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枢纽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00:30
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枢纽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枢纽设计李洁娄亭(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63)摘要:通过对交通枢纽换乘现状的调查,提出要实现乘客高效换乘的前提是建立综合交通信息系统。通过多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标准与机制,实现多种公共交通服务信息交互发布,为全方位公众信息服务、集约化运营管理、科学快速的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枢纽日常运行效率。关键词:枢纽;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诱导DesignoftheJunctionTerminalbetweenUrbanRailTransportationandP
推荐度:
导读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枢纽设计李洁娄亭(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63)摘要:通过对交通枢纽换乘现状的调查,提出要实现乘客高效换乘的前提是建立综合交通信息系统。通过多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标准与机制,实现多种公共交通服务信息交互发布,为全方位公众信息服务、集约化运营管理、科学快速的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枢纽日常运行效率。关键词:枢纽;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诱导DesignoftheJunctionTerminalbetweenUrbanRailTransportationandP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枢纽设计

李洁娄亭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摘要:通过对交通枢纽换乘现状的调查,提出要实现乘客高效换乘的前提是建立综合交通信息系

统。通过多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标准与机制,实现多种公共交通服务信息交互发布,为全方位公众

信息服务、集约化运营管理、科学快速的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枢纽日常运行效率。

关键词:枢纽;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诱导

Design of the Junction Terminal between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Transit

Jie Li, Ting Lou

(Shanghai SEARI Intelligent System Co.,Ltd, Shanghai 200063)

Abstract: By the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junction terminal, it is found that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information system to realize the high efficient transfer. By standard and

mechanism of sharing the data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we can achieve interactive release of

various public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it will provide the data support for overall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intensive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rapid emergency response.

Then it is able to improve the daily efficiency of junction terminal.

Key words: junction terminal,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ground bus, guide

1 背景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机动化的发展,大量人口的涌入,人员出行和物资交通频繁,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以及交通秩序混乱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网络的公共交通网,积极引入具有大、中客运量的轨道交通方式,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提出更高要求的较佳选择。

交通枢纽作为城市客流的重要集散点,对信息化要求逐渐提高,客流的疏散、换乘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枢纽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对内部行人交通流疏散管理能力要求凸显,随着交通枢纽向大型化、综合化、立体化、功能多元化不断发展,如何实现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之间的互补,形成立体、高效、多方式的公共交通换乘系统,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现状分析

交通枢纽是多种交通方式的汇集地,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展示窗口,是客运体系一体化的接驳点、衔接地和换乘中心,交通服务直接辐射覆盖区域广,客流聚集效应明显。然而由于枢纽空间的结构复杂及可视条件

・465・不足,行人在面临多种决策时迷失方向的几率大大增加,仅通过静态的换乘标识引导很难了解当前枢纽内以及周边范围的交通状况,从而快速明确路线方向,有效地进行诱导。因此,需要借助综合交通信息系统的协调作用,对交通信息进行协调发布方案设计,使各系统信息发布方式及信息发布内容无缝衔接,保证乘客快速、平稳的进出枢纽,提升枢纽换乘组织效率、信息服务水平以及日常监测及紧急事件下联动响应能力。

经过调研,对于大部分已建的枢纽来说,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交通枢纽的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营组织是相对的。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可能只能在轨道交通系统内进行指挥调度,不会在整个枢纽系统里进行协商与指挥调度。枢纽中的公交线路属于不同的公交公司也是在交通枢纽中进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障碍之一。

(2)换乘诱导标识以静态引导为主,缺乏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机场大巴等系统的信息互通;信息发布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枢纽旅客大量、多元的信息需求;且发布形式单一,无法针对特定群体进行个性化发布,引导效率不高;

(3)信息发布缺乏实时性、适应性,无法针对公共交通运行状态的变化及时做出指示,无法在突发事件、异常状态和紧急状况下及时做出响应。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以及枢纽内部行人交通流运行状态实时采集技术,建立数据共享标准与机制,实现多种公共交通服务信息交互发布,构建以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信息发布与乘客诱导为主要功能的综合交通信息系统,提高枢纽日常运行效率。

可以预知,综合交通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产生以下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实现多部门的互联,进一步提升管理部门的交通管理决策能力,交通运输部门的业务管

理和公众服务的水平,使交通设施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改善综合交通的运行状况;

●通过加强综合交通系统的交通信息化管理,降低旅客的出行外部成本;

