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分析
1、前提条件:
(1)经过测算, XX基金以平均11.57倍的市盈率PE投资于目标企业(2011年均值);
(2)主要被投企业2011年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30%,我们保守估计未来4年盈利平均年增长率为20%
(3)在投资后目标企业平均2年内完成上市,锁定时间为1年,投资期满3年即全部退出;
(4)退出时证券市场平均市盈率PE为20——50倍
截止2011年12月12日,国内主板(沪、深、中小)平均市盈率20倍,创业板为35倍,预计在2014年,投资项目逐步退出时,大盘点位保守在3000点,主板市盈率为30倍,创业板市盈率在50倍;
(5)XX基金过往投资业绩包含上市、过会和在会项目一共9个,占已投PE项目数的32%,可以假设这个基金项目投资成功退出率为70%。
2、动态市盈率测算
u 股权退出:随着被投项目利润的增加,股权退出时投资市盈率PE下降为6.7倍,
动态PE=a(1/1+i)n
a=投资时市盈率;i=项目净利润增长率;
u 考虑上市成功率70%和上市25%的增发后,2014年投资市盈率PE为12.73倍=(6.7÷70%)×1.33;
时 间 点 | 2011年 | 2014年 | 调整后2014年市盈率 |
市盈率值 | 11.57倍 | 6.7倍 | 12.73倍 |
3、上市收益倍数和IRR测算
1、关于GP分成累计比例
GPD分成比例:是投资收益超过8%部分的20%; 分成收益={基金总收益—8%(投资本金)}20%;
2、关于GP三年累计管理费用比例: 3{2%}=6%;
3、净收益倍数公式(税前):
净收益倍数={(子基金收益倍数—1.08)(1—20%)+1.08}(1—6%);
净收益倍数:指扣除子基金管理人(GP)的收益分成和管理费后的LP净收益倍数,其中管理费是按基金投资原始成本计提,且尚未扣除投资本金前的收益;
子基金收益倍数: 全部项目退出平均市盈率与投资动态市盈率之比;
公式描述:首先,由于GP只对收益部分提出分成,故先用子基金收益倍数减去本金(子基金收益倍数—1);再剔除GP分成部分后,还要扣除管理费(6%)对LP总收益的影响.
4、收益测算
退出平均PE | PE(20) | PE(30) | PE(35) | PE(40) | 备 注 |
子基金收益倍数 | 1.57 | 2.35 | 2.74 | 3.13 | 退出时市盈率/投资成本(PE 12.73倍) |
LP净收益倍数 | 1.61 | 1.97 | 2.26 | 2..55 | 子基金收益倍数扣除GP分成和管理费 |
LP内部收益率 | 17% | 25% | 31% | 46% | 公式:IRR=(净收益倍数)1/3 — 1 |
本金回收周期 | 22个月 | 18个月 | 11个月 | 9个月 | 本金回收周期=1/净收益倍数×36个月 |
注:净收益倍数为税前倍数
八、结 论
经过分析、测算,我们发现XX基金所涉及的被投资的5家企业总的特点:
1、在各自行业里排名比较靠前;
2、估计2011年净利润增长率平均达到30%;
3、从2012年2-4季度开始陆续IPO申报,至少两家(永达汽车和吉祥航空)有望两年内上市;
4、可三年内完成投资退出。
5、2013至2014年大盘点位预估在3000点,项目可以平均30倍市盈率退出,LP可获得累计97%的税前总收益率
XX基金预期收益率适中、投资周期短、抗风险能力适中,但项目企业并无显著特色,几个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像是跟投的,而且被投项目数量有限,分散风险的能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