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19:21
文档

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三、医疗不良事件分类(一)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对病人或家属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分为6类:1、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2、无伤害:事件虽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3、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或者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4、中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
推荐度:
导读三、医疗不良事件分类(一)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对病人或家属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分为6类:1、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2、无伤害:事件虽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3、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或者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4、中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
三、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一)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对病人或家属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分为6类: 

1、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2、无伤害:事件虽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3、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或者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4、中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5、重度伤害: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 

6、极重度伤害:造成患者死亡的。 

(二)按照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错的大小,分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和重大医疗不良事件。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 

(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护理,但由于诊断、治疗、护理水平有限等原因过失而造成或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护理,但因实验检查器械或设备原因过失而造成或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3)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护理,但因在诊疗或操作过程中,未能预见或预见不够等原因过失而造成或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4)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护理,但因在诊疗或操作过程中,未能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而造成或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5)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未能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使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 

(6)设施存在缺陷,未能尽到足够的安全义务导致的不良事件。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医疗不良事件: 

(1)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机。 

(2)诊治中遇到明知复杂疑难问题,不请示或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或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 

(3)手术治疗中开错部位、摘错器官、遗留异物在病员体内的。 

(4)麻醉方式、部位、药品剂量错误,麻醉过程中不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5)因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查对而造成错发、错配、错用药物,或违反药物配伍禁忌,或不按规定做药物过敏试验。 

(6)护理中不按规定交,不遵守医嘱,不严格执行查对等制度,违反操作规程。 

(7)不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供应的器械、敷料、药品不符合消毒要求。 

(8)检验病理放射等技术诊查中,丢失或弄错标本,拍错部位,配错血;漏报、错报、迟报结果及违反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延误治疗。 

(9)不按医疗原则,滥用毒麻限剧药品,不见病人乱开药、开错药。 

(10)中医人员不懂西医知识擅用西药西医疗法或西医人员不懂中医知识擅用中药中医疗法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三)按照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具体内容,详细分为25类: 

1、病人辨识事件: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身体部位错误。 

2、治疗、检查或手术后非治疗性异物留置体内。 

3、手术事件:麻醉、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4、呼吸机事件:呼吸机使用相关不良事件。 

5、药物事件: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的不良事件。 

6、特殊药品管理事件:病人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 

7、烧烫伤事件:治疗或手术后发生烧烫伤。 

8、跌倒事件:因意外跌至地面或其它平面。 

9、管路事件:管路滑脱、自拔事件。 

10、院内感染相关事件:可疑特殊感染事件。 

11、医疗沟通事件: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查、检验结果判读错误或沟通不良。 

12、医疗处置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 

13、检查、治疗或手术后神经受损。 

14、输血事件:医嘱开立、备血、传送及输血相关不良事件。 

15、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它工作物、天灾、有害物质外泄等相关事件。 

16、医疗设备事件: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事件。 

17、治安事件:偷窃、骚扰、侵犯、暴力事件。 

18、伤害事件:言语冲突、身体攻击、自伤等事件。 

19、病人不满:病人或家属对工作人员不满。 

20、非预期事件:非预期重返ICU或延长住院,二次或多次手术。 

21、病人约束事件:不适当约束或执行合理约束导致的不良事件。 

22、针扎事件:包括针刺、锐器刺伤等。 

23、医疗器械事件:内固定断裂、松动。 

24、不作为事件:医疗护理工作中已经发现问题,但未及时处现导致的不良事件。 

25、其它事件:非上列之异常事件。 

文档

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三、医疗不良事件分类(一)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对病人或家属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分为6类:1、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2、无伤害:事件虽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3、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或者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4、中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