2d),从棒离开磁场到再次进入磁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⑧(2分)

棒第二次在磁场中运动过程回路中的电流为          ⑨(2分)

解得拉力F作用过程棒的位移                ⑩(2分)

36.(18分)(2015•佛山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滑板,滑板AB部分为半径R=0.15m的圆弧,BC段水平,长度L=0.8m,滑板质量M=2.7kg,滑板左侧靠墙.滑块P1和P2 (可视为质点)的质量都为m=0.9kg,滑块P1P2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开始时P1以V0=1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弧面切线滑下,P2静止在滑板BC的中点.若P1与P2的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g取10m/s2.求:

(1)P1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对凹形滑板的压力?

(2)要使P1与P2不发生碰撞,滑块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滑块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试通过计算判断P1与P2是否会从滑板上掉下?

36.(18分)解:(1)设圆弧轨道半径为R,取B点所在平面为重力势能零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

设在B点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

得:FN=33N;

设在B点物块对轨道的压力为F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FN′=FN=33N;

压力竖直向下;

(2)设物块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时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2m)•v2

代入数据解得:v2=0.4m/s;

对物块和小车应用功能关系得:

mv12=(M+2m)v22+μmg

代入数据解得:μ=0.4;

要使P1与P2不发生碰撞μ>0.4;

P1与P2必发生碰撞,碰前P1的速度为v3,P2和滑板的速度为v4;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mv1=mv3+(M+m)v4

由功能关系可知:

mv12=mv32+(M+m)v42+μmg

联立解得:v3=1.2m/s;

v4=0.2m/s;

P1与P2碰撞后共同速度为v5;

则有:mv3+mv4=(m+m)v5

解得:v5=0.7m/s;

P1和P2碰撞后相对滑板的距离为S

由能量关系可知:

Mv42+2mv52=(M+2m)v22+2μmgS

解得:S=0.0025m<;

故P1和P2碰撞后不会从滑板上掉下;

答:(1)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为33N;

(2)动摩擦因数为0.4.

(3)P1和P2碰撞后不会从滑板上掉下;

文档

高考物理专题:计算题2015

高考物理专题:计算题35.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0.2m,导轨左端接有“0.8V,0.8W’’的小灯泡,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1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长度也为L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导轨与导体棒每米长度的电阻均为R0=0.5Ω,其余导线电阻不计。今使导体棒在外力作用下与导轨良好接触向右滑动产生电动势,使小灯泡能持续正常发光。(1)写出ab的速度v与它到左端MP的距离x的关系式,并求导体棒的最小速度vmin;(2)根据v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