●采用高科技手段对枢纽进行实时监测,提高枢纽的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枢纽

的安全性;

●通过对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加工处理,形成交通信息增值服务能力,促进交

通领域信息产业发展。

3 解决方案

3.1 需求分析

3.1.1 交通信息汇集和管理

为提高枢纽内部整体的交通服务水平,实现实时、有序、人性化的信息发布,满足交通参与主体对交通信息的全方位、综合性、个性化的综合服务需求,必须满足完备的信息需求。从交通信息的时效性来讲,枢纽内部需要汇集和管理的交通信息可以分为三类:静态交通信息、动态常规交通信息和动态紧急交通信息。从内容上讲,则主要为地铁交通信息、公交交通信息、客流交通信息。

3.1.2 交通信息共享和交换

综合交通信息系统的建设涉及到城交、轨道交通等多个职能部门,每一个部门既是数据源,又是其它部门数据及多部门数据综合加工处理所得信息的需求者。通过与各部门内外建立有机的纵横联系,实现系统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的功能,保障交通信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为应用创造条件。

3.1.3 交通信息深化处理、应用开发

综合交通信息系统汇集和管理了来自交通信息系统以及专门采集设备的动态和静态交通数据信・466・息,但不同的测量手段获得的交通参数种类不同、准确度也有差异,而且交通动、静态信息及其关联情况非常复杂。充分综合有用信息,合理规范和融合处理多源数据,从静态、动态信息及其相互关系中挖掘更丰富的信息,是平台要实现的功能。交通信息平台对交通信息处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多源数据进行整理,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完成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组织,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可理解性,避免数据冗余;

●对各种数据进行筛选、整合,筛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交通信息,并存放到相应的交通信息

数据库,以备发布;

3.1.4 交通信息发布和服务

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深化处理为枢纽内部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成为了可能,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将面向交通参与者、枢纽管理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和交通信息服务企业提供多类型、多方式的交通信息服务项目。交通信息平台应满足如下基本服务需求:

●为出行者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如地铁、常规公交、机场大巴的静态信息和当前运行状态信息,

枢纽内部交通状态信息,出行路径诱导等;

●在运营管理领域,为枢纽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信息服务,如提供枢纽内部的交通运行状态信息、

拥挤程度等;

●为紧急事件和安全领域提供信息服务,如在紧急状态下发布危险或事故通告、发布安全通道

疏散方式和疏散路线等;

●其它信息服务,交通信息平台还将提供其他便民信息,如天气状况、餐饮、娱乐设施查询等。

3.2 系统设计

3.2.1 系统软件分级设计

系统通过各个相关单位的分级协作,共同完成交通信息系统整合和交通信息整合,建设基础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及交换数据库,为全方位公众信息服务、集约化运营管理、科学快速的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在信息资源平台、网络构建平台的支撑下,整个系统软件的构建分为4层,包括数据采集层、预处理层、综合数据管理层、数据应用与发布层。

图1 系统软件分级设计图

・467・●数据采集层:实现与设备、外系统的通信及信息交互;

●预处理层:实现信息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之间的转换;

●综合数据管理层:实现信息的融合、分析、处理,完成特定的业务逻辑;

换乘诱导:实现枢纽内部及周边区域的乘客换乘诱导;

交通信息日常监测:以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监测和安全环境监测为基础,基于视频监测数据进行客流监测与分析以及对各种典型突发公共事件的自动识别

和预警,从而实现对枢纽日常运行状况的全面监测。

应急联动管理:以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为依托,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接警和快速报送;通过对突发事件信息、应急预案、安全疏散方案的管理

和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应用与发布层:面向用户,实现信息的综合展示、服务和维护。

3.2.2 系统物理架构设计

系统大致可分为七大部分所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物理架构图

・468・第一部分,地下通道数据采集

第二部分,枢纽站过往公交车数据采集

第三部分,地铁&公交数据采集

第四部分,数据机房

第五部分,地下通道显示设备

第六部分,枢纽站站台LED显示设备

第七部分,地下通道&枢纽站内部智能触摸查询系统

通过以上几个系统的建设,在交通枢纽内建立一个交通信息共享、交换和服务的环境,增加各个部门获取分散信息资源的能力,提供进行资源共享的便利性、更好的提高各部门服务水平,以满足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地铁公交等各种交通信息共享、交换和应用的需求。

