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化学与传统文化专题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19:46
文档

化学与传统文化专题习题

化学与传统文化专题习题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本草经集注》中写到“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的是A.Na2SO4B.KNO3C.Ca(NO3)2D.KIO3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渗析C.蒸馏D.干馏3(2016•济宁一模)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
推荐度:
导读化学与传统文化专题习题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本草经集注》中写到“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的是A.Na2SO4B.KNO3C.Ca(NO3)2D.KIO3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渗析C.蒸馏D.干馏3(2016•济宁一模)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
化学与传统文化专题习题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本草经集注》中写到“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的是 

A.Na2SO4      B.KNO3     C.Ca(NO3)2     D.KIO3 

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 B.渗析C.蒸馏  D.干馏 

3(2016•济宁一模)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 

A氨水    B    C醋   D卤水 

4.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5、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C.醋D.卤水

6、 1856年.英国传教士威康臣先生在译著《格物探源》中提到:“天地万物皆以六十四种元质配合而成,如金银铜铁养轻淡炭等皆是元质,皆由微渺而造”,“ 微渺”即现代之“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元质”即现代之“元素”,现在人类发现的化学元素多于六十四种 

B. “养、轻、淡”即“氧、氢、氮”三种元素,现代的元素命名更具科学性 

C.上文中提到的八种“元质”包括四种金属“元质”和四种非金属“元质” 

D. “微渺”因极其微小,故“微渺”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不可再分 

7、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其中是红色的硫化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汞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B.在空气中灼烧发生了分解反应 

C.水银在空气中继续加热又生成硫化汞

D.水银温度计打碎时,立即用纸槽收集洒落的汞珠即可 

8、《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对上文进行的某些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洧水”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B“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C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D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9.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盐           B.火碱       C.草木灰         D.胆矾 

10、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例如,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中的丹砂指的是HgS,下列关于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B. 这个过程是可逆反应 

C. 这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 “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

11.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东汉成书的《》有“石胆化铁为铜”的(石胆是硫酸铜).这一方法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湿法冶金的先河.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3、《》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

A.氯化物B.合金C.硫化物D.氧化物 

1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 

15、《集注》:“鸡屎矾(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

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屎矾中含有极性共价键B.铜盐溶液可与铁发生置换反应

C.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D.鸡屎矾投苦酒中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16、.《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ACuSO4·5H2O  B  FeSO4·7H2O  C  KAl(SO4)2·12H2O  D Fe2(SO4)3·9H2O

文档

化学与传统文化专题习题

化学与传统文化专题习题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本草经集注》中写到“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的是A.Na2SO4B.KNO3C.Ca(NO3)2D.KIO3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渗析C.蒸馏D.干馏3(2016•济宁一模)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