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水 铁 软木 空气
2. 在公共场所要“轻声”说话,在课堂上老师建议同学们要:“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音色 响度 声速
3. 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冰 松香 石蜡
4. 下列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B.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C.正常人心脏跳动次时间约为
D.物理课本的纸张厚度约为
5. 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金牌。以每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慢的赛段是( )
赛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时间 |
6. 图中的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变速运动
B.物体做变速运动
C.
D.物体运动时的速度是
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
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
8. 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旁的树木 小明背着的书包
C.迎面走来的行人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9.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10. 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时间内的速度比在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D.在内物体的速度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辨别“蝉”和“鸟”的声音,“静”和“幽”描述了声音的________这一特征。
冬天,在北方人们常常在储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可以防止蔬菜被破坏,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时要________的缘故。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测温原理是________。南极温度非常低,考察站的工作人员为了测量外界气温,温度计玻璃泡内的液体应该选择___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
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________产生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的.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实验后绘制的、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物质________(选填“”或“”)是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由图可知第分钟时处于________状态.
车上如果装有信用卡,汽车在通过高速公路的通道时,不停车也能缴费通过。如果通道长,车速是,汽车通过通道的时间是________;以该汽车为参照物,通道两侧的标志牌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计算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共10分)
小明看到闪电后秒听到雷声,打雷处距小明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树懒是哺乳动物中走的最慢的。树懒不仅会慢慢的爬树,而且还能在水中游泳。
(1)一只树懒在内匀速爬行了,求它爬行的速度。
(2)如果这只树懒在水中游泳的速度是,求它游完路程所用的时间。
四、综合题(每空1分,共28分)
同学们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________和分度值。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
(2)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或“”),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3)图乙中,用、两把刻度尺分别测木块的长度,其中用________(选填“”或““)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1)如图甲所示,利用“土电话”通话,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如图乙所示的“水瓶琴”,在瓶中加不同量的水,用嘴对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的________会振动发声。试管中的水越多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在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声现象。
(1)如图所示,用小锤轻敲音叉使其发声,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再用小锤重敲音又使其发声,重复上面的操作,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的关系。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选填“”、“”或“”)
A.使音叉停止振动
B.比较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假如在月球表面上做这个实验,当用力敲击音叉时,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原因是________。
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小红同学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小车、长木板、小木块、金属片。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她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测量器材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4)经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5)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则________(选填“”、“”或“=”)。
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于是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的温度计甲和“”的温度计乙,应选择温度计________(选填“甲”或“乙”)。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小明加了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 小于 | |||||||||
凝固点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将________。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当盐水浓度为时,盐水的凝固点最低。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去冰雪,原因是撒盐后冰雪的熔点变________了。(选填“高”或“低”)。电影《泰坦尼克号》较真实地还原了该邮轮在大海上撞到冰山后沉没的场景,该海域的海水可以看成的盐水,难怪许多落水者无法忍受寒冷,因为那里的海水温度约为________。
参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吉林春市某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答案】
B
【考点】
声速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
【解答】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铁和软木都属于固体,但软木的密度小,有气体充塞,其传播速度比铁慢。
2.
【答案】
C
【考点】
响度
【解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轻声”和“大声”不是改变音调;故错误;
、音色由发声体自身决定,“轻声”和“大声”不能改变音色;故错误;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故正确;
、声速由介质决定,介质不变,声速不变;故;“轻声”和“大声”不能改变声速;故错误;
3.
【答案】
B
【考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解析】
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
【解答】
解:沥青、松香、石蜡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都属于非晶体,冰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
故选.
4.
【答案】
D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
时间的估测
长度的估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C
【考点】
运动快慢的比较
【解析】
根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分析解答: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的路程比时间。
【解答】
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则用时多的赛段速度慢,由表可知,在第三赛段用时最多,所以孙杨在第三个赛段运动最慢。
6.
【答案】
D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解答】
、甲图是物体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错误;
、乙图是物体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错误;
、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速度=,物体的速度,所以,故错误;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运动时的速度也是,故正确。
7.
【答案】
C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能量
超声波与次声波
声速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超声波是指高于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的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
【解答】
解:.声音是一种波,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的频率低于,故错误;
.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正确;
.噪声监测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错误.
故选.
8.
【答案】
B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
、小明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小明相对于自己背着的书包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符合题意;
、小明相对于迎面走来的行人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小明相对于从身边驶过的汽车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9.
【答案】
B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合题意;
.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合意题;
.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合题意.
故选.
10.
【答案】
C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
(1)根据图象分别求出物体在时间内的速度和内的速度,然后比较即可。
(2)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从图象中找出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
【解答】
、在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则速度为:,此过程中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其速度为。
所以,物体在时间内的速度比在时间内的速度小;故错误。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错误;
、整个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故正确;
、由图象知,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其速度为,故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答案】
音色,响度
【考点】
响度
音色
【解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
辨别“蝉”和“鸟”的声音,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静”和“幽”描述了声音响度大小;
【答案】
凝固,放热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
物质凝固过程放热。寒冷的冬天,北方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时放热的特点,使菜窖内温度不至于太低,可防止菜被冻坏。
【答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酒精
【考点】
熔点和凝固点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振动,空气
【考点】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答案】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固液共存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图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物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物质是非晶体,第时,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则第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答案】
,运动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
(1)根据求出通过通道的时间;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
(2)该汽车为参照物,通道两侧的标志牌相对于该汽车来说,其位置发生变化,则标志牌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
三、计算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共10分)
【答案】
打雷处距人。
【考点】
声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一只树懒在内匀速爬行了,它爬行的速度是。
如果这只树懒在水中游泳的速度是,它游完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知道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它爬行的速度;
(2)知道路程和速度,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可求时间。
【解答】
树懒爬行的速度:
;
由可得,它游完路程所用的时间:
。
四、综合题(每空1分,共28分)
【答案】
量程,减小
,,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解答】
刻度尺在使用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正确;
由甲图知: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图乙中,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分度值是;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分度值是;利用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答案】
固体
空气,高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响度与振幅
C
会,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音的产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响度,振幅,音色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通常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同时我们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成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
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由图可知,①应该为响度;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所以②应为振幅;
③为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答案】
=
刻度尺,秒表
较小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乙,,先降低后升高,不可靠,低,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