3.3 数据需求内容

从交通信息的时效性来讲,枢纽内部需要整合的交通信息可以分为三类:静态交通信息、动态常规交通信息和动态紧急交通信息。为有效构建交通信息平台,系统需要汇集的交通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系统交通信息需求汇总

信息类别信息子类别交通信息内容描述

静态交通信息地面公交信息

1.线路走向

2.线路站台位置

3.发车时间间隔

4.公交线路首末班车时间

轨道交通信息

1.线路走向

2.轨道交通线路首末班车时间

3.轨道交通换乘路线

4.轨道站出口信息

内部设施信息

1.枢纽内部通道、场地几何信息;

2.相关设备位置信息

动态常规交通信息

地面公交信息

1.公交线路下一班次发车时间、车牌

2.公交线路当前客流密度

轨道交通信息

1.轨道线路临近班次到站时间

2.线路拥挤状况

3.线路车内当前拥挤状况

枢纽内部交通信息行人交通流运行参数(流量、密度、速度、拥挤度)

动态紧急交通信息地面公交信息线路异常、紧急事件,线路临时变化和调整

轨道交通信息轨道网突发事件,线路异常、紧急事件,线路临时变化和调整枢纽内部交通信息紧急事件信息

其他—1.餐饮、娱乐、天气、气象灾害等便民信息

2.枢纽周边重点单位信息

3.公共交通网络(市域范围内)换乘信息

4.其他紧急事件信息等。

以上信息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将形成历史交通信息,从而对枢纽内部交通运行状况做出准确预测,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和更合理的信息诱导策略。这些信息主要有:

●行人交通流运行状态变化规律信息;

●公共交通运营状况变化规律信息;

・469・●交通参与者对各类交通信息的需求强度信息。

3.4 采集方案设计

3.4.1 地铁信息采集方案

静态信息:地铁站售票处(枢纽站)、日首末班发车时间(枢纽站)、工作日各时间段(早高峰、晚高峰、其他时段)的发车时间间隔、周末各时间段(早高峰、晚高峰、其他时段)的发车时间间隔;

动态信息:日首末班发车时间(枢纽站)、工作日各时间段(早高峰、晚高峰、其他时段)的发车时间间隔、周末各时间段(早高峰、晚高峰、其他时段)的发车时间间隔、停运信息、报警(紧急事件)信息、客流统计信息及客流预测信息。

3.4.2 公交车信息采集方案

静态信息:公交接客位置、公交线路、沿途主要站点、日首末班车发车时间(枢纽站和终点站)、各时间段的发车间隔;

动态信息:日首末班车发车时间(枢纽站和终点站)、各时间段的发车间隔、报警(紧急事件)信息、客流统计信息及客流预测信息。

3.4.3 旅客信息采集方案

对客流进行信息采集的方法除了各交通方式内部通过票价来获取的流量统计数据外,还将通过外部设备对客流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在公共区域进行客流信息采集常见技术有视频、红外射频、雷达波、红外成像等技术。

3.5 发布方案设计

3.5.1 发布方案总体设计

常见的信息发布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引导显示屏、触摸屏、广播、网络等方式。

(1)枢纽站站台LED显示设备

在地面公交站台通往地下换乘大厅入口处设置双基色LED显示设备。设备以文字和简易图像形式发布轨道交通信息及其他便民、提示和警示信息。该设备发布的主要信息包括:

●枢纽内换乘信息发布:轨道交通运行状态、首末班车时间、发车间隔信息;

●枢纽内换乘信息发布:机场巴士运行状态、首末班车时间、发车间隔信息;

●枢纽内部行人交通流运行状态信息;

●重要通知通告发布:重要通知通告,线路异常和紧急事件信息;

●其他信息发布:天气、气象灾害等便民信息。

枢纽站台LED发布设备主要以文字方式发布相关交通信息。

(2)大厅LED显示设备

在换乘大厅内设置全彩LED显示设备,要求能以图像、文字、视频等形式对信息进行全方位直观发布。该设备发布的主要信息包括:

●枢纽内换乘信息发布:发布枢纽内的换乘工具,换乘方式,运营状态,运行时间,发车间隔

等信息。如轨道交通信息、公交信息、机场巴士信息等信息;

