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玩家知道,并购买这款游戏,并为其进行售后服务的过程,叫做市场运营。
《宇宙战争》的开发成功无疑为电子游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它仅仅是一款游戏,没有进入商业运作,所以不能称之为游戏运营。
真正的用于商业运营的第一款电子游戏是雅达利公司的‘乒乓’游戏机。在1972年6月27日,布什内尔和一位同事T. Dabney各出资250美元创业资金,把自己公司的牌子高高悬挂出去,并聘请阿尔科姆作为新公司第一位全职工程师。
电子游戏的分类
非网络游戏——传统销售模式在网络游戏出现以前,家用游戏机,单机版PC游戏和街机游戏的运营模式就是采用传统的销售模式,和彩电冰箱这些家用电器的销售没有太多的差别。和网络游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些非网络游戏没有一个连续服务的过程。简单的说,这些游戏虽然也有售后服务,但这个售后服务是不具备连续性的。而网络游戏不同,玩家只要在玩这款游戏,每时每刻都在享受运营商的服务。这就导致网络游戏出现后,运营模式出现了重大的转变。
网络游戏——三元结构
网络游戏最初的产业链是所谓的“三元结构”即开发商、运营商、渠道商的模式。在2003年以前网络游戏基本上都采用这种运营模式。这种模式中的三种角色分工明确:
开发商:只负责开发出一款游戏,然后甩手给代理商,收取一定的代理费并且按月拿分成。
运营商:负责市场宣传,技术维护,客户服务等。具体点卡月卡交给渠道商来卖。
渠道商:负责卖点卡及月卡的铺货,基本以7折左右的价格从运营商那里提货。
4. 新转变——二元结构
开发商+代理商
开发商和运营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把之前三元结构中的运营商的功能上下分解,原开发商负责产品立项开发和去做运营商的技术线工作,总代理商去做运营商的营销工作
短期目标
在运营网络游戏开始阶段,初步建立网络游戏平台,实现盈利,为成为国内强势网络游戏运营商之一打下坚实基础。
中期目标
继第一款网络游戏运营成功后,持续推出2、3轮产品,建立网络游戏集合群平台权威品牌,建立自身全国范围的营销渠道,成为国内强势网络游戏运营商之一。
长期目标
持续将各类与网络游戏概念相连的产业与原有网络游戏产业融合,树立有着网络游戏概念的其它新兴产业的市场引导者和领导者形象,成为国内第一网络游戏运营商和世界主要网络游戏运营商。
游戏运营团队职业划分如下:
1. 市场部
2. 宣传推广
3. 产品销售
4. 商务拓展
5. 技术部
6. 客服部
7. 企划部
8. 国际业务部
9. 后勤部门
市场部主要负责的是游戏运营的宣传与推广,在这个部门中根据各自职能的不同又细分为若干个小部门,而这些小部门之间的界线不是很分明,划分较为笼统,在不同的公司中会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大体上会分为三类:
又被称为推广部,职责是配合产品的运营做好宣传工作。日常工作为自写稿件或约稿,并把稿件整理好后发送给各个合作媒体,为公司的产品造势。主要负责以下事务:
又被称为销售部,在职务上隶属于市场部,主要负责以下事务:
又称为商务部。主要负责开拓与各地电信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负责以下事务:
为运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负责以下事务:
BUG
客服部是网络游戏公司运营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所担任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职责:
上为公司,负责把玩家的意见、建议、游戏里发生的问题等等及时的反映到公司其它相关部门手里,使得游戏能更好的运作,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下为玩家,也就是用户,把公司最新的动态,游戏最新的更新,以第一时间内送到玩家的手上,让玩家及时了解到公司对其所运营产品的思想,在玩家心目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及时认真的解决每一个玩家所遇到的问题。
与游戏研发中的企划不同,在运营团队中,企划的职责是配合产品的运营情况做出相应的活动方案,使产品的运营能够有序的进行,主要负责以下事务:
涉及合作的运营公司会有此部门,主要在语言沟通方面为双方的合作创造方便条件,另外与国外厂商的合作事项也需要国际业务部的参与。
人事、行政、财务等等专门为其它部门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虽然不直接参与到游戏的运营中,但为整个游戏的运营提供了后勤保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