●交通设施位置指引信息:发布枢纽内部交通设施指引信息,枢纽周边重点商铺和单位的引导

信息,使客流清晰明确所在位置,引导客流。

●重要通知通告发布:发布管理部门的重要通知通告,线路异常和紧急事件信息。

・470・

第2部分智能交通应用

●其他信息发布:其他信息包括天气、气象灾害预警等便民信息和其他宣传信息。

●支持相关公益信息、短片的发布和播放功能。

(3)电子指向牌

在换乘通道中设置电子指向牌,实现引导、提示和警示信息的发布功能。引导显示屏以图形或文字的形式多屏循环显示,要求信息直观、易于辨识。该设备发布的主要信息包括:

●枢纽内换乘信息发布:发布枢纽内所涉及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的运营状态信息、首末班

车时间信息、发车间隔信息等。

●交通设施位置指引信息:发布枢纽内部交通设施指引信息,枢纽周边重点商铺和单位的引导

信息,使客流清晰明确所在位置,引导客流。

●枢纽内部交通状况信息:发布枢纽内部行人交通流运行状态信息;

●重要通知通告发布:发布管理部门的重要通知通告,线路异常和紧急事件信息。

●其他信息发布:其他信息包括天气、气象灾害预警等便民信息和其他宣传信息。

(4)触摸查询机

触摸查询机是一种交互输入设备,主要布设在一些枢纽的公共场所,服务对象是枢纽内客流。触摸屏客流通过交互输入界面,用手指或光笔点击触摸屏内容即可获取上面信息,信息内容一般通过监控中心设置。触摸屏展示内容信息量大,主要包括:

●枢纽内换乘信息发布:发布枢纽内的换乘工具,换乘方式,运营状态,运行时间,发车间隔

等信息。如轨道交通信息、公交信息、机场巴士信息等信息;

●市域范围内公共交通换乘信息发布:发布市域范围内的公共交通换乘信息、路径信息(提供

地图查询);

●交通设施位置指引信息:发布枢纽内部交通设施的指引信息,使客流清晰明确所在位置,引

导客流;

●枢纽周边便民引导信息:发布交通枢纽周边重点商铺和单位的引导信息;

●枢纽内部交通装款信息:发布枢纽内部行人交通流运行状态信息;

●紧急状态信息:线路异常和紧急事件及相关诱导信息;

●重要通知通告发布:发布管理部门的重要通知通告,便于管理和诱导客流;

●其他信息发布:天气、气象灾害预警等便民信息和其他宣传、公益信息。

触摸查询机可以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信息内容量大,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5)广播

枢纽内广播是利用音频集中向公众发布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枢纽内利用广播通常发布的信息包括:

●重要通知通告发布:发布管理部门的重要通知通告,便于管理和诱导客流;

●异常状况信息:发布异常天气状况信息、线路延误信息、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发布紧急事件信

息,在需要对枢纽进行疏散时配合发布疏散方案和路线等;

●其他便民和公益信息:旅客安全注意事项、寻人等公益信息。

广播发布直观、可操作性强,在紧急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显得更为有效。

3.5.2 突发事件应急发布流程

交通枢纽是一个密闭的工程构筑物,制定应急预案,可以在爆炸、火灾、踩踏、群体暴力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客流密度过大等临界状态时及时提出预警,降低损失。

・471・

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

・472・ 在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发生时,枢纽内发布和引导设备将以应对紧急状态为工作中心。枢纽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时的信息发布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下的信息发布流程

4 目标展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枢纽综合交通信息系统的逐步建设,实现高效的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已不再是梦想。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将在现有交通枢纽信息发布的基础上,以整合多方信息资源为依托,拓展信息发布的方式与内容,在日常运行、应急管理两个层面上,为相关部门的辅助决策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公众信息提供更多的服务。

图4 目标展望

参考文献

[1] 吴念组.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旅客联运研究.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布罗. 田轶威,杨小东译. 交通枢纽:交通建筑与换乘系统设计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陆化普,张鹏. 城市公共交通综合集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9,(1):29.

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枢纽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枢纽设计李洁娄亭(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63)摘要:通过对交通枢纽换乘现状的调查,提出要实现乘客高效换乘的前提是建立综合交通信息系统。通过多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标准与机制,实现多种公共交通服务信息交互发布,为全方位公众信息服务、集约化运营管理、科学快速的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枢纽日常运行效率。关键词:枢纽;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诱导DesignoftheJunctionTerminalbetweenUrbanRailTransportationandP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